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23在卵巢癌干細胞自我更新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6-16 10:09
本文選題:卵巢癌干細胞 + 自我更新; 參考:《第三軍醫(yī)大學》2015年博士論文
【摘要】:研究背景卵巢癌是五大發(fā)病率較高的女性惡性腫瘤之一,婦女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嚴重的威脅。由于卵巢癌起病隱匿,大部分患者發(fā)病時都在晚期,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質(zhì)量比較低,迄今為止臨床上對卵巢癌的治療依然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因此,深入闡明卵巢癌致病的分子機制是提高臨床上卵巢癌診斷和治療的關(guān)鍵。卵巢癌干細胞(CSCs)是一群具有多能的和胚胎樣的表型,并且具有自我更新和無限增殖能力的細胞。目前卵巢癌干細胞方向的學術(shù)研究越來越受到科研人員的關(guān)注,研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卵巢癌中卵巢癌干細胞在卵巢癌發(fā)生發(fā)展、侵襲、轉(zhuǎn)移、化療耐藥和復發(fā)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臨床上能兼顧卵巢癌干細胞和普通干細胞的治療策略才是真正有效的治療。隨著對于卵巢干細胞研究的不斷深入,對卵巢癌干細胞轉(zhuǎn)移、分化等生物學特性和分子機制的進一步了解將有助于建立有效的卵巢癌治療方案。因此,深入研究卵巢癌干細胞具體分子機制具有重要的意義。近期有研究發(fā)現(xiàn)促炎性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介導了眾多腫瘤干細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作用,因此我們推測卵巢癌干細胞為了保持其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可能也產(chǎn)生了大量炎癥因子及其受體。目的探討炎癥因子及其受體對卵巢癌干細胞自我更新的影響,同時進一步分析IL-23及其受體介導的卵巢癌干細胞自我更新的生物學特性及具體分子機制,從而為探尋新的卵巢癌治療分子靶向物質(zhì)提供充分的實驗依據(jù)。方法1.應用RT2Profiler?PCR array比較卵巢癌干細胞與非卵巢癌干細胞之間炎癥相關(guān)因子的表達差異。并運用western blotting、ELISA、Real-time PCR、免疫熒光和流式細胞儀檢測等方法對PCR array的結(jié)果進行驗證。2.應用球體形成實驗分析IL-23對卵巢癌干細胞樣細胞自我更新特性的影響。球體形成實驗中我們采用三種不同的方法降低IL-23的水平并且觀察球體形成能力的變化。這三種不同方法分別是添加不同溶度的IL-23中和抗體和不同溶度的阿吡莫德(STA-5326)及轉(zhuǎn)染sh-IL-23p19基因慢病毒載體。3.應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熒光檢測IL-23抑制劑(STA-5326)處理和轉(zhuǎn)染IL-23p19干擾RNA的卵巢癌干細胞中卵巢癌干細胞標志物Nanog,Oct4 and Sox2的表達。4.裸鼠移植瘤實驗檢測IL-23對卵巢癌CSCs成瘤能力的影響,同時統(tǒng)計裸鼠的生存率和測量腫瘤的體積和重量。成瘤實驗中裸鼠分別皮下注射sh-IL-23p19基因轉(zhuǎn)染和IL-23(ST-5326)處理的卵巢癌CSCs及各對照組。5.應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熒光檢測IL-23抑制劑(STA-5326)處理和sh-IL-23p19基因轉(zhuǎn)染的卵巢癌干細胞中STAT3、磷酸化STAT3和P65(NF-κB活性單元)的表達情況。此外,于sh-IL-23p19基因轉(zhuǎn)染的卵巢癌干細胞中添加不同溶度的人重組IL-23(rh IL-23)并且采用葫蘆素(STAT3抑制劑)和PDTC(NF-κB抑制劑)處理后,成球?qū)嶒灆z測球體的數(shù)量。6.應用Real-time PCR檢測惡性卵巢癌患者組織標本中IL-23、CD133、Nanog,Oct4 and和Sox2的表達水平。HE染色進一步確定組織標本的分化程度。結(jié)果1.RT2Profiler?PCR array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與CD133-非卵巢癌干細胞相比較CD133+卵巢癌干細胞某些炎癥因子及受體高表達,例如IL-1、IL-8 IL-15、IL-23及IL-23R。并且通過real-time PCR、ELISA、免疫熒光、western blotting和流式細胞儀檢測的方法得到證實。2.成球?qū)嶒灲Y(jié)果顯示卵巢癌干細胞中添加不同溶度的IL-23中和抗體和不同溶度的阿吡莫德(STA-5326)及轉(zhuǎn)染IL-23p19干擾RNA慢病毒載體均能降低干細胞“球體”的數(shù)量,其中添加不同溶度的阿吡莫德(STA-5326)及轉(zhuǎn)染IL-23p19干擾RNA慢病毒載體呈劑量依賴效應。