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固有肌層腫瘤內鏡下切除術的臨床評估
發(fā)布時間:2017-10-17 19:22
本文關鍵詞:胃固有肌層腫瘤內鏡下切除術的臨床評估
更多相關文章: 內鏡切除術 胃黏膜下腫瘤 胃固有肌層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 內鏡黏膜下挖除術 內鏡全層切除術
【摘要】:目的探討以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為基礎的內鏡下切除術治療胃固有肌層腫瘤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于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張家港澳洋醫(yī)院、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所有接受ESD治療的患者資料,篩選出經(jīng)內鏡及超聲內鏡(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證實的起源于固有肌層的胃黏膜下腫瘤(submucosal tumor,SMTs)患者105例,總結并分析其臨床病理特點及術后隨訪資料。結果105例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50例,年齡23-78歲(平均52.4歲),病灶直徑8-40mm(平均17.6mm)。其中65例接受了內鏡黏膜下挖除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40例接受了內鏡全層切除術(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手術時間25-100min(平均45.4min)。ESE組中62例完整切除,病灶完整切除率95.4%;3例有殘留,追加二次內鏡切除。ESE術中穿孔6例,均以鈦夾成功縫合;ESE術中2例因嚴重出血轉外科手術(病變已剝離);ESE、EFR術后遲發(fā)出血各2例,均通過內鏡下處理及保守治療恢復。術后病理組織學結果顯示平滑肌瘤50例,間質瘤48例,異位胰腺5例、神經(jīng)鞘瘤2例。101例患者術后均接受了至少36個月的隨訪,無局部復發(fā)或遠處轉移病例。結論對于胃固有肌層起源的腫瘤,以ESD為基礎的內鏡下切除技術是一種安全和有效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內鏡切除術 胃黏膜下腫瘤 胃固有肌層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 內鏡黏膜下挖除術 內鏡全層切除術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35.2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8
- 資料和方法8-12
- 結果12-14
- 討論14-17
- 結論17-18
- 參考文獻18-20
- 綜述20-29
- 參考文獻26-29
- 中英文對照縮略詞匯表29-30
- 致謝30-3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楠楠;林淑娟;;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胃固有肌層腫瘤11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年34期
2 何俊堂;李政文;堯登華;呂黃勇;侯文鋒;;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胃底固有肌層腫瘤18例臨床分析[J];西南軍醫(yī);2011年02期
3 ;我國專家在國際上首創(chuàng)內鏡固有肌層剝離術[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11年03期
4 熊英;李元平;宋鑫;張志偉;耿焱;王愛民;;內鏡經(jīng)弧形切口挖除胃固有肌層腫物的應用價值[J];中國內鏡雜志;2013年01期
5 阮榮蔚;陶亞利;王實;;上消化道固有肌層腫瘤的內鏡治療進展[J];腫瘤學雜志;2013年09期
6 孫圣斌;黃曼玲;劉愛斯;王愛萍;張Y,
本文編號:105058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zlx/105058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