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非APL)療效及預后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4-03-23 19:03
目的:評價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髓細胞白血病(非APL)的療效及預后,探索AML療效及預后因素的關系,為未來提高中西醫(yī)結合治療AML的近、遠期療效提供客觀依據。方法:收集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血液科1997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69例初發(fā)AML患者的臨床資料,回顧性分析患者的發(fā)病年齡、性別及相關實驗室檢查結果,評價患者中藥聯合化療治療的效果。電話隨訪部分患者,分析年齡、化療方案、細胞遺傳學預后分組、治療前白細胞計數和達CR所需療程數等與生存期的關系。利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果:(1)69例患者經中醫(yī)藥聯合誘導化療治療后,完全緩解(CR)56例,CR率為81.2%。所有CR病人中位生存時間為4.11年,平均生存期為(8.7±1.3)年。所有病人3年DFS率、OS率分別為(41±7)%、(43±7)%。(2)年齡≥60歲和<60歲患者CR率分別為66.7%和88.9%,平均OS時間分別為(9.2±1.5)年和(2.7±0.9)年,3年DFS和OS率分別為(26.0±9.5)%、(55.2±8.6)%和(33.3±10.3)%、(5...
【文章頁數】: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表
第一部分 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一 急性髓系白血病預后相關因素及治療現狀
1 影響AML預后的因素
1.1 年齡與AML預后的關系
1.2 WBC計數對AML預后的影響
1.3 細胞遺傳學、分子遺傳學與預后
1.4 免疫表型與預后
1.5 白血病微小殘留與預后的關系
2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療
2.1 年齡<60歲患者的誘導治療
2.2 年齡≥60歲患者的誘導治療
2.3 誘導后治療
2.4 造血干細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
2.5 治療新方向
2.5.1 FLT3受體抑制劑
2.5.2 吉妥單抗(gemtuzumabozogamicin,GO)
2.5.3 CD123相關靶向治療
2.5.4 蛋白酶體抑制劑
2.5.5 免疫治療
3 結語
參考文獻
文獻綜述二 中醫(yī)藥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進展
1 病因病機
2 治則治法
3 抗白血病中藥單藥或成分
3.1 雄黃
3.2 小白菊內酯(parthenolide,PTL)
3.3 漢防己
3.4 全蝎
3.5 冬凌草
3.6 三尖彬酯類植物堿
4 中醫(yī)藥在急性白血病治療中的地位
4.1 單純中藥治療白血病作用
4.2 增效減毒作用
4.3 治療微小殘留白血病(MRL)作用
5 結語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臨床研究
前言
資料與方法
1 一般資料
2 年齡分布情況
3 FAB亞型分布情況
4 細胞遺傳學預后分組
5 治療方法
5.1 預激方案
5.2 標準方案
5.3 鞏固治療
5.4 支持治療
5.5 中醫(yī)病證結合治療
6 療效判斷
7 統計學處理
結果
1 所有病例緩解情況
2 中醫(yī)證型及緩解情況
3 年齡與緩解情況
4 治療前白細胞數及緩解情況
5 性別與緩解情況
6 血型分布
7 誘導化療方案與緩解情況
8 細胞遺傳學分組下CR情況
9 所有患者生存情況
10 影響CR及生存的因素
10.1 達CR所需療程數與生存的關系
10.2 治療前白細胞計數與生存的關系
10.3 化療方案與生存的關系
10.4 年齡與生存的關系
10.5 細胞遺傳學預后分組與生存的關系
10.6 中醫(yī)證型與生存的關系
10.7 性別與生存的關系
10.8 中劑量阿糖胞苷次數與生存的關系
10.9 FAB分型與生存的關系
11 COX回歸模型分析
討論
結論
問題及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3936346
【文章頁數】: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表
第一部分 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一 急性髓系白血病預后相關因素及治療現狀
1 影響AML預后的因素
1.1 年齡與AML預后的關系
1.2 WBC計數對AML預后的影響
1.3 細胞遺傳學、分子遺傳學與預后
1.4 免疫表型與預后
1.5 白血病微小殘留與預后的關系
2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療
2.1 年齡<60歲患者的誘導治療
2.2 年齡≥60歲患者的誘導治療
2.3 誘導后治療
2.4 造血干細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
2.5 治療新方向
2.5.1 FLT3受體抑制劑
2.5.2 吉妥單抗(gemtuzumabozogamicin,GO)
2.5.3 CD123相關靶向治療
2.5.4 蛋白酶體抑制劑
2.5.5 免疫治療
3 結語
參考文獻
文獻綜述二 中醫(yī)藥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進展
1 病因病機
2 治則治法
3 抗白血病中藥單藥或成分
3.1 雄黃
3.2 小白菊內酯(parthenolide,PTL)
3.3 漢防己
3.4 全蝎
3.5 冬凌草
3.6 三尖彬酯類植物堿
4 中醫(yī)藥在急性白血病治療中的地位
4.1 單純中藥治療白血病作用
4.2 增效減毒作用
4.3 治療微小殘留白血病(MRL)作用
5 結語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臨床研究
前言
資料與方法
1 一般資料
2 年齡分布情況
3 FAB亞型分布情況
4 細胞遺傳學預后分組
5 治療方法
5.1 預激方案
5.2 標準方案
5.3 鞏固治療
5.4 支持治療
5.5 中醫(yī)病證結合治療
6 療效判斷
7 統計學處理
結果
1 所有病例緩解情況
2 中醫(yī)證型及緩解情況
3 年齡與緩解情況
4 治療前白細胞數及緩解情況
5 性別與緩解情況
6 血型分布
7 誘導化療方案與緩解情況
8 細胞遺傳學分組下CR情況
9 所有患者生存情況
10 影響CR及生存的因素
10.1 達CR所需療程數與生存的關系
10.2 治療前白細胞計數與生存的關系
10.3 化療方案與生存的關系
10.4 年齡與生存的關系
10.5 細胞遺傳學預后分組與生存的關系
10.6 中醫(yī)證型與生存的關系
10.7 性別與生存的關系
10.8 中劑量阿糖胞苷次數與生存的關系
10.9 FAB分型與生存的關系
11 COX回歸模型分析
討論
結論
問題及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393634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393634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