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cRNA共表達網(wǎng)絡分析揭示了黑色素瘤新的生物標志物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A:5個無病生存亞型的KM曲線
14圖1A:5個無病生存亞型的KM曲線。B:每個亞型中突變頻率最高的前20個基因的韋恩圖。C:每個樣本中每個亞型前20個基因突變的頻率。3.2LncRNA和編碼基因在不同亞型間的差異分析分析lncRNA和編碼基因在不同亞型間的差異。使用RpackageDEseq2,我們首先排除了....
圖2A-E:lncRNA火山圖的五個亞型之間的差異,橙色表示上調(diào),綠色表示下調(diào)
15表2每個子類型的統(tǒng)計差異TypeC1C2C3C4C5PCG_Down28385107841089386PCG_Up7936093631231102PCG_All3631111911472320488Lnc_Down2124413602796287Lnc_Up607433268....
圖3A-E:基于倍數(shù)差異的每個子類型的GSEA分析
16之間也存在差異。圖3A-E:基于倍數(shù)差異的每個子類型的GSEA分析。F:lncRNA的5個亞型之間的關系。3.3編碼基因和lncRNA的功能富集分析基于這些差異編碼基因和lncRNA表達譜,利用WGCNA共表達算法挖掘共表達編碼基因和lncRNA共表達模塊。首先,我們將FPK....
圖4A:樣本聚類分析
17鄰接矩陣,然后將鄰接矩陣轉換為一個拓撲矩陣。在TOM的基礎上,根據(jù)混合動態(tài)剪接樹的標準,采用平均連鎖層次聚類方法對基因進行聚類,并將每個基因的最小基因數(shù)(lncRNA)網(wǎng)絡模塊設置為30。采用動態(tài)剪切法確定基因模塊后,依次計算每個模塊的特征基因,然后對模塊進行聚類,將較近的模....
本文編號:38907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3890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