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bB信號通路及其對膽囊癌靶向治療的研究進展
本文選題:ErbB信號通路 + 晚期膽囊癌; 參考:《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2017年04期
【摘要】:膽囊癌是一類具有高度惡性、女性高發(fā)、高致死性等特點的腫瘤,傳統(tǒng)的化療和放療對晚期患者療效欠佳。隨著對ErbB信號通路的深入研究,其在膽囊癌靶向治療方面表現(xiàn)出了良好的應(yīng)用前景。ErbB信號通路是目前膽囊癌分子機制研究中的熱點,特別是EGFR/ErbB1在膽囊腺癌高表達,而HER2/ErbB2在膽囊癌前病變中高表達,均與不良預(yù)后相關(guān),是膽囊癌最具前景的治療靶標;ErbB信號通路靶基因的異常激活能增強膽囊癌細胞增殖和侵襲力,是膽囊癌的關(guān)鍵性驅(qū)動基因。靶向治療藥物干預(yù)ErbB信號通路分子可以提高疾病控制率,延長晚期膽囊癌的生存期(PFS和OS)。本文就ErbB信號通路在膽囊癌中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及其靶向治療藥物的新進展做一綜述。
[Abstract]:Gallbladder carcinoma is a kind of cancer with high malignancy, high incidence of female, high mortality and so on.With the further study of ErbB signaling pathway, it has shown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targeted treatment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ErbB signal pathway is a hot spot i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especially in gallbladder adenocarcinoma, especially the overexpression of EGFR/ErbB1 in gallbladder carcinoma.However, the high expression of HER2/ErbB2 in gallbladder precancerous lesions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prognosis. It is the most promising therapeutic target for gallbladder carcinoma. The abnormal activation of ErbB signal pathway target gene can enhance the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gallbladder cancer cells, and it is the key driving gene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Targeted therapy intervention with ErbB signaling pathway molecules can improve the disease control rate and prolong the survival time of advanced gallbladder carcinoma.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ole of ErbB signaling pathway in the development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and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argeted treatment drugs.
【作者單位】: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云南省腫瘤醫(yī)院;昆明醫(yī)科大學附屬延安醫(yī)院昆明市延安醫(yī)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81360322)~~
【分類號】:R735.8;;R730.5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李玉;韓嬌玲;張震;王菲;李紅;黃建敏;趙璇;楊黎;黃嵐;張毅;;CD3和CD28單克隆抗體聯(lián)合作用對CIK細胞及其亞群增殖及功能的影響[J];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2016年02期
2 Cesar Toledo;Carola E Matus;Ximena Barraza;Pamela Arroyo;Pamela Ehrenfeld;Carlos D Figueroa;Kanti D Bhoola;Maeva del Pozo;Maria T Poblete;;Expression of HER2 and bradykinin B_1 receptors in precursor lesions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2年11期
3 Sandeep Batra;Dinesh Chandra Doval;Ullas Batra;Pandalanghat Suresh;Amit Dhiman;Vineet Talwar;;Gallbladder cancer with tumor thrombus in the superior vena cava[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10年03期
4 Jan Harder;Oliver Waiz;Florian Otto;Michael Geissler;Manfred Olschewski;Brigitte Weinhold;Hubert E Blum;Annette Schmitt-Graeff;Oliver G Opitz;;EGFR and HER2 expression in advanced biliary tract cancer[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9年36期
