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胃蛋白酶原和IL-23用于胃癌早期診斷的價值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消化內科;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消化內鏡室;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病理科;
【分類號】:R735.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三仁;胃癌早期診斷新方法的研究[J];中國腫瘤;1996年05期
2 戴峰;“凝集素標記對提高胃癌早期診斷的研究”通過鑒定[J];腫瘤;1986年02期
3 ;中日胃癌早期診斷學術交流會[J];國外醫(yī)學(消化系疾病分冊);1986年01期
4 王慶芬,陳永春;胃癌早期診斷的幾點體會[J];黑龍江醫(yī)學;1994年10期
5 孫朝陽;胃癌早期診斷試劑盒在西安問世[J];中國腫瘤;1994年06期
6 孫愛武,俞重民;內鏡用于胃癌早期診斷臨床分析[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4年04期
7 張賢飛;胃癌早期診斷研究進展[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9年05期
8 李延青;;胃癌早期診斷的新技術[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1期
9 李潔;劉炳亞;;胃癌早期診斷標志物的研究進展[J];外科理論與實踐;2011年03期
10 章華礎;胃癌早期診斷的研究進展[J];中級醫(yī)刊;1985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薛文成;馮凱;孟冬婭;鄭燕華;張建中;康輝;辛彥;;血清蛋白質指紋圖譜用于胃癌早期診斷的研究[A];第五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2 姜相君;高玉強;王青;李文利;;胃蛋白酶原亞群與胃癌早期診斷及術后復發(fā)早期預測關系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冊)[C];2007年
3 程清;;血清胃蛋白酶原對胃癌早期診斷的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中青年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4 趙群;李勇;王華;范立僑;檀碧波;田園;楊沛剛;;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變化及其對胃癌早期診斷及術后復發(fā)診斷的意義[A];第9屆全國胃癌學術會議暨第二屆陽光長城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4年
5 國芳;戴欣;周郁芬;王成;張帆;姚瑋艷;袁耀宗;;血清miRNAs作為胃癌早期診斷腫瘤標志物的初步研究[A];2012中國消化系疾病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記者 陳青;我國胃癌早期診斷率僅兩成[N];文匯報;2009年
2 記者 陸葉清;瑞金醫(yī)院胃癌早期診斷率不斷攀升[N];上?萍紙;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朱甲明;胃癌早期診斷模型的建立[D];吉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步雪峰;小標本端粒酶活性檢測對胃癌早期診斷的價值[D];蘇州大學;2002年
2 謝希暉;毛細管電泳法檢測基因突變及其在胃癌早期診斷中的應用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3 宋琳琳;血清胃癌相關抗原MG7-Ag的檢測對胃癌早期診斷的意義[D];青島大學;2009年
4 馬靜婷;外周血中CA19-9、CA50、CEA及胃蛋白酶原聯(lián)合檢測在胃癌早期診斷中的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55340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2553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