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一線救援人員災后應激相關障礙狀況分析
本文關鍵詞:汶川地震一線救援人員災后應激相關障礙狀況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調查汶川地震救援人員災后半年應激相關障礙的發(fā)生率及相關危險因素。方法對參加汶川地震一線救援的1024名軍校學員于震后半年采用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篩查量表(PCL-C)、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及自編救援經歷調查問卷進行心理狀況評估,以169名在校留守軍校學員作為對照。結果救災學員初篩PCL-C總分≥38分者21例(2.05%),最顯著的3種癥狀為想起此事內心非常痛苦(50.30%)、腦子里無法擺脫災害發(fā)生時的情景(36.00%)、注意力難集中(30.70%)。抑郁指數≥0.5者140例(13.67%),SAS總分≥50者26例(2.54%);救援組SAS、SDS評分均顯著高于留守組(P0.05)。經線性逐步回歸分析,導致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癥狀發(fā)生的主要影響因素依次為:救災中處理過遺體、災區(qū)生活適應不良、救災前身體狀況差、對自己在救援中的表現不滿意、既往創(chuàng)傷經歷、性格內向、救災中經歷過危險事件等7個變量。結論參加過抗震救災的軍校學員半年后仍然存在抑郁,焦慮和PTSD癥狀,提示:對救援人員經歷應激后的心理健康狀況仍需高度關注。
【作者單位】: 軍事醫(yī)學科學院基礎醫(yī)學研究所;解放軍261醫(yī)院精神科;
【關鍵詞】: 汶川地震 軍校學員 隨訪 應激障礙 創(chuàng)傷后 影響因素
【基金】:國家高科技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2008AA022062)
【分類號】:R82
【正文快照】: 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省汶川縣發(fā)生了里氏8.0級大地震,我軍派出了13萬官兵進行抗震救災。在救災過程中,廣大官兵的心理健康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有報道災民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PTSD)篩查陽性率達41.3%[1];而我軍救援官兵PTSD發(fā)生率為24.4%[2],但長期跟蹤研究報告較少。本研究于災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楊曉云;楊宏愛;劉啟貴;楊麗珠;;創(chuàng)傷后應激檢查量表平民版的效度、信度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年01期
2 張克讓;徐勇;楊紅;劉中國;車志強;王艷瓊;孫寧;;SARS患者、醫(yī)務人員及疫區(qū)公眾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的調查研究(英文)[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6年04期
3 王煥林;崔庶;陳繼軍;梅桂森;鄒華根;李肖榮;余海鷹;陳方斌;劉清波;孫劍;李寧;施建安;程明;;中國軍人心理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的流行學調查[J];中華精神科雜志;1996年02期
4 汪向東,高嵐,ShinfukuNaotaka;災害后的精神及行為障礙[J];中華精神科雜志;1999年03期
5 惠武利,施旺紅,徐德忠,王家同,吳瑋,門可;煙臺海難援救軍人PTSD發(fā)生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1年03期
6 趙高鋒;楊彥春;張樹森;鄧紅;朱燕;任正伽;張偉;孫學禮;李海民;劉傳新;王梅;岳莉莉;劉善明;張倬秋;陶慶蘭;陳穎;徐加軍;畢建強;何瑩瑩;;汶川地震極重災區(qū)780名受災群眾心理狀況調查[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08年10期
7 趙高鋒;楊彥春;張強;張樹森;鄧紅;朱燕;任正伽;蘭科;劉傳新;陶慶蘭;王梅;劉善明;張倬秋;陳穎;李海民;耿婷;劉宇;張偉;孫學禮;;汶川地震極重災區(qū)社區(qū)居民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發(fā)生率及影響因素[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9年07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全艷玲;李曉駟;;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共病其它精神障礙[J];安徽醫(yī)學;2008年05期
2 郭陽;陳愛敏;林浩春;趙連旭;;“5.12”汶川大地震傷員心理應激狀況調查[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年07期
3 李序科;;災難性事件救助人員替代性創(chuàng)傷及其社會工作救助[J];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2008年01期
4 胡光濤;李學成;王國威;賀英;楊蘭;譚孝瓊;;赴北川抗震救災某部官兵急性心理應激障礙及影響因素調查[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年15期
5 胡光濤;李學成;李敏;王國威;賀英;楊蘭;陸地;;汶川地震1周年救援官兵心理應激狀況及危險因素分析[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0年06期
6 全艷玲;李曉駟;周曉琴;季益富;謝雯;劉寰忠;蔡琴鳳;;神經癥、抑郁癥住院患者與PTSD的共病研究[J];安徽醫(yī)學;2010年05期
7 陳正權;肖旭;;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和創(chuàng)傷后成長的負相關性[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0年04期
8 鄔曉艷;周娟;周肖榕;李航;董非;王琳麗;鄢利福;劉歡;江瑞芳;余萍;陳靜;劉莉;馬學堯;楊麗娟;趙瑩瑩;杜海英;Sefik Tagay;Wolfgang Senf;施琪嘉;;5·12地震后PTSD癥狀嚴重性和社會支持之間的相關性研究[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0年04期
9 王衛(wèi),劉景紅,高文斌,鄒練,盧靖,陳晉利,馬凌霞,張智杰,祝成紅;軍隊醫(yī)院發(fā)熱門診醫(yī)護人員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4年07期
10 湯曼力;張曉玲;胡倩;呂少敏;王s,
本文編號:48917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xlw/489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