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莫唑胺納米緩釋微球對大鼠膠質瘤的作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18 21:15
本文關鍵詞:替莫唑胺納米緩釋微球對大鼠膠質瘤的作用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局部化療 Wistar大鼠 緩釋微球 替莫唑胺 PLGA
【摘要】:研究目的:研究替莫唑胺-PLGA納米緩釋微球(TMZ-PLGA-MS)于大鼠顱內釋放規(guī)律。復制出較穩(wěn)定Vistar大鼠C6膠質瘤模型,通過其影像學檢查分析大鼠膠質瘤模型成瘤率、影像學特點。分析TMZ-PLGA-MS對載瘤大鼠生存期的作用,觀察其影像學變化及腫瘤病理學變化。研究方法:采用7.5%載藥量的TMZ-PLGA-MS片劑置入大鼠顱內硬膜下,不同時間點取出,利用高壓液相色譜儀計算片劑中剩余的TMZ含量,繪制TMZ-PLGA-MS于顱內隨時間釋放曲線。利用大鼠立體定位儀將C6膠質瘤細胞植入Wistar大鼠右側尾狀核,復制出穩(wěn)定的大鼠顱內膠質瘤模型。植入7天后行大鼠頭顱核磁3D增強掃描,計算成瘤率,分析其影像學特點。動物模型復制完成后,隨機分為五組:TMZ-PLGA-MS植入組(T1組),TMZ植入組(T2組),PLGA植入組(T3組),TMZ口服組(T4組),空白對照組(T5組),每組10只模型動物。大鼠于16天時行再次行MRI掃描,比較腫瘤體積變化,后每組隨機抽取2只開顱取組織行病理學檢查。剩余每組8只大鼠用于觀察生存期,進行生存分析,生存曲線的繪制采用乘積極限法(Kaplan-Meier)。研究結果:高壓液相色譜法可以用于TMZ-PLGA-MS顱內釋放規(guī)律的檢測,藥物于顱內釋放時間達14天以上;行大鼠核磁掃描顯示52只于右側尾狀核頭處出現(xiàn)異常信號,大鼠成瘤率達86.7%。動物模型影像學特點:右側尾狀核頭出現(xiàn)長或等T1信號,長T2信號,增強MRI掃描提示局部病灶呈明顯強化。T1至T5組組間腫瘤體積進行方差分析:T1組與其余各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組和T5組、T4組和T5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余各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CNA、Ki-67免疫組化顯示腫瘤細胞核呈棕色,FⅧ-Rag染色顯示血管內皮細胞呈棕色,T1組與其余各組比較下調上述指標,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組至T5組中位生存時間分別為35天、26.5天、26天、27.5天、23.5天,采用時序檢驗,各組大鼠生存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C6膠質瘤細胞植入于Wistar大鼠顱內尾狀核頭部位可以得到穩(wěn)定的動物膠質瘤模型,成瘤率達到實驗需求;MRI適用于觀察大鼠膠質瘤模型的影像學形態(tài),所呈現(xiàn)的大鼠膠質瘤模型圖像比較直觀、可靠;替莫唑胺-PLGA-MS顱內釋放率測定可以采用高壓液相色譜法,[MZ-PLGA-MS在大鼠顱內釋放達14天以上,滿足顱內局部間質內緩釋藥物用藥要求;3.OTMRI以及3Dslicer技術可以用于腫瘤體積的計算。TMZ-PLGA-MS植入組與TMZ植入組、TMZ口服組、PLGA植入組以及空白對照組比較可以明顯抑制大鼠膠質瘤體積的增長,更加有效的降低大鼠腫瘤組織PCNA、Ki-67指數(shù)及MVD表達,顯著提高載瘤大鼠生存率,延長其生存期,說明替莫唑胺-PLGA納米緩釋微球具有顱內抗Wistar大鼠C6膠質瘤作用。
【關鍵詞】:局部化療 Wistar大鼠 緩釋微球 替莫唑胺 PLGA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39.41
【目錄】:
- 英文縮略詞匯表5-6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前言10-12
- 第一部分 替莫唑胺-PLGA納米緩釋系統(tǒng)顱內釋放規(guī)律及Wistar大鼠C6膠質瘤模型的制備12-20
- I 材料和方法12-14
- II 結果14-16
- Ⅲ 討論16-19
- IV 結論19-20
- 第二部分 藥物緩釋系統(tǒng)體外抗C6膠質瘤細胞的研究20-33
- I 材料和方法20-22
- II 結果22-28
- Ⅲ 討論28-32
- IV 結論32-33
- 參考文獻33-37
- 文獻綜述37-42
- 參考文獻40-42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42-43
- 致謝4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朱惠芳;張遠旭;趙旭東;;腦膠質瘤動物模型的研究及應用進展[J];動物學研究;2012年03期
2 鄭念東,熊獻堯,王山,李慶;殘瘤腔間質內化療治療腦膠質瘤的臨床研究[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3年03期
3 梁惠;董士麗;;國內惡性腦膠質瘤術后放療聯(lián)合替莫唑胺化療療效與安全性的Meta分析[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0年12期
4 曾憲起,楊樹源;單獨應用替莫唑胺對手術后腦原發(fā)性惡性膠質瘤患者進行化療的臨床觀察[J];現(xiàn)代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3年05期
5 胡婧;劉松青;;羥基喜樹堿緩釋片在大鼠腦內的釋放情況研究[J];中國藥房;2012年09期
6 陸娜;馮曉源;邸悅;張家文;強金偉;廖治河;郭啟勇;;大鼠C6膠質瘤CT灌注成像[J];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12年04期
,本文編號:6968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69680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