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腫瘤論文 >

489例左、右半結腸癌病理特點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9-11-09 18:22
【摘要】:目的:由于左半結腸癌與右半結腸癌胚胎來源、生理解剖、及其臨床特點、分子表型、臨床療效的不同,越來越多學者認同左半結腸癌與右半結腸癌是2種不同疾病的觀點。本研究對左半結腸癌與右半結腸癌在性別、年齡、病理類型、病理分期及免疫組化結果進行分析,為明確兩者關系提供證據(jù)。方法:回顧性分析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住院手術治療且術后診斷為結腸癌的患者489例(左半結腸癌277例,右半結腸癌212例),應用卡方檢驗等統(tǒng)計學方法對其性別、年齡、病理、免疫組化等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結果:1.左、右半結腸癌的病例數(shù)接近,左半結腸癌277例,占56.65%,右半結腸癌212例,占43.35%。2.左半結腸癌中男女比為1.62:1,右半結腸癌為1.77:1,均為男性病例更多見,兩者性別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3.右半結腸癌在年齡分布上,50組有51例(24.06%),50-69組有122例(57.55%),70-79組有30例(14.15%),79組有9例(4.25%);左半結腸癌在年齡分布上,50組有58例(20.94%),50-69組有161例(58.12%),70-79組有48例(17.33%),79組有10例(3.61%)?梢娪野虢Y腸癌50歲患者比例較左半結腸癌多,左半結腸癌70歲病例更多,但兩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4.右半結腸癌的病理類型為低分化腺癌占比較左半結腸癌高,分別為21.7%與16.25%,但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5.左、右半結腸癌在腫瘤有無粘液成分(χ~2=8.656,p=0.003)、浸潤深度(χ~2=8.966,p=0.03)、大體形態(tài)(χ~2=8.33,p=0.016)、腫物大小(χ~2=14.762,p0.001)、淋巴結數(shù)目是否達到12枚(χ~2=8.376,p=0.004)、M分期(χ~2=4.295,p=0.038)及TNM分期(χ~2=10.544,p=0.014)均有顯著差異,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病理類型(χ~2=3.702,p=0.157)及腫瘤N分期(χ~2=4.295,p=0.038)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6.左、右半結腸癌的主要免疫組化對比項目有:CD34、D2-40、Ki-67、MLH1、MSH2、MSH6、PMS2、CEA、CK、S-100。左右半結腸癌的免疫組化結果不盡相同,其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有:Ki-67值(χ~2=4.804,p=0.028)、CK(χ~2=8.161,p=0.043)。結論:左、右半結腸癌在病理特性上存在顯著區(qū)別,提示左、右半結腸癌為2種不同性質的腫瘤,其發(fā)病機制也不相同。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735.3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柏森;右半結腸癌誤診為闌尾膿腫12例分析[J];交通醫(yī)學;2000年04期

2 鄭建偉;右半結腸癌并發(fā)闌尾炎21例臨床分析[J];四川腫瘤防治;2000年02期

3 王孟奇,張秀華;長期貧血表現(xiàn)的右半結腸癌34例分析[J];山西臨床醫(yī)藥;2000年04期

4 陳國;右半結腸癌誤診36例臨床分析[J];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2001年06期

5 羅文,杜芳騰,朱水山,文藝,鄔柏林;右半結腸癌診斷67例臨床分析[J];江西醫(yī)藥;2001年03期

6 謝小軍;右半結腸癌誤診為闌尾炎21例分析[J];陜西腫瘤醫(yī)學;2001年01期

7 劉文生;右半結腸癌誤診原因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1年07期

8 劉悅新,王敏,熊俊光;以貧血為首發(fā)癥狀的右半結腸癌誤診26例分析[J];云南醫(yī)藥;2001年03期

9 龔曉松;右半結腸癌26例誤診分析[J];中國廠礦醫(yī)學;2001年04期

10 宋金仁,高天恩,戴志;以貧血為主要癥狀的右半結腸癌12例[J];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謝小軍;;右半結腸癌誤診為闌尾炎21例分析[A];2000全國腫瘤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2 秦章祿;;老年性右半結腸癌誤診為闌尾炎8例報告[A];2001'全國腫瘤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3 潘林娜;吳華星;張志燕;武春龍;李淑榮;;探討右半結腸癌的臨床及內鏡的診斷價值[A];第六次全國大腸癌會議暨中日韓大腸癌會議論文匯編[C];1998年

4 沈文龍;;80例右半結腸癌誤診分析[A];大腸肛門病論文匯編[C];2001年

5 卞建平;;右半結腸癌的超聲診斷與鑒別[A];2001年全國醫(yī)學影像技術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6 徐乃騫;;老年人右半結腸癌誤診闌尾炎24例分析[A];第二十四屆航天醫(yī)學年會暨第七屆航天護理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7 陳銳;;腹腔鏡下內側入路右半結腸癌根治術的療效觀察[A];2012年浙江省外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8 李國勝;鞠冬陽;張汝一;顏登國;姬清華;甄運寰;程海玉;;以闌尾炎為臨床表現(xiàn)的17例右半結腸癌誤診分析[A];2007年貴州省醫(yī)學會外科分會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9 李勇;林鋒;;腹腔鏡輔助與開腹右半結腸癌根治術192例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腫瘤學分會第七屆全國中青年腫瘤學術會議——中華醫(yī)學會腫瘤學分會“中華腫瘤 明日之星”大型評選活動暨中青年委員全國遴選論文匯編[C];2011年

10 于全成;;6例右半結腸癌并急性闌尾炎臨床分析[A];2001'全國腫瘤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蔣志君;右下腹疼痛≠闌尾炎[N];廣東科技報;2000年

2 潘濤;大腸癌的早期表現(xiàn)[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胡俊杰;左、右半結腸癌中Asef2的差異表達與臨床病理特點及預后相關性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璋馳;左右半結腸癌生物學特性與預后及其相關影響因素的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蔡耀慶;腹腔鏡與開腹中線入路右半結腸癌CME手術的對比研究[D];河北聯(lián)合大學;2014年

3 鄭艷清;149例青年左、右半結腸癌的臨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比較[D];山東大學;2015年

4 張海璐;左右半結腸癌臨床特點及生存預后的對比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劉瓊榮;完全腹腔鏡對比腹腔鏡輔助右半結腸切除術治療右半結腸癌的meta分析[D];南昌大學;2016年

6 李娜;457例左、右半結腸癌臨床病理特點對比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6年

7 任麗萍;203例左右半結腸癌臨床病理特征及生存分析[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6年

8 陳柏宇;489例左、右半結腸癌病理特點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7年

9 張祖森;左右半結腸癌預后的差異及其相關因素的探討[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7年

10 李娜;左右半結腸癌的臨床特征與生存預后差異的臨床觀察[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7年

,

本文編號:255860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255860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60b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