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酞菁體外光動力學療法體外抗腫瘤細胞量效關系
本文選題:醫(yī)用光學 + 光動力療法; 參考:《中國激光》2017年03期
【摘要】:探討光敏劑鋅酞菁體外光動力療法(ZnPc-PDT)抗腫瘤細胞的量效關系,為合理使用ZnPc提供參考。采用人腦膠質瘤細胞(U87 MG細胞)作為研究對象,用噻唑藍(MTT)實驗考察細胞存活率。采用單一變量的研究方法,分別考察了ZnPc濃度、激光功率密度、光照時間、體系氧含量和組織厚度等參量與U87 MG細胞存活率的關系。利用1,3-二苯基苯并呋喃(DPBF)和DCFH-DA活性氧探針分別檢測了ZnPc-PDT過程中單線態(tài)氧的產(chǎn)量,并通過倒置顯微鏡觀察經(jīng)ZnPc-PDT治療后的細胞形態(tài)和死亡細胞比例。結果表明,隨著參量設置的變化,ZnPcPDT對U87 MG細胞的殺傷力具有差異,通過調節(jié)參量,可達到較好的ZnPc-PDT治療效果。
[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of zinc phthalocyanine (Guang Min) in vitro photodynamic therapy against tumor cells,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ZnPc. Human glioma cell line U87 MG was used to study the survival rate of U87 MG cel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nPc concentration, laser power density, illumination time, oxygen content and tissue thickness of U87 MG cells was investigated by single variable method. The production of singlet oxygen species in the ZnPc-PDT process was measured by using 1-diphenyl benzofuran (DPBF) and DCFH-DA active oxygen probes, and the morphology and the proportion of dead cells after ZnPc-PDT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by inverted microscop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ytotoxicity of ZnPcPDT on U87 MG cells was different with the change of parameter setting, and the effect of ZnPc-PDT treatment could be achieved by adjusting the parameters.
【作者單位】: 中國藥科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實驗室;中國藥科大學工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335007)
【分類號】:R730.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甄潔;王穎;王成銘;曾晶;顧瑛;;應用光學相干層析術研究光動力治療鮮紅斑痣前后皮膚結構和光學參數(shù)的變化[J];中國激光;2015年06期
2 陳勇;李婉婉;周江蛟;文宇;苗雄鷹;熊力;;光動力療法分子機制研究進展[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年01期
3 丁蘭蘭;欒立強;施佳偉;劉偉;;酞菁在光動力治療中的應用[J];無機化學學報;2013年08期
4 陳洪麗;陰慧娟;徐增瑞;王明輝;鄭立卿;李迎新;;PsD007誘導光動力療法對人喉癌細胞的殺傷作用[J];中國激光;2013年05期
5 李維娜;楊繼慶;劉淵聲;文峻;屈學民;龍開平;;ZnPc和HPD介導的PDT對肺癌細胞殺傷效果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2012年02期
6 黃顯雯;呂汪洋;姚玉元;陳文興;;pH敏感鋅酞菁聚合物的制備及光活性[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尹彥冰;宮晶;張浩;;3-(1/2-萘氧基)鄰苯二腈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質研究[J];化學世界;2017年03期
2 柴鳳蘭;趙開樓;張帆;;金屬酞菁類化合物的應用研究進展[J];當代化工;2017年01期
3 楊曼;邢力允;高衛(wèi)棟;顧月清;;鋅酞菁體外光動力學療法體外抗腫瘤細胞量效關系[J];中國激光;2017年03期
4 潘玲玲;陳偉;夏春輝;李濤;吳迪;;α-四(4-羧基聯(lián)苯氧基)酞菁鈷的合成及抑制SGC-7901型胃癌細胞研究[J];化工時刊;2016年10期
5 張元志;劉勇;候華毅;朱靈;王安;王貽坤;;基于粒子群優(yōu)化算法的生物組織固有熒光光譜復原方法[J];中國激光;2016年05期
6 劉繼強;劉奎杰;熊力;王鵬;林良武;趙華;;納米光敏劑介導的靶向光動力治療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的研究進展[J];中國激光醫(yī)學雜志;2016年01期
7 王鵬;熊力;雷振東;賀海清;劉繼強;趙華;劉奎杰;;結直腸癌的光動力治療進展[J];激光生物學報;2015年06期
8 劉漢清;張晶旋;魏金峰;靳洪濤;王愛平;;華卟啉鈉光動力療法對細胞異常增殖影響的體內、外實驗研究[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6年01期
9 湯晨;王成師;劉收厚;郁漢旭;;手術、放療和光動力治療分別聯(lián)合小劑量化療治療早期聲門型喉癌的療效對比[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5年24期
10 Jayeeta Bhaumik;Amit Kumar Mittal;Avik Banerjee;Yusuf Chisti;Uttam Chand Banerjee;;Applications of phototheranostic nanoagents in photodynamic therapy[J];Nano Research;2015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南楠;步鵬;李中梁;郭昕;王向朝;;正弦相位調制全深度頻域多普勒光學相干層析成像技術[J];中國激光;2014年02期
2 殷代強;王成銘;顧瑛;;基于光學相干層析的鮮紅斑痣信號增強和降斑[J];中國激光;2013年09期
