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C,E-carherin,TSH,NLR在甲狀腺乳頭狀癌淋巴結轉移中的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29 10:13
本文關鍵詞:VEGF-C,E-carherin,TSH,NLR在甲狀腺乳頭狀癌淋巴結轉移中的相關性研究 出處:《西南醫(yī)科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甲狀腺乳頭狀癌 淋巴結轉移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C 鈣黏蛋白 促甲狀腺激素 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
【摘要】:目的:檢測VEGF-C,E-cadherin,TSH,NRL在甲狀腺乳頭狀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中表達與淋巴道轉移和臨床特點的相關性,分析PTC中新生淋巴管的分布,預測PTC頸部淋巴結轉移(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CLNM)的危險因素。方法:回顧性收集于2015年2月~8月初次就診于四川省腫瘤醫(yī)院,術后病理證實為甲狀腺乳頭狀癌病100例。所有病人均于術前行甲狀腺功能及血常規(guī)等檢查,手術方式包括甲狀腺全切+中央?yún)^(qū)淋巴結清掃(central lymph node dissection)和/或側頸淋巴結清掃(lateral neck lymph node dissection LND),按照術后CLNM情況將患者分為NO,N1a,N1b三組,所有標本分別行VEGF-C,E-cadherin,D2-40免疫組織染色。分析各組VEGF-C,E-cadherin表達強度,淋巴管生成情況,術前TSH,NLR與CLNM的相關性和PTC各項重要臨床病理特征之間的關系。Spearman等級相關檢驗分析VEGF-C,E-cadherin表達強度與淋巴結轉移之間的關系,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三組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 LVD)與CLNM的相關性,配對秩和檢驗分析側頸轉移組(N1b)癌內及癌周淋巴管密度是否具有差異。三組患者術前TSH,NRL均采用兩獨立樣本秩和檢驗(Mann-Whitney U)分析在不同組別間的差異性,分析TSH與VEGF-C,LVD之間的相關性,多個樣本率檢驗分析中央?yún)^(qū)淋巴結(central lymph node CLN)轉移數(shù)目與側頸淋巴結(lateral cervical lymph node L-CLN)轉移的關系。單因分析VEGF-C,E-cadherin,TSH,NRL 與PTC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性。多因素分析CLNM得危險因素。結果:(1)VEGF-C,E-cadherin表達強度與PTC淋巴管轉移及淋巴管生成具有相關性(VEGF-C rs=0.50,P=0.04;E-cadherin rs=0.049,P=0.00)。(2)新生淋巴管密度與CLNM具有相關性(N0 4.3±1.42 vs N1a 8.3±1.96 vs N1b 14.3±2.45F=239.45 P=0.00)且三組表達兩兩之間具有差異性;N1b組癌周LVD高于癌內LVD(12.59±2.08 vs 3.08±1.04,Z=-5.32 P=0.00)表達具有顯著差異性。(3)術前TSH,NRL水平N0組與N1a,N1b組之間具有差異性,而N1a與N1b組間表達無差異(P0.05)。(4)當中央?yún)^(qū)LNM數(shù)目2時,容易出現(xiàn)時側頸LNM(CLN≤2,17%vs 3~5,54%vs≥5,52%)(5)多因素分析得出:包膜外侵,VEGF-C,LVD是PTC患者CLNM的獨立危險因素。結論:1.VEGF-C,E-cadherin,LVD,TSH,NRL與PTC患者CLNM具有相關性,在PTC的淋巴結轉移中發(fā)揮著一定的作用。2.腫瘤組織中癌周LVD明顯高于癌內LVD,故推測癌周淋巴管為PTC轉移的主要途徑,其高表達可促進CLNM。3.中央?yún)^(qū)LNM數(shù)目2時容易出現(xiàn)側頸LNM,當術中探及中央?yún)^(qū)CLM較多時,且合并側頸轉移高危因素,可酌情行側頸淋巴結探查。4.包膜外侵,VEGF-C,LVD是PTC頸部淋巴結轉移的獨立影響因素,聯(lián)合檢測可評估CLNM風險,為臨床治療方案及預后判斷提供理論支持。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36.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黃靜;李燕萍;薛剛;張文靜;李少英;張靜;吳靖芳;;血清VEGF-C、VEGF-D及VEGFR-3聯(lián)合TSH檢測在甲狀腺乳頭狀癌診斷中的價值[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年12期
2 孫榮昊;李超;樊晉川;王薇;李春華;徐義全;李曉霞;;不同術式初治分化型甲狀腺癌復發(fā)率及并發(fā)癥比較的Meta分析[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3年10期
3 孫嘉偉;許曉君;蔡秋茂;許燕君;顧江;;中國甲狀腺癌發(fā)病趨勢分析[J];中國腫瘤;2013年09期
4 劉暢;陳晰;高政南;劉忠;陶曉峰;;埃茲蛋白和上皮型鈣黏蛋白與甲狀腺乳頭狀癌侵襲性的相關性研究[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2年17期
5 李佩瑞;孫瑞美;李曉輝;;甲狀腺乳頭狀癌中Prox1蛋白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濰坊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6 宋海云;陳登庭;董守義;;乳腺癌術前及術后血清VEGF-C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0年09期
,本文編號:13498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13498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