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腫瘤論文 >

探頭式共聚焦激光顯微內鏡在膽管良惡性狹窄鑒別診斷中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23 12:17

  本文關鍵詞:探頭式共聚焦激光顯微內鏡在膽管良惡性狹窄鑒別診斷中的研究 出處:《山東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共聚焦激光顯微內鏡 膽管狹窄 膽管癌 鑒別診斷


【摘要】:研究背景和目的狹窄性病變是膽管系統常見病癥,其中惡性狹窄最主要的病因為膽管癌,多沿管壁浸潤的生物學特性使其與良性狹窄區(qū)分困難。常規(guī)檢查方式如經腹超聲、CT、MRI/ERCP等辨別能力欠佳,往往不能作為明確診斷的依據,而通過ERCP或EUS介導的病理檢查敏感性較低,嚴重影響了臨床診斷的準確性。共聚焦激光顯微內鏡(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 CLE)作為一項新興的內鏡診斷技術,可以對消化道黏膜層進行成像,提供活體內、實時組織學信息,在消化道早癌診斷中體現出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而微探頭式共聚焦激光顯微內鏡(probe-based CLE, pCLE)的出現將其應用范圍進一步拓展到膽胰疾病。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1)評估pCLE用于膽管狹窄的可行性;(2)評估pCLE對膽管良惡性狹窄鑒別診斷效能;(3)評估新提出的膽管惡性狹窄pCLE標準的觀察者間一致性水平。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間至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內鏡中心行膽管ERCP及pCLE的膽管狹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首先,選擇已經手術病理明確最終診斷的10例(8例惡性,2例良性)膽管狹窄患者,結合既往文獻及膽管癌病理特點,對其pCLE視頻及圖像進行討論分析,制定正常膽管、炎癥性病變及惡性病變的pCLE征象分類,其中惡性病變征象包括寬黑帶(40 μ m)、寬白帶(20μm)、黑色不規(guī)則暗簇及不規(guī)則腺上皮樣結構四個方面,每個惡性征象賦1分,正常膽管及炎癥性病變不賦分,根據每位患者pCLE檢查中惡性征象出現的個數,結果評分為0-4分。繼而對納入前瞻性研究的患者相繼行ERCP檢查、pCLE檢查和細胞刷檢,按上述判別標準作出pCLE評分,記錄相應細胞刷檢結果。根據評分高低,分組分析不同惡性征象數量組合對膽管惡性狹窄診斷的靈敏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和總體準確性,得出診斷效能最高的標準,并根據該標準與細胞刷檢的相應指標進行比較分析。最后,對該標準下pCLE診斷膽管狹窄的觀察者間一致性進行評估。研究結果1.參與完整研究者共25例(男14例,女11例),共收集42段pCLE視頻片段,清晰可辨者36段(85.7%)。最終確診為惡性病變者16例,其中經細胞刷檢或術后病理證實者14例,包括肝門部膽管癌4例,膽總管癌8例,胰頭癌2例;良性狹窄者9例,包括膽管炎癥性狹窄6例,慢性胰腺炎2例,原發(fā)性硬化性膽管炎1例。除熒光素鈉引起的一過性黃疸,未出現pCLE檢查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2.當患者pCLE符合任意2個以上惡性征象診斷為惡性狹窄時,總體準確性為84.0%(95%CI,64.7%-94.2%),靈敏性87.5%(95%CI,62.7%-97.8%),特異性77.8%(95%CI,44.3%-94.7%),陽性預測值87.5%(95%CI,62.7%-97.8%),陰性預測值77.8%(95%CI,44.3%-94.7%),診斷效能最高。3.細胞刷檢的總體準確性、靈敏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及陰性預測值分別為:56.0%(95%CI,37.1%-73.4%)、31.3%(95%CI,13.9%-55.9%)、100%(95%CI,65.5%-100%)、100%(95%CI,51.1%-100%)、45.0%(95%CI,25.8%-65.8%),與上述pCLE診斷標準相比較,二者在靈敏性(P=0.001)和準確性(P=0.03)上差異明顯。4.根據本研究分類方法,將pCLE符合任意2個以上惡性征象作為診斷膽管惡性狹窄的標準,觀察者間一致性水平K值為0.73,一致性水平顯著。結論本研究顯示,探頭式共聚焦激光顯微內鏡在膽道系統的臨床可操作性及安全性良好,對膽管惡性病變的識別有較高的靈敏性、特異性及準確性,觀察者問一致性顯著,診斷效能優(yōu)于傳統細胞刷檢。然而共聚焦內鏡在膽管的應用為一項較新的領域,成本效益等有待探討,其圖像標準仍缺乏嚴格的病理對照,若要將其廣泛應用于臨床診斷,還需進一步臨床及基礎研究的驗證和支持。意義探頭式共聚焦激光顯微內鏡為膽管疾病的診斷提供了實時有效的檢查方式,安全性好,避免治療時機的延誤及醫(yī)療資源的重復消耗,為膽管狹窄的診斷開辟了新途徑。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35.8;R575.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軍,王寶友,湯海濤;內鏡下治療食管、賁門良惡性狹窄53例臨床分析[J];安徽醫(yī)藥;2005年09期

