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介導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療耐藥機制研究進展
本文選題:microRNA + 急性髓系白血病; 參考:《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17年01期
【摘要】: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種常見的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造血系統惡性腫瘤,其常規(guī)化療的長期生存并不理想,特別是此種疾病的高;颊叩念A后差。對化療耐藥是AML難治、復發(fā)的主要原因之一。MicroRNA(miRNA)是近年來在真核生物中新發(fā)現的一類內源性非編碼的單鏈小分子RNA,長度為19-25 nt,其在轉錄后水平通過與特異的靶mRNA的3'UTRs(untranslated regions)結合使之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譯,從而調控相關靶基因的表達。已經有證據表明,miRNA的失調對腫瘤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研究發(fā)現miRNA在AML耐藥的形成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從ABC轉運蛋白介導的多藥耐藥、細胞周期、細胞凋亡耐受3個方面對miRNA介導的AML的主要耐藥機制及其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Abstract]: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is a common hematopoietic malignancy which is seriously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AMLs wit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is not satisfactory, especially the prognosis of high risk patients with this disease is poor. Resistance to chemotherapy is difficult for AML. MicroRNAs miRNAs are a new class of endogenous non-coding single-stranded small RNAs found in eukaryotes in recent years. They are 19 ~ 25 nts in length and degrade or inhibit their translation at the post-transcriptional level by binding to specific 3'UTRs(untranslated regions of the target mRNA. Thus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related target genes. There has been evidence that misalignment of miRN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umors.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miRNA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AML resistance. In this review, we reviewed the mechanism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ABC mediated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tolerance of AML mediated by miRNA.
【作者單位】: 廈門市臨床醫(yī)學重點?茝B門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血液科;
【分類號】:R733.7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前;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轉化為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J];白血病.淋巴瘤;2001年06期
2 溫莉娟,孟昭彥,劉利明,侯美仙,陳麗燕;染色體t(8;21)伴急性髓系白血病六例[J];中華醫(yī)學遺傳學雜志;2004年04期
3 徐升,李麗,朱子玲,張日;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達[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4年03期
4 上海市中美白血病合作課題組;微分化急性髓系白血病四例報告[J];中華血液學雜志;2005年06期
5 夏云金,萬楚成,郭仁慈;不同病期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紅細胞免疫功能檢測及臨床意義[J];微循環(huán)學雜志;2005年02期
6 李玉芹;戴瓊;龔武清;楊曉秋;;微分化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J];淮海醫(yī)藥;2007年04期
7 劉凱奇;秘營昌;李大鵬;白潔;井麗萍;卞壽庚;王建祥;;急性髓系白血病合并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一例報道及文獻復習[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07年04期
8 謝曉恬;;兒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診斷與治療[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年15期
9 ;探尋白血病線索[J];世界科學;2013年08期
10 肖志堅,,王建祥,郝玉書,李建波,陳佩貞,卞壽庚,錢林生,孟慶祥;兩例無t(8;21)M_(2b)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基因檢測[J];中華醫(yī)學遺傳學雜志;1994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達;葛志紅;吳順杰;梁冰;;白血康為主治療難治性復發(fā)急性髓系白血病12例臨床分析[A];第六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血液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2 范洵楠;邵曉雁;楊永公;陳兵;許景艷;孫雪梅;歐陽建;;預激療法治療難治性或復發(fā)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療效分析[A];2005年華東六省一市血液病學學術會議暨浙江省血液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3 華佳葉;龐纓;蔡曉東;葉絮;馮瑩;;急性髓系白血病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的維持化療[A];第11次中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4 王建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合理治療[A];2011年浙江省血液病學術年會暨浙江省醫(yī)學會血液病學分會成立50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11年
5 楊文華;;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策略[A];2009年浙江省中醫(yī)藥學會血液病學術年會、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血液病學術年會暨國家級中西醫(yī)結合血液病新進展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9年
6 顧龍君;帖利軍;陳靜;潘慈;董璐;陳靜;葉輝;薛惠良;湯靜燕;王耀平;鄒佳音;;兒童急性髓系白血病預后因素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血液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7 張曉燕;李軍民;;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體異常與療效關系[A];中華醫(yī)學會第八次全國血液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8 陳賽娟;王月英;王蘭;周光飚;梁洋;焦波;武傳鳳;陳竺;;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多步驟發(fā)病機制和靶向治療研究[A];第11次中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9 金潔;;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療進展[A];2007年浙江省血液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10 金潔;;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療進展[A];第七屆全國血液免疫學學術大會暨2008年浙江省血液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 王迎 王建祥;急性髓系白血病未解難題仍很多[N];健康報;2013年
2 記者 馮衛(wèi)東;加找到急性髓系白血病復發(fā)根源[N];科技日報;2014年
3 通訊員 章巍 記者 程守勤;漢黃芩苷或可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N];健康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超;核心結合因子相關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細胞和分子遺傳學異常[D];蘇州大學;2015年
2 尹甲偉;BCL11A在中國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中的表達水平及其調控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3 王凌波;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4 許華;SIRT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多藥耐藥中的作用研究[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6年
5 余國攀;AML1/ETO陽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學特征與分層診斷體系的建立[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6年
6 陳曉平;地塞米松抑制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細胞增殖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6年
7 王利軍;Chidamide對急性髓系白血病作用及相關機制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6年
8 胡超;miR-550-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抑癌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9 高娜;急性髓系白血病Galectin-3表達及其意義[D];山東大學;2016年
10 肖敏;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分子診斷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世極;EVI1基因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預后分析[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郝其姍;1.t(1;9)(p22;q34)形成DEK/NUP214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一例報告并文獻復習 2.急性髓系白血病IGF2BPs和Nek2的表達及預后研究[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5年
3 矯麗麗;IA方案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療效及副反應的臨床研究[D];泰山醫(yī)學院;2014年
4 耿麗;MTT法體外藥敏試驗在優(yōu)化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療方案中的應用[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朱穎超;FLT3-ITD基因突變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及實驗室特征分析[D];鄭州大學;2015年
6 謝惠敏;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FLT3基因高表達的臨床意義及機制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5年
7 鄭慧菲;DNA甲基化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和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中的應用[D];蘇州大學;2015年
8 丁莎莎;FLT3-ITD突變數量、長度及水平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預后的影響[D];蘇州大學;2015年
9 馬金鳳;Tim-3在急性髓系白血病NK細胞上表達特征及臨床意義[D];蘇州大學;2015年
10 汪生;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AML1-ETO陽性急性髓系白血病M2亞型的療效分析[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93310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1933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