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內效貼對延遲性肌肉酸痛影響的Meta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3-05-18 02:02
背景:既往研究顯示肌內效貼對延遲性肌肉酸痛療效尚不一致。目的:運用Meta分析方法綜合定量評價肌內效貼對延遲性肌肉酸痛的療效,旨在為此技術的臨床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方法:檢索從中國知網(wǎng)、萬方數(shù)字資源數(shù)據(jù)庫、Web of Science、PubMed、EBSCO等數(shù)據(jù)庫中關于肌內效貼治療延遲性肌肉酸痛的隨機對照試驗,檢索時限從數(shù)據(jù)庫建庫至2019年10月。采用Cochrane協(xié)作網(wǎng)中隨機對照試驗偏倚風險評價標準進行方法學質量評估,采用RevMan 5.3軟件進行Meta分析。采用Stata 15.0進行Meta回歸分析。結果與結論:最終納入9項隨機對照試驗,共382例患者。Meta分析發(fā)現(xiàn),肌內效貼組主觀疼痛評分(目測類比評分)明顯低于無刺激組[SMD=-0.85,95%CI(-1.32,-0.39),P=0.000 3],肌內效貼組肌酸激酶水平較無刺激組差異無顯著性意義[SMD=0.30,95%CI(-0.17,0.76),P=0.21];與假刺激組相比,主觀疼痛評分[SMD=-0.20,95%CI(-0.46,0.06),P=0.13]和肌酸激酶水平[SMD=0.22,95%CI(-0...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文章快速閱讀:
文題釋義:
0引言Introduction
1 資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1.1 納入與排除標準
1.1.1 研究設計
1.1.2 研究對象
1.1.3 干預措施
1.1.4 結局指標
1.2 檢索策略
1.3 文獻篩選
1.4資料提取
1.5 質量評價
1.6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Results
2.1 文獻檢索結果
2.2 納入文獻的基本特征
2.3 質量評價
2.4 治療組與無刺激組比較結果
2.4.1 主觀疼痛評分
2.4.2 血清肌酸激酶水平
2.5 治療組與假刺激組比較結果
2.5.1 主觀疼痛評分
2.5.2血清肌酸激酶水平
2.6 敏感性分析
2.7 發(fā)表偏倚風險
3 討論Discussion
本文編號:3818449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文章快速閱讀:
文題釋義:
0引言Introduction
1 資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1.1 納入與排除標準
1.1.1 研究設計
1.1.2 研究對象
1.1.3 干預措施
1.1.4 結局指標
1.2 檢索策略
1.3 文獻篩選
1.4資料提取
1.5 質量評價
1.6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Results
2.1 文獻檢索結果
2.2 納入文獻的基本特征
2.3 質量評價
2.4 治療組與無刺激組比較結果
2.4.1 主觀疼痛評分
2.4.2 血清肌酸激酶水平
2.5 治療組與假刺激組比較結果
2.5.1 主觀疼痛評分
2.5.2血清肌酸激酶水平
2.6 敏感性分析
2.7 發(fā)表偏倚風險
3 討論Discussion
本文編號:381844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381844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