hTERT調(diào)控Gli1的表達對胃癌侵襲遷移的影響及其分子機制研究
本文關鍵詞:hTERT調(diào)控Gli1的表達對胃癌侵襲遷移的影響及其分子機制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Hedgehog通路 Gli1 人端粒酶逆轉錄酶 胃癌 轉移
【摘要】:研究背景胃癌是全世界范圍內(nèi)惡性腫瘤導致死亡的原因之一。2012年Global Cancer Statistic的最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胃癌每年的預計的新發(fā)病例男性約為631300例,女性約為320300例,而胃癌每年預計的死亡病例男性約為469000例,女性約為254100例[1,2]。盡管現(xiàn)代的診療技術對胃癌的診斷,治療和預后有一定的提高,但由于胃癌的轉移發(fā)生率較高,因此胃癌的預后仍然很差,5年生存率在所有癌癥中仍然較低[3]。進化保守的Hedgehog信號通路在早期胚胎的發(fā)育,成年組織穩(wěn)態(tài)的維持以及損損傷修復中都發(fā)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4-8]。Hedgehog信號通路的異常與多種腫瘤的發(fā)生相關,這其中包括成神經(jīng)管細胞瘤,橫紋肌肉瘤,黑色素瘤,基底細胞癌,乳腺癌,肺癌,肝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與胃癌[9,10]。Gli1是Hedgehog信號通路中重要的轉錄因子,能夠調(diào)控Hh通路下游重要的靶基因[11-15]。本課題研究小組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胃癌組織中Gli1顯著高表達,并且與淋巴結的轉移和遠端轉移成正相關,但其具體的細胞學機制并不清楚。另外還發(fā)現(xiàn)人端粒酶逆轉錄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 TERT)在胃癌組織中也高表達,更重要的是,我們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h TERT與Gli1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兩者之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但兩者之間具體的調(diào)控關系并不清楚。目的本課題旨在探究Hedghog信號通路重要的轉錄因子Gli1在胃癌中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機制,觀察hTERT對Gli1表達調(diào)控的影響,并進一步探討h TERT促進胃癌細胞侵襲轉移的分子機制,為基于h TERT的胃癌治療提供理論依據(jù)。方法1.構建siRNA干擾胃癌細胞株SGC-7901細胞Gli的表達,q RT-PCR和western blot檢測Gli1 m RNA和蛋白的表達水平。劃痕實驗和Transwell實驗檢測共轉染hTERT與siRNA后SGC-7901細胞的侵襲遷移能力。2.在胃癌細胞株SGC-7901中過表達h TERT,檢測h TERT和Gli1的mRNA和蛋白表達水平。構建含有Gli1啟動子序列的熒光素酶報告基因載體。共轉染h TERT載體和PGL3-basic-Gli1熒光素酶報告基因載體,檢測轉染后SGC-7901細胞的相對熒光素酶活性。結果1.轉染si RNA-Gli降低了Gli mRNA和蛋白表達水平。2.轉染si RNA-Gli顯著降低了過表達hTERT胃癌細胞株SGC-7901細胞在劃痕實驗中的遷移速度。3.轉染si RNA-Gli顯著降低了過表達hTERT胃癌細胞株SGC-7901細胞在Transwell實驗中的穿膜數(shù)目。4.過表達hTERT上調(diào)了胃癌細胞株SGC-7901細胞中hTERT和Gli1的mRNA和蛋白表達水平。5.過表達h TERT增強Gli1啟動子熒光素酶的相對活性。結論1.hTERT可通過促進Gli1的表達并進而促進胃癌細胞的侵襲與遷移。2.hTERT能夠正向調(diào)控Gli1的表達,其調(diào)控方式是直接靶向作用于Gli1的啟動子區(qū)域。
【關鍵詞】:Hedgehog通路 Gli1 人端粒酶逆轉錄酶 胃癌 轉移
【學位授予單位】:第三軍醫(yī)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35.2
【目錄】:
- 縮略詞表4-6
- Abstract6-8
- 摘要8-10
- 第一章 前言10-12
- 第二章 hTERT調(diào)控Gli1對胃癌細胞侵襲遷移的影響12-23
- 2.1 引言12
- 2.2 材料和方法12-18
- 2.3 實驗結果18-22
- 2.4 討論22-23
- 第三章 hTERT在胃癌中調(diào)控Gli1的分子機制研究23-39
- 3.1 引言23
- 3.2 材料與方法23-34
- 3.3 實驗結果34-37
- 3.4 討論37-39
- 全文總結39-40
- 參考文獻40-45
- 文獻綜述 Hedgehog-Gli信號通路與胃癌的研究進展45-55
- 參考文獻50-55
- 附件55-56
-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56-57
- 致謝5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義舟;hTERT及其基因表達與調(diào)控[J];河北醫(yī)學;2003年08期
2 王俊梅,張波,楊邵敏,韓繼生,李冰思,侯琳;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HUMAN TELOME 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J];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2003年03期
3 應磊,戴冰冰,王楚,盧健,錢關祥;EFFECTS OF SP1 SITE TO hTERT PROMOTER ACTIVITY AND ITS RESPONSE TO RETINOID ACID[J];Journal of 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y;2005年01期
4 陳鳳花;胡麗華;李一榮;王琳;;Expression of Telomerase Subunits in Gastric Cancer[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英德文版);2005年06期
5 李慎秋;熊芬;張春梅;;hTERT在原發(fā)性皮膚惡性黑色素瘤中的表達[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年02期
6 Kawin Leelawat;Surang Leelawat;Thawee Ratanachu-Ek;Somboon Trubwongchareon;Jerasak Wannaprasert;Saad Tripongkaruna;Suchart Chantawibul;Panadda Tepaksorn;;Circulating hTERT mRNA as a tumor marker in cholangiocarcinoma patient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6年26期
7 丁麗;;人B7.2/hTERT融合基因真核綠色熒光載體的構建[J];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8 滕勇;胡蘊玉;王捍國;宿學家;王臻;關玉成;高杰;;hTERT激活人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端粒酶活性[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7年16期
9 張險峰;江應安;羅和生;陳維進;;hTERT的轉錄調(diào)節(jié)的研究進展[J];國際消化病雜志;2008年05期
