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評價冠狀動脈彈性的臨床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評價冠狀動脈彈性的臨床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CT血管造影 冠心病 冠狀動脈彈性
【摘要】:目的探討64層CT血管造影(CTA)應用于冠狀動脈彈性無創(chuàng)性評價的可行性以及冠心病患者病變程度與冠狀動脈血管彈性的相關(guān)性。方法選取2014年1—6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yī)院放射科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者60例。其中冠狀動脈疾病患者30例(觀察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47.2—55.4(51.3±4.1)歲。根據(jù)病變程度分為單血管病變亞組13例,多血管病變亞組17例,主要病變位于左前降支。對照組為疑似冠心病但造影檢查后為陰性者3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47.0~55.8(51.4±4.4)歲。應用冠狀動脈CTA測量所有患者左主干以及左前降支在各期相(5%~95%,間隔為10%)的橫截面積,計算2組冠狀動脈血管的膨脹彈性系數(shù)值(D),并進行比較。結(jié)果觀察組的左主干血管腔橫截面積在65%、75%、85%期相內(nèi)明顯低于對照組(t=2.022、5.390、4.663,P0.05),左前降支在65%、75%、85%期相亦明顯低于對照組(t=2.197、5.639、3.560,P0.05)。觀察組LM、LAD平均D值均低于對照組[(2.16±2.32)kPa~(-1)×10~(-5)vs.(3.50±1.69)kPa~(-1)×10~(-5)(2.36±2.14)kPa~(-1)×10~(-5)vs.(3.88±2.09)kPa~(-1)×10~(-5),P0.05],單血管病變亞組LM、LAD平均D值高于多血管病變亞組[(2.64±1.48)kPa~(-1)×10~(-5)vs.(1.83±2.66)kPa~(-1)×10~(-5),(2.89±1.40)kPa~(-1)×10~(-5)vs.(1.94±2.30)kPa~(-1)×10~(-5),P0.05],病變血管數(shù)越多冠狀動脈彈性越差。結(jié)論隨著冠心病病變程度的增加,冠狀動脈彈性有減小的趨勢,CTA對冠狀動脈彈性的評價在冠心病早期篩查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作者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yī)院放射科;上海市嘉定區(qū)中心醫(yī)院放射科;
【關(guān)鍵詞】: CT血管造影 冠心病 冠狀動脈彈性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81301219)
【分類號】:R541.4;R816.2
【正文快照】: ?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已成為當今社會人群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同時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早期冠心病治療的重要性r,.,。為探尋冠心病早期發(fā)現(xiàn)的方法,眾多學者將目光投向了冠狀動脈功 能一彈性,這一指標不僅可反映冠狀動脈的結(jié)構(gòu)狀SSL 態(tài)還能反映功能狀態(tài)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眉;李毅剛;;CT血管造影在心血管疾病診治中的應用[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09年03期
2 祁吉;;多給水可避免血管造影后發(fā)生腎衰竭[J];國外醫(y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1982年03期
3 章緒輝;全顯躍;俞志堅;黃志平;;64層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動脈夾層動脈瘤中的應用[J];CT理論與應用研究;2011年03期
4 田國祥;;急性胸疼患者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與標準評估方法的比較[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2年04期
5 杜洛山,李志堅,,楊庭樹;經(jīng)皮冠狀動脈球囊成形術(shù)急性合并癥的血管造影表現(xiàn)[J];中華放射學雜志;1995年11期
6 ;心臟血管系[J];國外科技資料目錄.醫(yī)藥衛(wèi)生;1999年02期
7 包顏明,張龍江,沈進,宋光義;多層螺旋CT血管造影的臨床應用[J];放射學實踐;2003年02期
8 姚文君;鄭穗生;汪淵;王龍勝;陳貴林;陳立芳;杜北玨;許玲;;128層螺旋CT血管造影評估動脈粥樣硬化早期斑塊的實驗研究[J];安徽醫(yī)學;2012年04期
9 王一村;宋建星;;CT血管造影在臨床穿支皮瓣的應用進展[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年07期
10 陳琦;;放射CT血管造影在冠狀動脈疾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葉明;華揚;凌晨;段春;繆中榮;吉訊明;凌鋒;;頸動脈病變血管造影不同方法測量與超聲檢測一致性的比較[A];慶祝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成立20周年——第八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2 吳愛琴;;下肢CT血管造影低kVp和低mAs掃描輻射劑量對比研究[A];2012年浙江省放射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2年
3 費軍;劉瑛琪;許樟榮;劉軍華;鄭冬;張朝利;;小于60歲和大于或等于60歲的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特征[A];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十六次全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2年
4 馮仕庭;李子平;周旭輝;彭振鵬;孫燦輝;范淼;;64層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部中小動脈粥樣硬化中的應用價值[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姚文君;64排128層CT血管造影評價動脈粥樣硬化早期斑塊的實驗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2年
2 程廣金;64層螺旋CT血管造影對復雜先天性心臟病診斷應用臨床研究[D];瀘州醫(yī)學院;2010年
本文編號:85992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859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