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腫瘤論文 >

年輕結直腸癌患者臨床特點及病理特征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11-01 18:15

  本文關鍵詞:年輕結直腸癌患者臨床特點及病理特征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結直腸癌 年輕 臨床特點 病理特征


【摘要】:背景: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 CRC)居男性常見腫瘤的第三位,女性常見腫瘤的第二位,占總體癌癥相關死因的第四位。據統(tǒng)計,在發(fā)達國家,結直腸癌發(fā)病率及死亡率已經趨于穩(wěn)定甚至有所下降,但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發(fā)病率及死亡率仍處于上升趨勢。統(tǒng)計分析提示我國結直腸癌發(fā)病率正處于上升趨勢,且年輕患者所占比例較高。目前多數(shù)文獻將年輕結直腸癌年齡上限定義為40歲。年輕結直腸癌多數(shù)為散發(fā)性結直腸癌,具體病因尚不完全明確。但目前認為不健康飲食習慣、大量攝取紅肉、缺乏體育鍛煉及肥胖等對年輕人發(fā)病率升高具有重要影響。年輕患者常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xiàn),多數(shù)有排便習慣改變、血便及黑便、大便性狀改變及體重下降等臨床表現(xiàn),腫瘤部位以乙狀結腸及直腸居多,病理分化差,惡性程度高,容易漏診,導致患者確診時分期較晚。因此,需提高對年輕患者腹痛、血便等消化系統(tǒng)癥狀的關注,做到早期發(fā)現(xiàn)腫瘤病變,降低結直腸癌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目的:回顧性分析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近20年結直腸癌的收治數(shù)據,明確年輕結直腸癌發(fā)病趨勢,總結分析近10年年輕結直腸癌患者的早期臨床特點及病理特征,增強對年輕高危人群的篩查意識,早期發(fā)現(xiàn)腫瘤病變,降低結直腸癌死亡率,改善年輕結直腸癌患者的預后。方法:收集1995年1月-2004年12月及2005年1月~2014年12月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總住院人數(shù)、結直腸癌患者總住院人數(shù)、年齡≤40歲結直腸癌患者住院人數(shù),分析本院收治患者的發(fā)病變化趨勢。選取2005年1月-2014年12月于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住院的年齡≤40歲,確診為結直腸癌且數(shù)據資料完整的280例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收集的數(shù)據資料包括性別、年齡、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和內鏡檢查結果以及病理特征,并對其進行分析比較,總結年輕結直腸癌患者的臨床特點和病理特征。結果:近20年發(fā)病趨勢變化:1995年1月-2004年12月結直腸癌患者住院率為0.74%,年輕結直腸癌患者占同期總住院患者的百分比為0.0640%,占同期結直腸癌患者百分比為8.67%,男女比例1.54:1。2005年1月-2014年12月結直腸癌患者住院率較前10年升高0.1%為0.84%,年輕結直腸癌患者占同期總住院患者的百分比為0.0463%,較前10年下降0.0177%(P0.05);年輕結直腸癌患者占同期結直腸癌患者百分比為5.52%,較前10年下降3.15%(P0.05);男女比例1.16:1,近10年與前10年相比,我院收治的年輕結直腸癌患者男女所占比例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280例年輕結直腸癌患者一般情況:本研究共統(tǒng)計280例患者,年齡14-40歲,平均33.6±5.7歲,其中男性150例,女性130例(男:女=1.15:1)。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發(fā)生癌變者10例,占年輕結直腸癌患者的3.57%;多原發(fā)結直腸癌患者6例,占2.1%。腫瘤部位:腫瘤位于右半結腸者58例,占單部位結直腸癌患者的21.96%,其中回盲部7例,占2.65%,盲腸者5例,占1.89%,升結腸46例,占17.42%;橫結腸20例,占7.58%;降結腸19例,占7.20%;乙狀結腸直腸癌167例,占63.26%。臨床情況描述:年輕患者起病無特異性癥狀,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有排便習慣改變(172/280,61.43%)、血便及黑便(167/280,59.64%)、大便性狀改變(161/280,57.50%)、腹痛(138/280,49.29%)及體重下降(1kg/月以上)(121/234,51.71%,提及體重變化情況者234例)。查體直腸指診陽性者114例(114/280,40.71%),腹部壓痛陽性者33例(33/280,11.79%),腹部可觸及包塊者29例(29/280,10.36%)。出現(xiàn)消化系統(tǒng)相關臨床癥狀至明確診斷時間為2天-11年,其中時間大于6個月者88例。輔助檢查:實驗室檢查便潛血陽性者184例(184/209,88.04%),貧血者96例(96/248,38.71%),CEA升高者79例(79/215,36.74%),hsCRP升高者57例(57/123,46.34%)。便潛血檢查對結直腸癌的檢出率高于血清CEA檢測(P0.001)。近端結腸癌較遠端結腸癌更容易出現(xiàn)貧血(P0.001)。病理學特征:腺癌234例,占年輕結直腸癌患者的83.57%,其中高、中分化腺癌167例,占59.64%,低分化腺癌67例,占23.93%;粘液腺癌30例,占10.72%;印戒細胞癌10例,占3.57%;僅回報轉移性腺癌(分化程度不詳)者2例,占0.71%;其他少見類型4例(惡性間葉瘤1例,惡性孤立性纖維瘤1例,惡性胃腸道間質瘤1例,惡性黑色素瘤1例),占1.43%。Dukes分期:明確臨床分期者273人,A期71例,占明確分期患者的26%,B期35例,占12.82%,C期101例,占37%,D期66例,占24.18%。與分期相關的危險因素篩查:根據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多因素回歸顯示CEA、 hsCRP是Dukes分期偏晚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CEA升高的年輕患者分期偏晚的風險是CEA正常患者的4.45倍;hsCRP升高的年輕患者分期偏晚的風險是hsCRP正;颊叩3.08倍。結論:我院年輕結直腸癌患者收治比下降,考慮近年來人口老齡化,老年結直腸癌增加較快有關,這傾向于西方國家的發(fā)病模式。大多數(shù)年輕結直腸癌患者是散發(fā)性,僅少數(shù)患者存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潰瘍性結腸炎等明確病因。年輕患者發(fā)病部位以乙狀結腸及直腸多見,病理分化差,惡性程度高,整體預后較差。便潛血對結直腸癌檢出率較高;近端結腸更容易出現(xiàn)貧血;CEA及hsCRP升高的患者,Dukes分期偏晚的風險要明顯高于CEA及hsCRP正常的患者。由于年輕患者早期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xiàn),就診時常為晚期,因此需高度重視。出現(xiàn)可疑癥狀時,應重視直腸指診、便潛血、hsCRP及CEA檢查,及時完善結腸鏡檢查,提高早期檢出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預后。
【關鍵詞】:結直腸癌 年輕 臨床特點 病理特征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35.34
【目錄】:
  • 主要英文縮略詞表4-5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前言12-13
  • 第二章 資料與方法13-16
  • 一、研究對象13
  • 二、收集資料及觀察指標13-15
  • 三、統(tǒng)計學分析15-16
  • 第三章 結果16-32
  • —、一般情況16-21
  • 二、臨床情況21-24
  • 三、輔助檢查24-29
  • 四、Logistic回歸分析29-31
  • 五、治療方法31-32
  • 第四章 討論32-39
  • 參考文獻39-44
  • 綜述44-56
  • 參考文獻50-56
  • 致謝56-57
,

本文編號:112796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112796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51d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