10 李一冬;趙國新;曹明瑞;;hTERT重組綠色熒光表達載體的構建與表達[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Shuying Gao;;Constru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recombinant lentiviral expression vector containing hTERT gene[A];第五屆全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tǒng)生物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2年
2 李瑋;譚建;吳蓓;李寧;;特異性hTERT啟動子在腫瘤細胞中的啟動效率研究[A];天津市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30次學術年會暨生物醫(yī)學工程前沿科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于潔;高書穎;;攜帶hTERT基因的重組慢病毒載體的構建[A];中國的遺傳學研究——遺傳學進步推動中國西部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2011年中國遺傳學會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4 ;Simultaneous inhibition of both hTERT and AR gene expression in LNCaP cells using single shRNA vector[A];第十五屆全國泌尿外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趙同偉;盧麗琴;;人端粒酶逆轉錄酶(hTERT)基因轉錄調(diào)控研究進展[A];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yè)委員會第六次學術年會暨省級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資料匯編[C];2005年
6 黃健;楊敏;金潔;;尿多酸肽對急性髓系白血病細胞端粒酶活性及人端粒酶逆轉錄酶(hTERT)表達的影響及機制研究[A];2012年浙江省血液病學年會論文集[C];2012年
7 李保順;陳瓊;胡成平;李曉婕;劉勝崗;梁碩;;hTERT siRNA抑制肺癌A549細胞端粒酶活性及誘導細胞凋亡[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呼吸病學術會議暨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6年
8 ;Tumor therapeutic effect of hTERT targeted lentivirus,monitored by whole-body noninvasive imaging[A];第九次全國消化系統(tǒng)疾病學術會議專題報告論文集[C];2009年
9 張鵬輝;姜習新;涂植光;;hTERT/U6嵌合啟動子對肝癌細胞的靶向作用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08年
10 ;The Effects of Tankyrase1、hTERT Transfection on Corpus Cavernosum Smooth Muscle Cell[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男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中橋;檢測hTERT表達預測膀胱癌復發(fā)[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2 王振嶺;反義hTERT可促進肺癌細胞凋亡[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3 王振嶺;反義hTERT可促進肺癌細胞A549凋亡[N];科技日報;2003年
4 吳一福;宮頸癌基因治療特異性新技術研究成功[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長江;FOXO3a/FOXM1在hTERT介導的胃癌細胞侵襲、化療敏感性中的作用及分子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5年
2 宋鴿;GRSF1介導miR-346上調(diào)hTERT表達的作用與機制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郭紅;抗消化系惡性腫瘤hTERT廣譜疫苗的分子設計及體內(nèi)實驗初步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6年
4 肖毅;以hTERT為靶點的腫瘤治療性腺病毒疫苗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3年
5 盛建飛;hTERT非端粒酶依賴途徑調(diào)控喉鱗癌細胞凋亡的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6 余松濤;hTERT啟動子靶向性活體光學實時成像技術在腫瘤診斷及療效評估中作用的實驗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0年
7 陳陵;hTERT調(diào)控相關miRNA的鑒定及功能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1年
8 夏云;靶向人端粒酶逆轉錄酶(hTERT)RNA干擾的建立及其生物學效應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5年
9 王建;靶向hTERT的RNA干擾及其對腫瘤細胞增殖、凋亡影響的機制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8年
10 欒芳;乙肝病毒調(diào)控hTERT及ZHX2在肝細胞肝癌發(fā)生過程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鄔賢;重組腺病毒介導的hTERT C197片段抗腫瘤活性及分子機制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李三黨;siRNA沉默β-catenin基因對胃癌細胞hTERT影響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3 曹汀明;不同還原態(tài)葉酸對人A375及BJ細胞株hTERT和hMLH1轉錄表達的影響[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4 曾令花;DDRGK1與端粒酶催化亞基hTERT相互作用的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5年
5 李陽;hTERT調(diào)控Gli1的表達對胃癌侵襲遷移的影響及其分子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5年
6 梁光萍;hTERT基因轉染對人胚胎成纖維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2年
7 丁麗;表達B7.2/hTERT載體的構建和表達[D];鄭州大學;2006年
8 苗佩宏;hTERT蛋白表達及其模擬表位篩選[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4年
9 陳陵;hTERT基因修飾樹突狀細胞對腫瘤細胞的免疫效應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6年
10 李一冬;hTERT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與表達[D];鄭州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85078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850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