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鏡食管癌根治術與開式食管癌根治術對患者術后近期生活質量影響的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12 14:09
本文關鍵詞:腔鏡食管癌根治術與開式食管癌根治術對患者術后近期生活質量影響的對比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食管癌 腔鏡食管癌根治術 開式食管癌根治術 生活質量 KPS評分 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核心量表 食管癌補充量表
【摘要】:目的:通過比較腔鏡食管癌根治術與開式食管癌根治術對食管癌患者術后近期生活質量的影響,探討腔鏡食管癌根治術對于可行手術治療的食管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選擇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河北醫(yī)科大學第四醫(yī)院胸外科單中心單治療組就診的104例食管癌患者,按照就診時所行的手術方式分為兩組(腔鏡組和開式組)。腔鏡組75例患者,男性46例,女性29例,中位年齡60歲(59.68±9.25),所行術式為腔鏡食管癌根治術,其中13例患者行胸腔鏡下經(jīng)右側胸腔游離食管及腫瘤,清掃縱隔淋巴結+腹腔鏡下游離胃及清掃腹腔淋巴結,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右側胸腔內吻合術+空腸造口術;62例患者行胸腔鏡下經(jīng)右側胸腔游離食管及腫瘤,清掃縱隔淋巴結+腹腔鏡下游離胃及腹腔淋巴結清掃,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左側頸部吻合術+空腸造口術;開式組29例患者,男性18例,女性11例,中位年齡61歲(61.17±5.71),所行術式為開式食管癌根治術,其中3例行經(jīng)右側胸壁后外側切口游離食管及腫瘤,清掃縱隔淋巴結+上腹正中切口游離胃及清掃腹腔淋巴結,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右側胸腔內吻合術+空腸造口術;26例患者行經(jīng)右側胸壁后外側切口游離食管及腫瘤,清掃縱隔淋巴結+上腹正中切口游離胃及清掃腹腔淋巴結,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左側頸部吻合術+空腸造口術。術后生活質量比較方法:①采用卡氏功能狀態(tài)評分標準(Karnofsky,kps,百分法)進行行為能力評分;②采用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開發(fā)的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和食管癌補充量表(OES-18)進行生活質量評分。通過上述三種方法,比較兩組患者術前、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的生活質量。統(tǒng)計方法:對于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方差齊選擇兩獨立樣本t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方差齊的選擇兩獨立樣本比較的Wilcoxon秩和檢驗;對于計數(shù)資料率的比較選擇卡方檢驗;統(tǒng)計分析軟件選擇SPSS13.0,α=0.05,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1腔鏡組共75例,失訪8例,完整隨訪67例,其中1年死亡例數(shù)5例,生存62例,圍手術期死亡1例(死于術后7天間質性肺炎),生存率92.54%。開式組共29例,失訪4例,完整隨訪25例,死亡7例,生存18例,圍手術期死亡1例(死于術后4天膿胸),生存率72.00%,1年生存率方面腔鏡組要高于開式組,兩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6.697,P=0.015)。2兩組患者比較:性別構成(P=0.945),年齡(P=0.387),術后病理分期(P=0.085),手術持續(xù)時間(P=0.072),淋巴結清掃數(shù)量(P=0.980),術后呼吸機支持率(P=0.981),吻合口瘺發(fā)生率(P=0.909),兩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術中出血量:腔鏡組術中出血量158.53±91.07ml,開式組術中出血量228.97±109.33ml,P=0.001;術后肺炎發(fā)生率:腔鏡組術后肺炎發(fā)生25人(肺炎發(fā)生率為33.33%),開式組肺炎發(fā)生17人(肺炎發(fā)生率為58.62%),?2=5.555,P=0.018。3 KPS評分比較:術前兩組KP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腔鏡組中位數(shù)是90分,開式組中位數(shù)是90分,Z=-0.640,P=0.522)。術后KPS評分比較:①1個月KPS評分:腔鏡組中位數(shù)是80分,開式組中位數(shù)是70分,Z=-2.903,P=0.004;②3個月KPS評分:腔鏡組中位數(shù)是90分,開式組中位數(shù)是80分,Z=-2.739,P=0.006;③6個月KPS評分:腔鏡組中位數(shù)是90分,開式組中位數(shù)是80分,Z=-2.532,P=0.007;④12個月KPS評分:腔鏡組中位數(shù)是90分,開式組中位數(shù)是80分,Z=-2.887,P=0.004。