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癌細胞成像診療的基于磷光銥(Ⅲ)配合物的超支化共軛聚合物納米粒子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5-03-19 00:54
在癌癥早期診療中,對癌細胞中氧氣含量的實時監(jiān)控是非常重要的。光動力治療通過在目標位置產(chǎn)生高毒性的單線態(tài)氧,而光熱治療則在近紅外光的照射下將光能轉換為熱能,殺死癌細胞。這兩種治療方式對正常組織創(chuàng)傷小,療效好,被認為是當前最具前景的癌癥診療方式。磷光銥(Ⅲ)配合物是一類優(yōu)異的磷光光敏劑,廣泛應用于腫瘤的乏氧檢測和光動力治療。因此,我們基于銥(Ⅲ)配合物,設計了可同時用于乏氧成像和光動力治療的超支化熒光/磷光共軛聚合物納米粒子,以及可實現(xiàn)光動力/光熱聯(lián)合治療的超支化共軛聚合物納米粒子,并對兩個體系的治療效果進行了詳細研究。論文的研究內容如下:(1)我們設計制備了一種以銥(Ⅲ)配合物為核心的表面帶負電的超支化熒光/磷光共軛聚合物納米粒子(Ir-HPC/PSMA NPs),測試表明納米粒子的粒徑為22 nm,表面Zeta電位約為-25.86 mV,并評估了其氧傳感性能和單線態(tài)氧量子效率。利用聚芴單元和銥(Ⅲ)配合物單元之間不完全的能量傳遞,實現(xiàn)了比率法對氧氣含量的準確測量。此外,隨著氧氣含量從100%降低到0%,納米粒子的紅光磷光壽命從0.45μs增加到1.1μs。更重要的是,Ir-HPC/PSM...
【文章頁數(shù)】:9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聚合物納米粒子的概述
1.3 聚合物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
1.3.1 乳液聚合法
1.3.2 自組裝法
1.3.3 有機合成法
1.3.4 單分子交聯(lián)法
1.4 聚合物納米粒子用于癌細胞成像診療的工作機理
1.4.1 聚合物納米粒子的FRET機理與成像機理
1.4.2 聚合物納米粒子的光動力治療機理
1.4.3 聚合物納米粒子的光熱治療機理
1.5 聚合物納米粒子的成像診療性能測試表征
1.5.1 聚合物納米粒子的粒徑表征
1.5.2 聚合物納米粒子的單線態(tài)氧量子效率測試
1.5.3 聚合物納米粒子的細胞成像表征
1.6 聚合物納米粒子在生物醫(yī)學方面的研究進展
1.6.1 聚合物納米粒子在生物成像方面的研究進展
1.6.2 聚合物納米粒子在癌癥治療方面的研究進展
1.7 基于磷光銥(Ⅲ)配合物的聚合物納米粒子的概述及在生物醫(yī)學方面的應用
1.7.1 基于磷光銥(Ⅲ)配合物聚合物納米粒子概述
1.7.2 基于磷光銥(Ⅲ)配合物的聚合物納米粒子在生物醫(yī)學方面的研究進展
1.8 本課題的研究意義與主要內容
1.8.1 本課題的研究目的
1.8.2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內容
1.8.3 本課題的設計思路
第二章 以銥(Ⅲ)配合物為核心的超支化磷光共軛聚合物納米粒子Ir-HPC/PSMANPs的構建與氧傳感研究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實驗試劑和藥品
2.2.2 超支化磷光共軛聚合物Ir-HPC的合成
2.2.3 超支化磷光共軛聚合物納米粒子(Ir-HPC/PSMANPs)的制備
2.2.4 實驗儀器和方法
2.2.5 溶液中活性氧的檢測
2.2.6 單線態(tài)氧量子效率(Φ_Δ)的檢測
2.3 結果與討論
2.3.1 Ir-HPC/PSMANPs的顆粒形貌和Zeta電位
2.3.2 Ir-HPC/PSMANPs的光物理性質
2.3.3 Ir-HPC/PSMANPs的氧傳感性能
2.3.4 Ir-HPC/PSMANPs光穩(wěn)定性
2.3.5 Ir-HPC/PSMANPs在水溶液中的活性氧檢測
2.3.6 Ir-HPC/PSMANPs單線態(tài)氧量子效率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磷光共軛聚合物納米粒子Ir-HPC/PSMANPs的乏氧成像與光動力治療研究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實驗試劑和藥品
3.2.2 實驗儀器和方法
3.2.3 細胞培養(yǎng)
3.2.4 細胞毒性
3.2.5 細胞成像
3.2.6 細胞中活性氧(ROS)的檢測
3.2.7 細胞凋亡實驗
3.3 結果與討論
3.3.1 Ir-HPC/PSMANPs的細胞毒性實驗
3.3.2 Ir-HPC/PSMANPs在活細胞中的比率發(fā)光乏氧成像
3.3.3 Ir-HPC/PSMANPs在活細胞中的磷光壽命成像
3.3.4 Ir-HPC/PSMANPs在活細胞中的活性氧檢測
3.3.5 Ir-HPC/PSMANPs的細胞凋亡實驗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超支化共軛聚合物納米粒子Ir-HPC-DP/PSMANPs的設計、制備及其光動力/光熱聯(lián)合治療的研究
4.1 引言
4.2 實驗部分
4.2.1 實驗試劑和藥品
4.2.2 超支化共軛聚合物Ir-HPC-DP的合成
4.2.3 超支化共軛聚合物納米粒子(Ir-HPC-DP/PSMANPs)的制備
4.2.4 實驗儀器和方法
4.2.5 溶液中活性氧檢測
4.2.6 溶液中光熱效應檢測
4.2.7 細胞培養(yǎng)
4.2.8 細胞暗毒性
4.2.9 細胞ROS檢測
4.2.10 細胞凋亡