5 周彥明,李玉民,曹農(nóng),馮穎,曾峰;慢性膽囊炎和膽囊癌組織中EGF、EGFR的表達及其意義[J];癌癥;2003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玉玲;;吳茱萸堿對淋巴瘤移植模型小鼠Bcl-2 mRNA、Ki-67 mRNA表達的影響[J];中醫(yī)學報;2017年06期
2 周勇;譚晶;;ErbB信號通路及其對膽囊癌靶向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2017年04期
3 杜漸;譚廣;;膽管細胞癌的分子病理學研究進展[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7年02期
4 成偉;周磊;;膽囊癌的分子靶向治療研究進展[J];醫(yī)學與哲學(B);2016年10期
5 Nicola Fusco;Silvano Bosari;;HER2 aberrations and heterogeneity in cancer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Implications for pathologists and gastroenterologist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6年35期
6 Hui-Yi Feng;Yang-Chao Chen;;Role of bile acids in carcinogenesis of pancreatic cancer: An old topic with new perspective[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6年33期
7 陳麗云;鄭麗華;羅飛;張玉;蘇素文;;緩激肽受體拮抗劑對卵巢癌細胞的作用[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年11期
8 彭臘么;彭所明;朱洪;;原發(fā)性膽囊癌的早期診斷進展[J];分子影像學雜志;2015年02期
9 張紅晨;張勇;劉穎斌;全志偉;龔偉;;EGFR信號通路與膽囊癌靶向治療[J];外科理論與實踐;2015年02期
10 Luca Maroni;Irene Pierantonelli;Jesus M.Banales;Antonio Benedetti;Marco Marzioni;史肖華;王強鳳;;遺傳學在膽管細胞癌發(fā)展中的重要性[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5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劉軍權(quán);朱云;陳復(fù)興;張南征;呂小婷;周忠海;張娟;張頌;陶征中;李f3;;多種活化因子共刺激對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體外增殖和表型的影響[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2年04期
2 吳欣愛,王瑞林,范魁生,樊青霞,李醒亞;食管鱗癌中p53、PCNA和EGFR的表達與化療療效的關(guān)系[J];中國腫瘤臨床;2002年08期
3 焦興元,呂明德,黃潔夫;膽囊炎、膽囊結(jié)石及其他相關(guān)危險因素與膽囊癌關(guān)系的研究進展[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2年02期
4 石景森;膽囊癌與膽囊結(jié)石的相關(guān)研究[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01年02期
5 王順友,孫雨,馬寶驪;抗 CD3 、 CD28 單抗對人 T 淋巴細胞共刺激作用的影響因素[J];上海免疫學雜志;1999年04期
6 范文紅;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在腫瘤發(fā)生和轉(zhuǎn)移中的作用[J];國外醫(yī)學(腫瘤學分冊);1997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沙,周偉,趙永濱;膽囊癌28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00年04期
2 陳云超,張青萍;應(yīng)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圖早期診斷膽囊癌1例報道[J];同濟醫(yī)科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3 許元鴻,田雨霖;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腸切除術(shù)治療膽囊癌1例報告[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0年11期
4 郭仁宣,許元鴻;膽囊癌的診斷和治療[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5 查曉光,滕安寶,吳家照,方征東;34例高齡膽囊癌的診治體會[J];安徽醫(yī)學;2000年05期
6 包曉莉,周曉華,張引;膽囊癌的早期診斷[J];包頭醫(yī)學;2000年04期
7 趙仲民,同俊義,劉冀,肖琦;膽囊癌的超聲鑒別診斷[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0年01期
8 劉維燕,劉厚寶,徐子平,王炳生;膽囊癌誤診原因分析(附19例報告)[J];肝膽外科雜志;2000年05期
9 唐群科,張瑛;膽囊癌9例診治分析[J];肝膽外科雜志;2000年06期
10 張曉紅,程錚,申霄;膽囊癌39例臨床分析[J];河北醫(yī)藥;2000年07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何婉媛;袁錦芳;毛楓;王文平;;膽囊癌的超聲漏誤診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01年
2 張海鋒;;淺談雙螺旋CT在膽囊癌診斷中的價值[A];全國醫(yī)學影像技術(shù)學術(shù)會議(CMIT-2004)論文匯編[C];2004年
3 王小紅;馬勝林;鐘海均;;膽囊癌的綜合治療進展[A];2007醫(yī)學前沿論壇暨第十屆全國腫瘤藥理與化療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李景澤;孫媛媛;于鳳海;胡和平;;膽囊癌100例臨床及組化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下冊)[C];2007年
5 湯煥亮;曹浩強;費建國;;膽囊癌的超聲漏誤診分析[A];2007年浙江省超聲醫(yī)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6 陶云年;張文奇;王善軍;王和平;夏龍飛;;螺旋CT在膽囊癌診斷中的價值[A];2013年浙江省放射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3年