3 南楠;步鵬;郭昕;王向朝;;三維全深度復頻域光學相干層析成像系統(tǒng)及其對人體皮膚的在體成像[J];中國激光;2012年07期
4 石磊;王秀麗;王宏偉;;納米粒載體在光動力治療腫瘤中的應用[J];國際腫瘤學雜志;2012年03期
5 劉蓉;張捷;吳琦;邵紅霞;胡濤;陳秀平;;肺癌細胞株A549光動力學實驗結果的定量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年02期
6 趙士勇;俞信;邱海霞;黃乃艷;王天時;薛平;顧瑛;;光學相干層析術用于鮮紅斑痣診斷[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0年12期
7 吳麗榮;黃麗英;許慧;;取代酞菁光敏劑的光動力療法研究進展[J];大學化學;2010年04期
8 李維娜;楊繼慶;劉淵聲;屈學民;文峻;張敏;;光動力學療法和聲動力學療法[J];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2010年02期
9 楊鎮(zhèn)洲;曾林立;張云嵩;李夢俠;李增鵬;王東;王閣;;APE1在PDT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表達變化及療效的關系[J];重慶醫(yī)學;2009年20期
10 鄒朝暉;高平;陰慧娟;李迎新;;光動力療法對人工齲口腔生物膜菌斑的影響[J];中國激光;2009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賀德輝;中藥量效關系芻議[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0年10期
2 范欣生;段金廒;王中越;姚映芷;;中藥量效關系特征問題的探討[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9年03期
3 段金廒;范欣生;宿樹蘭;唐于平;尚爾鑫;李文林;郭建明;華永慶;;中藥及方劑量效關系的研究進展與思考[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4 孟勝喜;胡義揚;馮琴;;對中藥量效關系的認識和思考[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13年06期
5 汪萌芽;孫瑞元;;時反應量效關系數(shù)學模型的探討[J];科技通報;1986年04期
6 汪萌芽,孫瑞元;時反應量效關系及其研究現(xiàn)狀[J];中國藥理學通報;1987年02期
7 陳清陽;蘇志揚;陳學習;;關于方劑量效關系的探討[J];陜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8 劉秀英;胡怡秀;;毒理學默認量效關系模型的重新審視[J];國外醫(yī)學(衛(wèi)生學分冊);2008年05期
9 姚映芷;尹剛;范欣生;;中藥量效關系基本規(guī)律探討[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10 傅延齡;蔡坤坐;宋佳;;方藥量效關系文獻與理論研究思考[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何迎春;;藥理研究中的量效關系分析[A];定量藥理研究方法學培訓班講義[C];2010年
2 劉秀英;;毒理學默認量效關系模型的重新審視[A];中國毒理學會生化與分子毒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全國學術會議、中國毒理學會遺傳毒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全國學術會議、廣東省預防醫(yī)學會衛(wèi)生毒理專業(yè)委員會學術會議、廣東省環(huán)境誘變劑學會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3 程能能;;量效關系與臨床試驗中的劑量選擇[A];中國藥理學會數(shù)學藥理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度理事會暨第四屆全國定量藥理研究方法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程能能;;量效關系與臨床試驗中的劑量選擇[A];第三屆全國定量藥理研究方法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5 鄧家剛;范麗麗;楊柯;郝二偉;;毒性中藥附子量效關系的實驗研究[A];全國第3屆臨床中藥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秦華珍;劉磊;王曉倩;;中藥劑量與量效關系的思考[A];全國第3屆臨床中藥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蔣文玲;黃革;李運雄;楊占秋;羅憲玲;陳文;肖紅;;空心蓮子草有效部分體內對RSV感染的抑制作用及量效關系的研究[A];第五屆全國中醫(yī)藥免疫學術研討會——暨環(huán)境·免疫與腫瘤防治綜合交叉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仝小林;方藥量效關系的影響因素[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3年
2 丁永泉;影響藥物量效的種種因素[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陳麗名;生姜量效關系及人體藥物反應差異性的機體因素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2 金琳;術中輸注氨基酸對雜種犬圍術期糖、蛋白質、脂肪代謝的影響及量效關系[D];復旦大學;2008年
3 高衛(wèi)平;經(jīng)方量效關系及相關影響因素的理論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崔亞珊;基于臨床研究數(shù)據(jù)分析的確定“隨癥施量”關鍵要素的方法學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2 王未來;汽車裝配工人局部肌肉負荷與疲勞量效關系試驗研究[D];河北聯(lián)合大學;2014年
3 楊慧;經(jīng)方附子用量、炮制及量效關系的文獻研究[D];山西中醫(yī)學院;2013年
4 曹俊;參附對心肌線粒體的保護作用及量效關系[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4年
5 桂曉臣;術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釋對維庫溴銨量效關系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89633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1896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