4.3 結果與討論
4.3.1 Ir-HPC-DP/PSMANPs的顆粒形貌
4.3.2 Ir-HPC-DP/PSMANPs的光物理性質
4.3.3 Ir-HPC-DP/PSMANPs溶液中的活性氧檢測
4.3.4 Ir-HPC-DP/PSMANPs在溶液中的光熱效應
4.3.5 Ir-HPC-DP/PSMANPs的細胞暗毒性實驗
4.3.6 Ir-HPC-DP/PSMANPs在活細胞中的活性氧檢測
4.3.7 Ir-HPC-DP/PSMANPs的細胞凋亡實驗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本文編號:4036441
【文章頁數(shù)】:9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聚合物納米粒子的概述
1.3 聚合物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
1.3.1 乳液聚合法
1.3.2 自組裝法
1.3.3 有機合成法
1.3.4 單分子交聯(lián)法
1.4 聚合物納米粒子用于癌細胞成像診療的工作機理
1.4.1 聚合物納米粒子的FRET機理與成像機理
1.4.2 聚合物納米粒子的光動力治療機理
1.4.3 聚合物納米粒子的光熱治療機理
1.5 聚合物納米粒子的成像診療性能測試表征
1.5.1 聚合物納米粒子的粒徑表征
1.5.2 聚合物納米粒子的單線態(tài)氧量子效率測試
1.5.3 聚合物納米粒子的細胞成像表征
1.6 聚合物納米粒子在生物醫(yī)學方面的研究進展
1.6.1 聚合物納米粒子在生物成像方面的研究進展
1.6.2 聚合物納米粒子在癌癥治療方面的研究進展
1.7 基于磷光銥(Ⅲ)配合物的聚合物納米粒子的概述及在生物醫(yī)學方面的應用
1.7.1 基于磷光銥(Ⅲ)配合物聚合物納米粒子概述
1.7.2 基于磷光銥(Ⅲ)配合物的聚合物納米粒子在生物醫(yī)學方面的研究進展
1.8 本課題的研究意義與主要內容
1.8.1 本課題的研究目的
1.8.2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內容
1.8.3 本課題的設計思路
第二章 以銥(Ⅲ)配合物為核心的超支化磷光共軛聚合物納米粒子Ir-HPC/PSMANPs的構建與氧傳感研究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實驗試劑和藥品
2.2.2 超支化磷光共軛聚合物Ir-HPC的合成
2.2.3 超支化磷光共軛聚合物納米粒子(Ir-HPC/PSMANPs)的制備
2.2.4 實驗儀器和方法
2.2.5 溶液中活性氧的檢測
2.2.6 單線態(tài)氧量子效率(Φ_Δ)的檢測
2.3 結果與討論
2.3.1 Ir-HPC/PSMANPs的顆粒形貌和Zeta電位
2.3.2 Ir-HPC/PSMANPs的光物理性質
2.3.3 Ir-HPC/PSMANPs的氧傳感性能
2.3.4 Ir-HPC/PSMANPs光穩(wěn)定性
2.3.5 Ir-HPC/PSMANPs在水溶液中的活性氧檢測
2.3.6 Ir-HPC/PSMANPs單線態(tài)氧量子效率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磷光共軛聚合物納米粒子Ir-HPC/PSMANPs的乏氧成像與光動力治療研究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實驗試劑和藥品
3.2.2 實驗儀器和方法
3.2.3 細胞培養(yǎng)
3.2.4 細胞毒性
3.2.5 細胞成像
3.2.6 細胞中活性氧(ROS)的檢測
3.2.7 細胞凋亡實驗
3.3 結果與討論
3.3.1 Ir-HPC/PSMANPs的細胞毒性實驗
3.3.2 Ir-HPC/PSMANPs在活細胞中的比率發(fā)光乏氧成像
3.3.3 Ir-HPC/PSMANPs在活細胞中的磷光壽命成像
3.3.4 Ir-HPC/PSMANPs在活細胞中的活性氧檢測
3.3.5 Ir-HPC/PSMANPs的細胞凋亡實驗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超支化共軛聚合物納米粒子Ir-HPC-DP/PSMANPs的設計、制備及其光動力/光熱聯(lián)合治療的研究
4.1 引言
4.2 實驗部分
4.2.1 實驗試劑和藥品
4.2.2 超支化共軛聚合物Ir-HPC-DP的合成
4.2.3 超支化共軛聚合物納米粒子(Ir-HPC-DP/PSMANPs)的制備
4.2.4 實驗儀器和方法
4.2.5 溶液中活性氧檢測
4.2.6 溶液中光熱效應檢測
4.2.7 細胞培養(yǎng)
4.2.8 細胞暗毒性
4.2.9 細胞ROS檢測
4.2.10 細胞凋亡
4.3 結果與討論
4.3.1 Ir-HPC-DP/PSMANPs的顆粒形貌
4.3.2 Ir-HPC-DP/PSMANPs的光物理性質
4.3.3 Ir-HPC-DP/PSMANPs溶液中的活性氧檢測
4.3.4 Ir-HPC-DP/PSMANPs在溶液中的光熱效應
4.3.5 Ir-HPC-DP/PSMANPs的細胞暗毒性實驗
4.3.6 Ir-HPC-DP/PSMANPs在活細胞中的活性氧檢測
4.3.7 Ir-HPC-DP/PSMANPs的細胞凋亡實驗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本文編號:403644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403644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