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與傳統(tǒng)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的臨床比較研究
【學位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737.25
【部分圖文】:
第 3 章 結果表 3.3 BMI≥25kg/m2時 A 組和 B 組對比情況A 組 B 組 P 值患者數(shù) 27 20手術時間(min) 250.0±47.9 278.4±58.1 0.019術中失血量(ml) 163.7±107.0 210.0±125.4 0.018術后住院天數(shù)(d) 8.5±2.0 11.7±3.5 <0.001尿控周數(shù)(w) 2.4±0.6 2.8±0.8 0.076為方便下文柱狀圖的描述,將 A、B 兩組按照 BMI、PSA、Gleason 評分成的十二個亞組分別記為 A1、B1、A2、B2、A3、B3、A4、B4、A5、B5、AB6 組,其中 A1、A2 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術后住院天數(shù)、術后尿控恢周數(sh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1、B2 組術后住院天數(shù)、術后尿控恢復周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B1 <B2 組)。(見圖 3.2、3.3、3.4、3.5)
第 3 章 結果表 3.3 BMI≥25kg/m2時 A 組和 B 組對比情況A 組 B 組 P 值患者數(shù) 27 20手術時間(min) 250.0±47.9 278.4±58.1 0.019術中失血量(ml) 163.7±107.0 210.0±125.4 0.018術后住院天數(shù)(d) 8.5±2.0 11.7±3.5 <0.001尿控周數(shù)(w) 2.4±0.6 2.8±0.8 0.076為方便下文柱狀圖的描述,將 A、B 兩組按照 BMI、PSA、Gleason 評分成的十二個亞組分別記為 A1、B1、A2、B2、A3、B3、A4、B4、A5、B5、AB6 組,其中 A1、A2 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術后住院天數(shù)、術后尿控恢周數(sh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1、B2 組術后住院天數(shù)、術后尿控恢復周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B1 <B2 組)。(見圖 3.2、3.3、3.4、3.5)
12注:“*”表示 P 值<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實橫線代表不同組亞組比較,虛橫線代表同一組內亞組比較。3.4 Gleason 評分不同時術中及術后情況的比較Gleason 評分<7 分患者;手術時間 A((230.6±54.2) min,B 組(251.8±66.0)min,術中失血量 A 組(140.2±115.6)ml,B 組(174.1±128.9)ml,術后尿控恢復周數(shù) A 組(2.6±0.7)w,B 組(2.9±0.9 )w,P 值分別為 0.086、0.228、0.066,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住院天數(shù) A 組(9.2±3.0)d,B 組(10.7±6.9)d,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詳見表 3.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柳劍英;;Gleason分級修訂簡析[J];中華病理學雜志;2006年08期
2 陳興發(fā);賀大林;王明珠;何輝;楊志尚;邢俊平;南勛義;;前列腺癌的聲像特征及血清PSA與Gleason評分、臨床分期的相關性研究[J];現(xiàn)代泌尿生殖腫瘤雜志;2009年01期
3 孫娟娟;王朝夫;張慧芝;戴波;;前列腺癌穿刺標本與對應根治標本Gleason評分符合率的研究[J];中國癌癥雜志;2012年12期
4 周橋;前列腺癌Gleason分級[J];中華病理學雜志;2005年04期
5 黃蘇溪;王玉杰;宋光魯;羅勇;;晚期前列腺癌藥物去勢中Gleason評分、血清PSA與療效相關性研究[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6 曾曉勇;吳人亮;;前列腺癌Gleason分級系統(tǒng)的臨床價值[J];現(xiàn)代泌尿生殖腫瘤雜志;2009年01期
7 夏同禮,董杰昌,張軍;前列腺癌穿刺與切除標本Gleason評分比較[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2年23期
8 李貴忠,曾荔,張軍,袁亦銘,楊新宇,那彥群,郭應祿;穿刺標本Gleason評分預測前列腺癌分級的準確性評價[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3年12期
9 廖利華;王少洪;沈金輝;;前列腺癌Gleason分級系統(tǒng)的形成、發(fā)展和應用[J];診斷病理學雜志;2012年04期
10 朱虹;章青;吳登龍;傅深;;分析血清PSA系列及Gleason評分在前列腺癌分期中的預測價值[J];腫瘤;2008年07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沈華鋒;血清PSA聯(lián)合Gleason評分與臨床分期預測前列腺癌核素骨顯像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2 單哉;前列腺癌穿刺標本中DNA倍體分析與Gleason評分和臨床分期的關系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3 黃亞強;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組織中HER-2表達以及與Gleason評分的相關性分析[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李揚;前列腺癌Gleason評分與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斷治療的相關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5 潘云雷;前列腺癌fMRI的多參數(shù)分析及其與PSA及Gleason分級的相關性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竇建國;111例前列腺癌臨床分析[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7 何書華;前列腺組織中雌激素受體亞型ERα、ERβ的表達及其意義[D];南華大學;2005年
8 林峰;晚期轉移性雄激素非依賴性前列腺癌生存預后分析[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3年
9 王芝千;ZIP家族在前列腺良惡性病變中表達差異及其意義[D];南昌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8486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2848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