2 史芳芳;氣管惡性狹窄介入綜合治療的術中護理[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1年08期

3 佟鵬;李石祥;李英杰;吳憲;;介入性治療食道惡性狹窄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3年05期

4 李大勇;秦鳴放;王震宇;;超聲內鏡診斷膽管惡性狹窄13例[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1年25期

5 王淑杰;對不能手術的膽總管惡性狹窄行內鏡下引流的隨機研究[J];國外醫(yī)學(消化系疾病分冊);1998年03期

6 徐建良;沈玉英;沈小健;顧松鴻;;支架治療上消化道惡性狹窄的療效及并發(fā)癥的處理[J];蘇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年06期

7 趙維,胡怡,徐克,黃嗣王,郝宏毅,楊麗莎,宋愛華;上消化道良惡性狹窄的介入治療[J];寧夏醫(yī)學雜志;1999年05期

8 陳明倫,田韌,徐小軍,龔飛躍,李方;激光聯合擴張器治療消化道惡性狹窄[J];光電子·激光;1993年03期

9 孫興旺,王秀英,崔進國,李盼軍,張麗麗;消化道良惡性狹窄的介入治療(附31例報告)[J];北京軍區(qū)醫(yī)藥;1996年06期

10 陳志明,姚亞其,龐烈文,馬勤運,陸軒,茅騰,毛履琰;鎳鈦合金記憶支架治療食管和賁門良惡性狹窄[J];復旦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0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祖茂衡;徐浩;顧玉明;李國均;魏寧;王誠;許偉;;氣管惡性狹窄的介入綜合治療[A];2000全國腫瘤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2 劉志堅;朱萱;李弼民;余國花;呂農華;;胃鏡下上消化道惡性狹窄金屬支架植入52例[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冊)[C];2007年

3 馮姍;程金峰;張金喜;;關于食道支架置入術姑息治療食道癌惡性狹窄的臨床報告[A];山東抗癌協會腫瘤介入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4 程英升;楊仁杰;;胃腸道惡性狹窄或梗阻介入治療規(guī)范化研究[A];第八屆全國腫瘤介入診療學術大會、第一屆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介入學護理專業(yè)學組會議暨國家級介入診療繼續(xù)教育學習班、腫瘤介入治療新進展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5 董生;肖湘生;;食道金屬支架治療食道惡性狹窄[A];2006年華東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6 董生;肖湘生;;食道金屬支架治療食道惡性狹窄[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7 王壽九;王盛根;谷麗娟;曾慶菊;唐云先;計琰;;超細胃鏡在上消化道良惡性狹窄擴張術和支架置入術中的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上冊)[C];2007年

8 呂向陽;李潤明;李軼峰;;帶膜支架在食管癌晚期惡性狹窄中的應用——附15例報告[A];玉溪市第十四屆外科麻醉科學術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9 董生;肖湘生;;食道金屬支架治療食道惡性狹窄[A];中華醫(yī)學會放射學分會第八屆全國心胸影像學術大會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10 雷波;方崇文;伍平;;支架治療食管、賁門惡性狹窄并發(fā)癥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冊)[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原春暉 孫加順;食道惡性狹窄治療取得新進展[N];民族醫(yī)藥報;2000年

2 揚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 丁巖冰;消化道狹窄的內鏡治療[N];揚州日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楊靜;探頭式共聚焦激光顯微內鏡在膽管良惡性狹窄鑒別診斷中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2 馮明亮;膽汁細胞學檢查和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對膽道惡性狹窄的診斷價值[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32383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132383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664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