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20+B細胞淋巴瘤細胞IDO/Kyn/AHR信號通路表達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26 20:40
目的: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在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為常見,是一組高度異質性和高增殖活性的惡性腫瘤,其標準化療方案使約50%患者疾病完全緩解。利妥昔單抗的運用使DLBCL的治療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患者疾病完全緩解率和總生存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但是仍有約40%患者疾病進展復發(fā)。隨著我們更深入的研究腫瘤發(fā)生發(fā)展機制,我們發(fā)現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可能與參與免疫逃逸的某些基因異常表達相關,深入的認識這些基因的異常表達對抗腫瘤免疫系統(tǒng)的具體作用過程,并有針對性的阻斷導致免疫逃逸的關鍵通路,是提高腫瘤治療效果的重要方法。IDO是色氨酸代謝途徑中的關鍵酶,IDO的高表達和活性增高與免疫逃逸密切相關,IDO亦是腫瘤免疫治療中的熱點。IDO高表達于多種人類實體腫瘤和血液淋巴系統(tǒng)腫瘤。在淋巴瘤中,亦有多項研究證實IDO高表達于DLBCL患者的腫瘤細胞中,IDO高表達與預后不良相關。在本團隊的前期實驗中,證實了利妥昔單抗耐藥的其中一個作用機制即為DLBCL細胞中的IDO高表達。諸多報道IDO/Kyn/AHR信號通路參與免疫調節(jié)系統(tǒng),IDO過表達,導致局部色氨酸消耗,代謝產物犬尿氨酸蓄積,AHR激活并發(fā)生核轉位,靶基...
【文章來源】:西南醫(yī)科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英文縮寫詞對照表
致謝
吲哚胺2,3-雙加氧酶與淋巴瘤關系的研究進展(綜述)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012年中國惡性腫瘤發(fā)病和死亡分析[J]. 陳萬青,鄭榮壽,張思維,曾紅梅,左婷婷,賈漫漫,夏昌發(fā),鄒小農,赫捷. 中國腫瘤. 2016(01)
[2]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治療進展[J]. 張智慧. 腫瘤預防與治療. 2012(05)
[3]解讀2008年惡性淋巴瘤WHO分類——B細胞淋巴瘤[J]. 朱雄增,李小秋.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10(02)
[4]吲哚胺2,3-二氧化酶在人急性單核細胞白血。∕5)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中的表達及其抑制劑1-甲基色氨酸的治療作用(英文)[J]. 孫靜昕,張王剛,陳銀霞,趙萬紅,田瑋,楊云,劉蘇虎.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 2007(03)
碩士論文
[1]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IDO和CD47表達與RCHOP治療反應及預后關系的研究[D]. 汪春秀.瀘州醫(yī)學院 2014
本文編號:3162081
【文章來源】:西南醫(yī)科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英文縮寫詞對照表
致謝
吲哚胺2,3-雙加氧酶與淋巴瘤關系的研究進展(綜述)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012年中國惡性腫瘤發(fā)病和死亡分析[J]. 陳萬青,鄭榮壽,張思維,曾紅梅,左婷婷,賈漫漫,夏昌發(fā),鄒小農,赫捷. 中國腫瘤. 2016(01)
[2]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治療進展[J]. 張智慧. 腫瘤預防與治療. 2012(05)
[3]解讀2008年惡性淋巴瘤WHO分類——B細胞淋巴瘤[J]. 朱雄增,李小秋.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 2010(02)
[4]吲哚胺2,3-二氧化酶在人急性單核細胞白血。∕5)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中的表達及其抑制劑1-甲基色氨酸的治療作用(英文)[J]. 孫靜昕,張王剛,陳銀霞,趙萬紅,田瑋,楊云,劉蘇虎.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 2007(03)
碩士論文
[1]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IDO和CD47表達與RCHOP治療反應及預后關系的研究[D]. 汪春秀.瀘州醫(yī)學院 2014
本文編號:31620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31620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