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和目的:癌痛是癌癥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目前全世界癌癥患者中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癌癥患者的疼痛發(fā)生率約60%-80%,其中1/3的患者為重度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癌痛患者存在除疼痛外的其他軀體癥狀、心理問題、社會支持等多方面的困擾,不但降低患者生活質(zhì)量,而且影響預后。對癌痛患者合并的其他軀體癥狀、心理、社會因素進行篩查評估,并分析其與疼痛的關(guān)系及對預后的影響,對制定科學、有效的干預措施有積極作用。本研究應用痛苦評估及應答系統(tǒng)(distress assessment and response tool,DART)對癌痛患者的軀體癥狀、心理問題、社會支持情況進行篩查與評估,探討疼痛與其他軀體癥狀、心理、社會支持情況的關(guān)系,分析影響癌痛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旨為癌痛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照護,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方法:本研究使用痛苦評估及應答系統(tǒng)(DART)對在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在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腫瘤中心就診的497名癌痛患者進行問卷調(diào)查。全部病例均經(jīng)臨床、影像學或細胞學檢查確診為惡性腫瘤,并伴隨有與腫瘤相關(guān)的疼痛。研究以填寫調(diào)查問卷之日為起點,詳細記錄患者的軀體癥狀、心理問題、社會支持情況,隨訪周期為3個月,隨訪內(nèi)容為患者的生存情況,隨訪工作截止時間是2018年2月28日。對所收集資料進行整理后,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所有的統(tǒng)計學分析均以P0.05為顯著性檢驗水準。計數(shù)資料用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用卡方檢驗;Kaplan-Meier法繪制不同組間的生存曲線,使用Log-Rank檢驗對不同組別的生存差異比較,對Log-Rank檢驗有意義的變量使用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進行多變量分析,找出影響癌痛患者預后的獨立因素。結(jié)果:1、比較輕度疼痛組和中重度疼痛組其他軀體癥狀,結(jié)果輕度癌痛組軀體癥狀發(fā)生率由高到低依次為:疲勞(59.4%)、食欲(56.4%)、氣短(38.1%)、惡心(37.2%)、睡眠障礙(36.3%);中重度癌痛組軀體癥狀發(fā)生率由高到低依次為:疲勞(83.8%)、食欲(80.6%)、睡眠障礙(59.6%)、氣短(58.1%)、惡心(54.6%),兩組癥狀發(fā)生率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自我感覺健康狀況這一問題的調(diào)查,輕度癌痛組有64.6%的患者感覺健康狀態(tài)不佳,中重度癌痛組為79.0%,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輕度疼痛組焦慮和抑郁發(fā)生率分別為13.1%和21.6%,中重度疼痛組焦慮和抑郁的發(fā)生率分別為30.6%和37.1%,兩組焦慮和抑郁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3、兩組患者社會支持情況比較,輕度疼痛組有34.5%的患者每天接受實質(zhì)性支持,中重度疼痛組為52.3%;輕度疼痛組48.7%患者存在工作及經(jīng)濟方面擔憂,中重組為62.8%;輕度疼痛組20.2%患者存在家庭生活和社交活動擔憂,中重度組為30.2%,比較兩組社會支持情況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4、癌痛患者預后影響因素分析:輕度疼痛患者的1年生存率為80.0%,中重度疼痛組為56.5%,不同疼痛組患者生存率比較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采用Log-Rank檢驗預后影響因素單因素分析,結(jié)果年齡、受教育程度、原發(fā)腫瘤、腫瘤分期、疼痛、疲勞、健康狀況、抑郁與患者生存預后相關(guān)(P0.05)。將上述單因素分析有意義的因素納入應用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結(jié)果教育程度、抑郁、疼痛、腫瘤分期、原發(fā)腫瘤是癌痛患者預后的獨立因素(P0.05)。結(jié)論:1、中重度癌痛患者更易合并疲勞、惡心、食欲不佳、氣短、睡眠障礙軀體癥狀,且易自覺健康狀況不佳;更易發(fā)生焦慮和抑郁心理問題。2、在社會支持方面,中重度癌痛患者更需要接受實質(zhì)性支持,存在工作、經(jīng)濟擔憂和家庭生活、社交活動困難。3、腫瘤分期、原發(fā)腫瘤、疼痛程度及抑郁是影響癌痛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分期越晚、肝膽胰系統(tǒng)腫瘤、中重度疼痛、有抑郁癌痛患者預后較差;教育程度是影響預后的獨立保護因素,受教育程度越高,預后越好。
【學位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730
【部分圖文】:
497 例癌痛患者,隨訪 1 年,生存 383 例,死亡 114 例,總生存率為 77.1%,輕度疼痛患者的 1 年生存率為 80.0%,中重組為 56.5%,不同疼痛組患者生存曲線見圖 4.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興玲;王艷娜;黃輝躍;梁有道;李惠菊;安奕葦;金七妹;;癌痛感覺-情緒-認知三維度相關(guān)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年13期
2 李麗蓉;陳甲信;梁務清;;腫瘤病人心理痛苦評估及干預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5年28期
3 王光亮;;宮頸癌患者合并負性情緒的臨床分析[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5年04期
4 史松梅;;癌癥患者社會支持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年15期
5 何智勇;;直腸癌術(shù)后患者生存狀況的相關(guān)因素研究[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15年02期
6 于洋;劉勇;李擎;晉鑫;劉菲;;伴有抑郁障礙的晚期癌癥住院患者的癥狀頻率及強度調(diào)查[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5年02期
7 賀丹;管恩健;謝玉波;利莉;;枸櫞酸芬太尼對裸鼠人胃癌皮下瘤生長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4年09期
8 翟夢君;;心理痛苦溫度計及心理干預在口腔頜面部腫瘤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年15期
9 郭雪蓉;王國平;丁悌;李建民;韓小友;白旭斌;楊國慶;武文燕;郭麗霞;薛陽;曾磊;;食管癌術(shù)后患者生存情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腫瘤研究與臨床;2014年01期
10 戴菲;史海濤;師阿盟;程妍;趙菊輝;;心理痛苦溫度計在消化道腫瘤及功能性胃腸病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3年12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賀丹;寧養(yǎng)腫瘤患者預后影響因素的回顧性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程樂;阿片類藥物對晚期中重度癌痛患者生存影響的臨床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
28808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2880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