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蒜堿及鹽酸石蒜堿對肺癌A549細胞和食管癌Eca-109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08-11 21:06
本文關鍵詞:石蒜堿及鹽酸石蒜堿對肺癌A549細胞和食管癌Eca-109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石蒜堿 鹽酸石蒜堿 肺癌A549細胞 食管癌Eca-109細胞 細胞凋亡 細胞周期
【摘要】:惡性腫瘤是當前危害人類健康的嚴重疾病,抗腫瘤化學藥物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對人體正常細胞也產生了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從天然植物中尋找和提煉高效低毒的抗腫瘤藥物已逐漸成為近年來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熱點。關于石蒜科植物提取物石蒜堿及鹽酸石蒜堿,研究報道其在白血病細胞(HL-60、K562),多發(fā)性骨髓瘤細胞(KM3),卵巢癌細胞(Hey1B),非激素依賴性前列腺癌細胞(PC-3M,DU145,LNCa P,22RV1)中,均有良好的抗腫瘤功效,但作用機制不盡相同。本文選取石蒜堿及鹽酸石蒜堿,探討其抑制肺癌A549細胞和食管癌Eca-109細胞活性及誘導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本文開展了如下實驗:(1)MTT法檢測不同濃度(0,2.5,5.0,10.0,20.0μM)的石蒜堿和鹽酸石蒜堿處理肺癌A549細胞和食管癌Eca-109細胞24h和48h對細胞活性的影響。(2)熒光顯微鏡觀察濃度為0,2.5,5.0,10.0,20.0μM的石蒜堿和鹽酸石蒜堿處理A549細胞和Eca-109細胞24h后AO/PI染色下的形態(tài)變化。(3)流式細胞儀檢測濃度為0,1.2,2.4,4.8μM的鹽酸石蒜堿處理Eca-109細胞24h后的細胞凋亡率。(4)流式細胞儀檢測濃度為0,2.4,4.8μM的鹽酸石蒜堿處理Eca-109細胞24h后細胞周期的變化。(5)qRT-PCR檢測石蒜堿和鹽酸石蒜堿(0,10μM)處理24h后,肺癌A549細胞和食管癌Eca-109細胞內凋亡相關基因(p53,Bcl-2,Bax,Caspase-3,Caspase-9)在轉錄水平的變化。(6)Western blot檢測濃度為0,0.5,1.0μM的鹽酸石蒜堿處理Eca-109細胞6h后,基因p53,因Bcl-2,Caspase-9,Cyclin D1表達量的變化以及Akt,SAPK/JNK及GSK-3β蛋白磷酸化水平的變化。本文研究結果如下:(1)石蒜堿和鹽酸石蒜堿對A549細胞和Eca-109細胞活性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并且呈時間劑量依賴關系。(2)在不同濃度石蒜堿和鹽酸石蒜堿處理下,經AO/PI染色后熒光顯微鏡觀察發(fā)現(xiàn)A549細胞和Eca-109細胞發(fā)出紅色熒光,凋亡小體增多。(3)經濃度為0,1.2,2.4,4.8μM的鹽酸石蒜堿處理Eca-109細胞24h后,細胞凋亡率相應增高,并且呈劑量依賴關系。(4)濃度為0,2.4,4.8μM的鹽酸石蒜堿處理Eca-109細胞24h后,細胞周期G1期細胞數目百分率明顯上升,并且呈劑量依賴關系。(5)經石蒜堿和鹽酸石蒜堿(10μM)處理24h后,肺癌A549細胞和食管癌Eca-109細胞內凋亡相關基因p53、Bax、Caspase-3、Caspase-9的轉錄水平明顯上調,而Bcl-2下調明顯。(6)濃度為0,0.5,1.0μM的鹽酸石蒜堿處理Eca-109細胞6h后,p53和Caspase-9蛋白表達量隨藥物濃度的增加而上升,Bcl-2和Cyclin D1蛋白表達量隨藥物濃度的增加而下降,SAPK/JNK和GSK-3β蛋白磷酸化水平隨藥物濃度增加而上升。綜上所述,石蒜堿和鹽酸石蒜堿可以抑制肺癌A549細胞和食管癌Eca-109細胞的細胞活性并誘導細胞凋亡。本文的研究結果為石蒜堿及鹽酸石蒜堿日后開發(fā)為新型天然抗腫瘤的潛在性提供了理論基礎。
【關鍵詞】:石蒜堿 鹽酸石蒜堿 肺癌A549細胞 食管癌Eca-109細胞 細胞凋亡 細胞周期
【學位授予單位】:西華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3-3
【目錄】: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主要符號對照表10-11
- 第一章 前言11-24
- 1.1 腫瘤概述11-13
- 1.1.1 腫瘤的細胞構成11
- 1.1.2 腫瘤的抵抗11-12
- 1.1.3 腫瘤的轉化12-13
- 1.1.4 腫瘤細胞的遷移13
- 1.2 腫瘤發(fā)病趨勢及死亡率13-14
- 1.2.1 我國肺癌現(xiàn)狀14
- 1.2.2 我國食管癌現(xiàn)狀14
- 1.3 細胞凋亡與腫瘤的關系14-15
- 1.4 細胞周期與腫瘤的關系15-16
- 1.5 細胞程序性壞死與腫瘤的關系16-17
- 1.6 腫瘤研究的新方法學17-18