4 EORTC QLQC-30量表評分比較:術前兩組評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術后評分相比:①術后1個月相比:在總體狀況(P0.001)、軀體功能(P0.001)、角色功能(P0.001)、情感功能(P=0.011)、社會功能(P0.001)、疲倦(P=0.001)、疼痛(P0.001)、氣促(P=0.001)、經(jīng)濟狀況影響(P=0.039),腔鏡組要優(yōu)于開式組,余生活質量指標兩組未見統(tǒng)計學明顯差異;②術后3個月相比:在總體狀況(P0.001)、軀體功能(P0.001)、角色功能(P0.001)、認知功能(P=0.024)、情感功能(P=0.030)、社會功能(P0.001)、疲倦(P0.001)、疼痛(P0.001)、氣促(P=0.004)、食欲下降(P=0.005),腔鏡組要優(yōu)于開式組,余生活質量指標兩組未見統(tǒng)計學明顯差異;③術后6個月相比:在總體狀況(P0.001)、角色功能(P=0.001)、社會功能(P0.001)、疲倦(P=0.012)、疼痛(P0.001)、經(jīng)濟困難(P=0.042),腔鏡組要優(yōu)于開式組,余生活質量指標兩組未見統(tǒng)計學明顯差異;④術后12個月相比:在總體狀況(P0.001)、角色功能(P=0.035)、疼痛方面(P=0.020),腔鏡組要優(yōu)于開式組,余生活質量指標兩組未見統(tǒng)計學明顯差異。5 OES-18量表評分比較:術前兩組評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術后評分相比:①術后1個月相比:在吞咽功能(P=0.003)、進食困難(P0.001)、疼痛(P0.001)、哽噎感(P0.001)、味覺改變(P0.001)、咳嗽(P=0.020)、說話困難(P=0.001),腔鏡組要優(yōu)于開式組,余生活質量指標兩組未見統(tǒng)計學明顯差異;②術后3個月相比:在吞咽功能(P=0.016)、進食困難(P=0.005)、疼痛(P0.001)、哽噎感(P0.001)、口干(P=0.010)、味覺(P0.001)、說話困難(P0.001)、咳嗽(P=0.006),腔鏡組要優(yōu)于開式組,余生活質量指標兩組未見統(tǒng)計學明顯差異;③術后6個月相比:在進食困難(P=0.002)、疼痛(P0.001)、哽噎感(P=0.001)、味覺改變(P=0.003),腔鏡組要優(yōu)于開式組,余生活質量指標兩組未見統(tǒng)計學明顯差異;④術后12個月相比:在進食困難(P=0.007)、疼痛(P0.001)、味覺改變(P=0.003),腔鏡組要優(yōu)于開式組,余生活質量指標兩組未見統(tǒng)計學明顯差異。結論:1在術后1年生存率,腔鏡食管癌根治術高于傳統(tǒng)開式食管癌根治術。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腔鏡食管癌根治術要低于傳統(tǒng)開式食管癌根治術。2腔鏡食管癌根治術淋巴結清掃范圍和數(shù)量上與開式食管癌根治術相當。腔鏡食管癌根治術解剖更加細致,更有助于保護喉返神經(jīng),減輕術后說話困難和聲音嘶啞的程度。3與開式食管癌根治術相比,腔鏡食管癌根治術術后近期生活質量水平更高。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35.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劉波;劉鵬飛;康明強;李旭;邱明鏈;賴繁彩;;胸 腹腔鏡與開放手術食管癌切除術二野淋巴結清掃治療中期食管癌的對比研究[J];中國腫瘤臨床;2014年24期
2 楊楠蘭;;電視胸腹腔鏡聯(lián)合與傳統(tǒng)開胸下食管癌切除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比較[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3 劉巍;宋麗楠;關麗云;陳勇;王士杰;郝希山;;胸段食管癌及食管胃交界部癌根治術后患者生存質量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腫瘤臨床;2009年15期
4 汪浩;葉冬青;;放療對食管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09年03期
5 關慶民;杜賈軍;孟龍;陳景寒;;手輔助電視胸腔鏡食管癌切除術后患者近期生命質量的研究[J];中華外科雜志;2007年10期
6 錢勇;張從軍;陳振東;;食管癌化療患者生活質量評價133例[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6年18期
7 錢勇;潘躍銀;孫國平;顧康生;熊福星;郝吉慶;張從軍;朱學慶;陳振東;;食管癌新輔助化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定量研究[J];腫瘤研究與臨床;2006年04期
8 何湛,林長纓,陳捷,楊標;食管癌賁門癌術后患者生活質量評價[J];中國臨床康復;2004年05期
,本文編號:117621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11762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