同時三種不同的方法減弱IL-23的表達水平后卵巢癌干細胞“球體”的體積也相應減小。3.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熒光檢測結(jié)果顯示IL-23抑制劑(STA-5326)處理或IL-23p19干擾RNA轉(zhuǎn)染的卵巢癌干細胞中卵巢癌干細胞標志物Nanog,Oct4 and Sox2的表達水平均降低。4.裸鼠移植瘤實驗檢測結(jié)果顯示皮下注射轉(zhuǎn)染IL-23p19干擾RNA的卵巢癌干細胞的裸鼠組能顯著降低老鼠的發(fā)病率并且能提高其生存率,而皮下注射采用阿吡莫德(STA-5326)處理的卵巢癌干細胞的裸鼠組也能降低老鼠的發(fā)病率并且腫瘤的重量也降低,但是并不能提高老鼠的生存率。5.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熒光檢測結(jié)果顯示IL-23抑制劑(STA-5326)處理和IL-23p19干擾RNA轉(zhuǎn)染的卵巢癌干細胞中STAT3、磷酸化STAT3和P65(NF-κB活性單元)的表達水平均降低,并且磷酸化STAT3的表達水平與STA-5326呈劑量依賴。此外,于IL-23p19干擾RNA轉(zhuǎn)染的卵巢癌干細胞中添加不同溶度的人重組IL-23(rh IL-23)和葫蘆素(STAT3抑制劑)或PDTC(NF-κB抑制劑),卵巢癌干細胞成球?qū)嶒烇@示加入葫蘆素(STAT3抑制劑)及PDTC(NF-κB抑制劑)后細胞成球數(shù)量顯著降低。6.惡性卵巢癌患者組織標本中Real-time PCR檢測和HE染色結(jié)果顯示高表達IL-23p19的卵巢癌組織標本中表現(xiàn)出低分化狀態(tài),并且RNA水平中IL-23p19的表達與CD133、Nanog、Oct4呈正相關(guān)。結(jié)論1.CD133+卵巢癌干細胞同時高表達炎癥因子IL-23及受體。2.體外實驗顯示IL-23能促進CD133+卵巢癌干細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并且在維持干細胞標志物的穩(wěn)定表達上具有重要作用。3.體內(nèi)實驗顯示IL-23能維持CD133+卵巢癌干細胞的致瘤潛能。4.IL-23能通過激活STAT3和NF-κB信號通路能介導CD133+卵巢癌干細胞的自我更新和腫瘤的形成。5.人體卵巢癌組織標本中,IL-23高表達者表現(xiàn)出低分化的組織狀態(tài)并且和干細胞標志物CD133,Nanog和Oct4的表達水平正相關(guān)。
[Abstract]:Ovarian cancer stem cells ( CSCs ) are the key to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varian cancer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L - 23 and IL - 23p19 - interfering RNA - transfected ovarian cancer stem cells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ovarian cancer and decrease the tumor weight . Conclusion : IL - 23 can promote the self - renewal ability of CD133 + ovarian cancer stem cells and increase the survival rate .
【學位授予單位】:第三軍醫(yī)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37.3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猛;竇駿;李雅婷;文萍;顧寧;;癌、干細胞和癌干細胞共同擁有的信號傳導通路[J];生物技術(shù)通訊;2007年05期
2 江世亮;;癌干細胞理論何以受到青睞[J];世界科學;2008年06期
3 張朵;朱海英;謝東甫;王新民;胡以平;;癌干細胞的研究現(xiàn)狀[J];福州總醫(yī)院學報;2008年01期
4 ;研究揭示腦癌干細胞如何爭奪營養(yǎng)[J];生物學通報;2013年10期
5 吳生華;俞繼衛(wèi);姜波健;;胃癌干細胞的研究現(xiàn)狀[J];腹部外科;2009年06期
6 陸旭偉;凡杰;;腎癌干細胞研究進展[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0年01期
7 葉夏;黃正接;;胃癌干細胞研究進展[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8 李媛;曾世京;翟震;只向成;;癌干細胞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1年07期
9 ;《自然-神經(jīng)科學》:研究揭示腦癌干細胞如何爭奪營養(yǎng)[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3年34期
10 劉龔玫子;周,
本文編號:202630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20263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