- 1.6.1 腫瘤細胞與動物模型的方法17
- 1.6.2 腫瘤微環(huán)境的研究方法17
- 1.6.3 腫瘤系統(tǒng)生物學的方法17-18
- 1.7 生物堿18-19
- 1.7.1 生物堿概述18
- 1.7.2 生物堿抗腫瘤功效研究概況18-19
- 1.7.2.1 苦參堿18
- 1.7.2.2 長春花堿18-19
- 1.7.2.3 喜樹堿19
- 1.7.2.4 秋水仙堿19
- 1.7.2.5 三尖杉酯堿19
- 1.8 石蒜堿及鹽酸石蒜堿19-22
- 1.8.1 石蒜堿及鹽酸石蒜堿概述19-20
- 1.8.2 石蒜堿及鹽酸石蒜堿抗腫瘤研究進展20-22
- 1.8.2.1 抗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細胞20-21
- 1.8.2.2 抗多發(fā)性骨髓瘤細胞21
- 1.8.2.3 抗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細胞21-22
- 1.8.2.4 抗卵巢癌細胞22
- 1.8.2.5 抗激素非依賴性前列腺癌細胞22
- 1.9 本研究的目的與意義22-23
- 1.10 實驗線路圖23-24
- 第二章 實驗材料與方法24-35
- 2.1 實驗材料24
- 2.1.1 實驗試劑24
- 2.1.2 實驗儀器24
- 2.2 實驗方法24-35
- 2.2.1 細胞培養(yǎng)24
- 2.2.2 MTT法檢測細胞活性24-25
- 2.2.3 熒光染色觀察細胞形態(tài)25
- 2.2.4 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凋亡25-26
- 2.2.4.1 樣品染色26
- 2.2.4.2 觀察檢測26
- 2.2.5 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周期26-27
- 2.2.6 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基因轉錄水平的變化27-29
- 2.2.6.1 mRNA抽提27
- 2.2.6.2 mRNA反轉錄成cDNA27-29
- 2.2.6.3 REALTIME-PCR29
- 2.2.7 Western blot檢測蛋白表達水平的變化29-35
- 2.2.7.1 蛋白提取29-30
- 2.2.7.2 制作BCA標準曲線30-31
- 2.2.7.3 SDS-PAGE制備31-33
- 2.2.7.4 轉膜及封閉33
- 2.2.7.5 孵抗體33-34
- 2.2.7.6 顯影34-35
- 第三章 結果與分析35-45
- 3.1 MTT法檢測細胞活性35-37
- 3.2 AO/PI染色觀察A549、Eca-109細胞形態(tài)37-39
- 3.3 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凋亡(PE-Annexin V—7-ADD)39-40
- 3.4 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周期(PI-stained)40-41
- 3.5 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基因轉錄水平的變化41-43
- 3.6 Western blot檢測蛋白表達水平的變化43-44
- 3.7 Western blot檢測信號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的變化44-45
- 第四章 討論45-49
-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49-51
- 參考文獻51-56
- 致謝56-59
- 在學期間的科研情況5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季宇彬;辛國松;曲中原;鄒翔;于淼;;石蒜屬植物生物堿類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草藥;2016年01期
2 黃丹儀;吳轉斌;黃勤;張夢杰;楊樺;石嘉豪;盛哲津;費儉;;斑蝥酸鈉與喜樹堿聯(lián)用抗腫瘤效果的實驗研究[J];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2014年11期
3 張娟;李東霞;;小檗堿抗腫瘤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4年04期
4 郭林豐;童姍姍;余江南;徐希明;;苦參堿抗腫瘤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13年20期
5 閆冠韞;王立波;程偉;;中藥抗腫瘤生物堿類藥物的研究進展[J];中醫(yī)藥學報;2013年02期
6 習利平;宋新波;張麗娟;;長春堿類抗腫瘤藥的研究進展[J];藥物評價研究;2011年01期
,本文編號:65820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6582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