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腫瘤論文 >

原發(fā)性小腸惡性腫瘤110例臨床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8-01-14 20:44

  本文關鍵詞:原發(fā)性小腸惡性腫瘤110例臨床分析 出處:《山東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腸腫瘤 小腸 診斷 治療


【摘要】:目的在人體胃腸道中,小腸雖占據70%-80%的胃腸道長度,但原發(fā)于小腸的惡性腫瘤比較少見,僅占胃腸道系統(tǒng)的5%。臨床上原發(fā)性小腸惡性腫瘤無特異性癥狀,盡管現代影像學及內鏡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但是小腸惡性腫瘤的檢出率仍然較低,缺乏特異性的檢查方法,容易造成誤診。小腸惡性腫瘤預后較差,病死率較高,且化療療效不夠確切,缺乏標準的化學治療方案。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我院普外科自2004.02-2014.11收治110例原發(fā)性小腸惡性腫瘤(不包括十二指腸乳頭部及回盲部惡性腫瘤)患者,探討原發(fā)性小腸惡性腫瘤的臨床特點、病理類型、治療方法及預后,旨在提高術前診斷并指導術后治療。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自2004.02-2014.11收治110例原發(fā)性小腸惡性腫瘤病人的年齡、性別、就診前病程、實驗室檢查、輔助檢查、治療方法、腫瘤原發(fā)位置、病理類型等資料。結果小腸惡性腫瘤臨床癥狀不典型,發(fā)病前病程1.5天-2555天不等。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54例,男女比例1.04:1。就診主要癥狀有腹痛、貧血、腹部包塊、消化道出血等。經腹部CT、MRI及B超等影像學檢查方法懷疑小腸惡性腫瘤69例,術前經電子小腸鏡及胃鏡病理確診36例。經手術探查,腫瘤位于空腸居多,其次為十二指腸、回腸。術后病理類型以間質瘤為主,其次為腺癌、淋巴瘤等。結論原發(fā)性小腸惡性腫瘤是一種比較不常見的疾病,起病較隱匿,缺乏典型的臨床癥狀和體征。研究發(fā)現小腸惡性腫瘤主要的臨床癥狀為腹痛、貧血、消化道出血及消瘦等。腫瘤位于空腸最多,其次是十二指腸、回腸。病理分析顯示以間質瘤居多,其次為腺癌和淋巴瘤等。雖然小腸腫瘤缺乏特異性診斷方法,但是隨著現代影像學及內鏡的進展,已經提高了小腸腫瘤的檢出率,并增加了原發(fā)小腸腫瘤可完全切除的機會。手術是唯一可能治愈原發(fā)小腸惡性腫瘤的方法,但是術后5年生存率仍然較低。關于化學治療,并沒有積極的研究,且沒有制定標準的化療方案,多數參照結直腸癌、胃癌等化療方案對其化療。術后輔助放化療是否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時間,仍然存在爭議?傊,早期診斷是小腸腫瘤有可能獲得治愈的重要因素。影響小腸腫瘤預后的因素很多,但復發(fā)和轉移仍是導致死亡的主因。因此,探尋標準的化療及綜合治療手段很重要,有待于我們進一步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features , pathological types , treatment methods and prognosis of 110 patients with 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malignant tumor , including abdominal pain , anemia , abdominal mass and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 It has improved the detection rate of small intestine tumor and increased the chance of complete resection of primary small intestine tumor . The operation is the only method that can cure 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malignant tumor , but the 5 - year survival rate is still low .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35.3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榮昆,李賢蘭,錢英,林路艷,劉妍;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小腸惡性腫瘤一例[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00年02期

2 劉穎斌,彭淑牖,李慶,張存明,趙應生;原發(fā)性小腸惡性腫瘤的誤診分析(附16例報告)[J];現代診斷與治療;2000年03期

3 季惠;原發(fā)性小腸惡性腫瘤16例臨床分析[J];河北醫(yī)藥;2001年01期

4 朱曉穩(wěn) ,耿小平 ,熊奇如;原發(fā)性小腸惡性腫瘤82例診治分析[J];華中醫(yī)學雜志;2001年05期

5 王瓊,文彬,謝賢鏞,黃一凡;原發(fā)性小腸惡性腫瘤65例臨床病理分析[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6 陳文偉,包文輝,馬明橋,劉曉波,呂茂霞;原發(fā)性小腸惡性腫瘤1例誤診分析[J];西南國防醫(yī)藥;2004年03期

7 陳進才,王曙逢,祿韶英,孫學軍;原發(fā)性小腸惡性腫瘤的診治[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04年06期

8 周軻;;小腸惡性腫瘤的影像分析[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6年03期

9 湯銅;;原發(fā)性小腸惡性腫瘤103例臨床分析[J];安徽醫(yī)學;2007年02期

10 魏金麗;李小榮;張翼;;24例小腸惡性腫瘤診治體會[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季霞;王波;;原發(fā)性小腸惡性腫瘤15例臨床分析[A];2005年浙江省消化系疾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2 孫龍;羅作明;趙龍;;~(18)F-FDG PET/CT診斷小腸惡性腫瘤的初步臨床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核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3 邵欽樹;葉再元;許曉東;趙忠擴;;原發(fā)性十二指腸癌的臨床特征及診治[A];2007年浙江省外科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單立群;原發(fā)性小腸惡性腫瘤110例臨床分析[D];山東大學;2016年

2 鄒文雄;Ki-67,,P53和CyclinD1在原發(fā)性小腸惡性腫瘤中的表達及意義[D];南昌大學醫(yī)學院;2013年



本文編號:142524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142524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cdf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