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補液對胃癌術后并發(fā)癥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3-12-02 07:37
目的:探索胃癌根治術后不同的補液方式(限制性補液和常規(guī)補液)對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及早期恢復的影響。方法:根據(jù)入組標準將本中心收治的從2018年2月-2019年10月期間的60例胃癌手術者隨機分為試驗組(限制性補液組)30例和對照組(常規(guī)補液組)30例。限制性補液組術后補液量較常規(guī)補液組予以限制,并據(jù)體質量、中心靜脈壓、血壓、尿量、飲食情況及額外丟失等情況適當增加或減少液體輸入量。比較2組術后5d內靜脈液體輸入量、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首次排氣時間、術后住院時間等早期恢復指標,術后并發(fā)癥、術前及術后1d、3d、7d,血紅蛋白濃度、白細胞計數(shù)、C反應蛋白、腎功能指標通過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分析探索胃癌術后不同的補液方式對術后早期恢復及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的影響。結果:限制性補液組30例和常規(guī)補液組30例均按照計劃完成相關補液治療。一般資料及術中資料(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限制性補液組術后5天內補液量明顯低于常規(guī)補液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限制性補液組切口感染的發(fā)生率高于常規(guī)補液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限制性補液組及常規(guī)補液組腹腔出...
【文章頁數(shù)】:3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資料與方法
2.1 資料采集
2.1.1 研究對象
2.1.2 入組標準
2.1.3 排除標準
2.2 試驗方法
2.3 觀察指標
2.4 統(tǒng)計學方法
第三章 結果
3.1 一般資料
3.2 手術中資料
3.3 手術后1-5天補液量資料
3.4 術后并發(fā)癥資料
3.5 術后早期康復指標資料
3.6 術前及術后檢驗指標資料
3.6.1 血紅蛋白濃度
3.6.2 白細胞計數(shù)及C反應蛋白濃度
3.6.3 術前及術后根據(jù)1d、3d、7d的CREA計算出肌酐清除率比較
第四章 討論
4.1 概述
4.2 研究不足之處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附錄 A AJCC第8版胃癌TNM分期
附錄 B 胃癌TNM分期
附錄 C 體力狀況ECOG評分標準(ZPS,5分法)
附錄 D 美國麻醉師協(xié)會(ASA)評分
附錄 E 肌酐清除率計算公式
附錄 F 腎功能損害分級
綜述 補液治療進展及不同補液策略對術后的影響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一、 基本情況
二、 學習工作經歷
本文編號:3869212
【文章頁數(shù)】:3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資料與方法
2.1 資料采集
2.1.1 研究對象
2.1.2 入組標準
2.1.3 排除標準
2.2 試驗方法
2.3 觀察指標
2.4 統(tǒng)計學方法
第三章 結果
3.1 一般資料
3.2 手術中資料
3.3 手術后1-5天補液量資料
3.4 術后并發(fā)癥資料
3.5 術后早期康復指標資料
3.6 術前及術后檢驗指標資料
3.6.1 血紅蛋白濃度
3.6.2 白細胞計數(shù)及C反應蛋白濃度
3.6.3 術前及術后根據(jù)1d、3d、7d的CREA計算出肌酐清除率比較
第四章 討論
4.1 概述
4.2 研究不足之處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附錄 A AJCC第8版胃癌TNM分期
附錄 B 胃癌TNM分期
附錄 C 體力狀況ECOG評分標準(ZPS,5分法)
附錄 D 美國麻醉師協(xié)會(ASA)評分
附錄 E 肌酐清除率計算公式
附錄 F 腎功能損害分級
綜述 補液治療進展及不同補液策略對術后的影響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一、 基本情況
二、 學習工作經歷
本文編號:386921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386921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