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灼術聯(lián)合艾拉光動力療法治療頭面部皮膚非黑素腫瘤及癌前病變的臨床觀察
發(fā)布時間:2022-08-13 17:07
目的評價電灼術聯(lián)合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對頭面部皮膚非黑素腫瘤(Non-melanoma skin cancer,NMSC)及癌前病變的治療效果、舒適度及不良反應。同時,觀察治療后1-6月的復發(fā)率。方法27名患者,12名男性,15名女性。皮損均位于頭面部且不宜手術,其中,8名患者為多發(fā)性皮損,11名患者皮損位置特殊(唇部、鼻部、眶周、耳部),4名患者皮損較大(直徑≧3cm),4名患者因內臟疾病無法耐受手術。首次進行光動力治療前,對皮損進行電灼術以降低腫瘤厚度,術后立即予ALA-PDT治療。根據(jù)皮損性質及病理所示深度,選擇光動力治療次數(shù)。在末次光動力治療完成后4周對皮損進行療效評估。治療過程中,由2名獲得執(zhí)業(yè)醫(yī)師資格執(zhí)照的皮膚科醫(yī)師監(jiān)測患者治療過程中發(fā)生的不良事件,術中舒適度以VAS疼痛評分標準數(shù)字評分法由患者自行評分。治療完成后第3月、第6月觀察復發(fā)率。結果1、臨床療效:共37處皮損中,10處(27.03%)皮損得到完全緩解,23處(62.16%)皮損得到部分緩解,僅4處(10.8...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臨床資料
2.3 治療過程
2.3.1 主要儀器設備與藥物
2.3.2 治療前準備
2.3.3 治療步驟
2.4 結果評價
2.4.1 臨床療效評價
2.4.2 術中舒適度評分
2.4.3 不良反應監(jiān)測
2.4.4 復發(fā)率觀察
第三章 結果
3.1 入選研究病例一般資料
3.2 結果
3.2.1 臨床療效
3.2.2 術中舒適度
3.2.3 不良反應
3.2.4 復發(fā)率
3.3 典型病例效果圖
第四章 討論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綜述參考文獻
英文縮寫詞表
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公開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腫瘤的光動力治療研究進展[J]. 董虹,武瑞雪,劉佳琦,黃晴,周雅,胡一橋.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 2016(04)
[2]光動力療法治療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研究進展[J]. 張嘉輝,畢良佳. 實用腫瘤學雜志. 2016 (01)
[3]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 王秀麗,顧恒,鄭和義.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5 (10)
[4]腫瘤光動力學療法的并發(fā)癥及其防治[J]. 黃真,黃卓正,劉建侖. 中國激光醫(yī)學雜志. 2007(06)
[5]頭面部表皮惡性腫瘤的治療進展[J]. 趙啟明,王圣林,陳智勇,吳律文. 中國美容醫(yī)學. 2002(02)
本文編號:3677420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臨床資料
2.3 治療過程
2.3.1 主要儀器設備與藥物
2.3.2 治療前準備
2.3.3 治療步驟
2.4 結果評價
2.4.1 臨床療效評價
2.4.2 術中舒適度評分
2.4.3 不良反應監(jiān)測
2.4.4 復發(fā)率觀察
第三章 結果
3.1 入選研究病例一般資料
3.2 結果
3.2.1 臨床療效
3.2.2 術中舒適度
3.2.3 不良反應
3.2.4 復發(fā)率
3.3 典型病例效果圖
第四章 討論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綜述參考文獻
英文縮寫詞表
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公開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腫瘤的光動力治療研究進展[J]. 董虹,武瑞雪,劉佳琦,黃晴,周雅,胡一橋.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 2016(04)
[2]光動力療法治療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研究進展[J]. 張嘉輝,畢良佳. 實用腫瘤學雜志. 2016 (01)
[3]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 王秀麗,顧恒,鄭和義.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5 (10)
[4]腫瘤光動力學療法的并發(fā)癥及其防治[J]. 黃真,黃卓正,劉建侖. 中國激光醫(yī)學雜志. 2007(06)
[5]頭面部表皮惡性腫瘤的治療進展[J]. 趙啟明,王圣林,陳智勇,吳律文. 中國美容醫(yī)學. 2002(02)
本文編號:367742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36774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