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初學者運動損傷及預防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2-18 13:37
為了解散打初學者在訓練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損傷狀況。通過問卷對運動員、教練員和裁判員進行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散打訓練中運動損傷多發(fā)生在初學階段,扭傷、拉傷和撞擊傷是散打運動員初學階段常見的損傷類型;人體的不同部位損傷類型有所不同。建議散打初學階段以保護為主,可通過多種途徑進行預防,以減少運動損傷的發(fā)生。
【文章來源】:武術(shù)研究. 2020,5(12)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不同訓練階段散打運動的常見損傷的統(tǒng)計圖
根據(jù)散打項目對抗的特點和要求,主要對人體頭頸部的鼻骨部位、下頜部位、眉弓部位、耳部和頸部進行調(diào)查。由圖2可知,散打初學者頭部的受傷主要集中在鼻骨部位,高達41.39%的調(diào)查對象認為鼻骨部位容易出現(xiàn)損傷,認為眉弓部位容易受傷的比例為24.18%,認為下頜、耳部和頸部容易受傷的比例較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江西省散打運動員主要損傷部位的調(diào)查研究[J]. 章小蘭,龔成秋. 四川體育科學. 2015(02)
[2]散打后鞭腿訓練導致腰方肌損傷的成因分析[J]. 宋憲強,張俊剛,郝曉光.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02)
[3]優(yōu)秀散打運動員后鞭腿動作的運動學分析[J]. 郭平安,黃志剛.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05(05)
本文編號:3630932
【文章來源】:武術(shù)研究. 2020,5(12)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不同訓練階段散打運動的常見損傷的統(tǒng)計圖
根據(jù)散打項目對抗的特點和要求,主要對人體頭頸部的鼻骨部位、下頜部位、眉弓部位、耳部和頸部進行調(diào)查。由圖2可知,散打初學者頭部的受傷主要集中在鼻骨部位,高達41.39%的調(diào)查對象認為鼻骨部位容易出現(xiàn)損傷,認為眉弓部位容易受傷的比例為24.18%,認為下頜、耳部和頸部容易受傷的比例較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江西省散打運動員主要損傷部位的調(diào)查研究[J]. 章小蘭,龔成秋. 四川體育科學. 2015(02)
[2]散打后鞭腿訓練導致腰方肌損傷的成因分析[J]. 宋憲強,張俊剛,郝曉光.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02)
[3]優(yōu)秀散打運動員后鞭腿動作的運動學分析[J]. 郭平安,黃志剛.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05(05)
本文編號:363093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363093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