7 崔云甫;;膽囊癌外科治療方法的選擇[A];中國抗癌協(xié)會膽道腫瘤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全國膽道腫瘤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9年
8 李升平;王俊;梁哲昭;;膽囊癌中吲哚胺2,3-雙加氧酶的表達和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的浸潤及其臨床意義[A];中國抗癌協(xié)會膽道腫瘤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全國膽道腫瘤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陸秀偉;謝筱f^;徐莉萍;鄧海旋;張裕超;;膽囊癌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的多層螺旋CT分析[A];第十一次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影像學術(shù)研討會暨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影像學研究進展學習班資料匯編[C];2010年
10 霍苓;陳敏華;廖盛日;嚴昆;黃信孚;;體表超聲對膽囊癌分期診斷研究[A];2000全國腫瘤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天津市腫瘤醫(yī)院肝膽腫瘤科主任 宋天強;膽囊癌 誰高危怎么切都有新觀點[N];健康報;2013年
2 記者 胡德榮;膽囊癌關(guān)鍵驅(qū)動基因被捕獲[N];健康報;2014年
3 記者 唐聞佳;膽囊癌防治有望獲新途徑[N];文匯報;2014年
4 記者 白毅;膽囊癌關(guān)鍵驅(qū)動基因首次揭示[N];中國醫(yī)藥報;2014年
5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教授 羅學宏;膽囊癌的危險因素知多少[N];大眾衛(wèi)生報;2005年
6 吳葉青 蔣廷玉;膽囊癌患者激增需引起關(guān)注[N];新華日報;2005年
7 北京友誼醫(yī)院 王潤華;膽囊癌易誤診[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7年
8 王麗;膽囊癌發(fā)生機理研究獲突破[N];科技日報;2007年
9 王潤華;膽囊癌易誤診[N];家庭醫(yī)生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沙文茹;及早出擊 預(yù)防膽囊癌[N];中國消費者報;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付亮;幾丁質(zhì)酶3樣蛋白1在膽囊癌中的作用機制[D];復(fù)旦大學;2014年
2 杜強;TNF-α對膽囊癌VEGF-C表達及淋巴管生成的影響及其機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4年
3 朱廣偉;RIP-1促進膽囊癌增殖侵襲轉(zhuǎn)移的作用及機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張彥;膽囊癌臨床病理特征、系統(tǒng)炎癥及免疫微環(huán)境對預(yù)后的預(yù)測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5 沈吉良;雙特異性磷酸酶1(Dusp1)在膽囊癌生長、侵襲轉(zhuǎn)移及血管形成中的作用[D];浙江大學;2016年
6 包潤發(fā);冬凌草甲素對膽囊癌細胞凋亡及細胞周期阻滯的作用及其分子機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7 束翌俊;Hsa-miR-29c調(diào)控人膽囊癌細胞增殖轉(zhuǎn)移的機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8 蔣明明;肝細胞癌和膽囊癌基因表達譜分析及肝癌相關(guān)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6年
9 洪海杰;TNF-α-VEGF-D軸與膽囊癌微淋巴管生成的關(guān)系及其分子機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6年
10 黃海林;膽囊癌組織相關(guān)蛋白的篩選與鑒定[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一鳴;102例膽囊癌臨床與預(yù)后分析[D];浙江大學;2007年
2 劉學青;80例膽囊癌診療分析[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2年
3 洪志鵬;雙光子激發(fā)熒光顯微成像技術(shù)在膽囊癌診斷中的應(yīng)用[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魯超;膽囊癌臨床病理學特征與預(yù)后的相關(guān)性研究[D];復(fù)旦大學;2014年
5 夏曉博;p53和β-catenin在膽囊癌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D];鄭州大學;2015年
6 段安琪;胰頭后淋巴結(jié)清掃在T3、T4期膽囊癌治療中的意義[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5年
7 解雷;膽囊癌微環(huán)境中MDSCs及其亞群細胞檢測和干預(yù)治療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5年
8 許丁偉;EIF-5A2蛋白在膽囊癌組織中的表達和臨床分析[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5年
9 封彥青;Shh和Foxm1在膽囊癌中的表達和臨床意義及其與腫瘤的關(guān)系[D];南昌大學醫(yī)學院;2015年
10 楊登;膽囊癌臨床分期及手術(shù)方式與預(yù)后的關(guān)系[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75940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1759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