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T/CT骨斷層圖像采集條件的優(yōu)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17 01:50
目的:比較單光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顯像(SPECT)/CT不同掃描參數(shù)序列對骨斷層圖像質量和定量分析的影響,優(yōu)化骨斷層圖像參數(shù)序列。方法:使用9組參數(shù)序列對jaszczak模體進行掃描,根據(jù)圖像質量選出較好的3組參數(shù)序列,再用這3組參數(shù)序列進行NEMA IEC模體掃描和40例患者掃描,選出最好的1組參數(shù)序列,分別以每幀采集時間為5 s、10 s和15 s,每個采集時間步進角度分別為3°、4°和6°,兩兩組合共9組參數(shù)序列,即3°5 s、4°5 s、6°5 s、3°10 s、4°10 s、6°10 s、3°15 s、4°15 s和6°15 s,總共9組序列,對Jaszczak模體進行SPECT/CT斷層掃描,對掃描圖像進行本底變異系數(shù)(CV)測量和主觀圖像質量評級,從中選出圖像質量較好的3組參數(shù)序列,進行美國國家電氣制造商協(xié)會(NEMA)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模體掃描和臨床實驗。采用NEMA IEC模體掃描比較3組參數(shù)序列的對比噪聲比(CNR)及比放射性活度比值(RRA)差異。40例平面骨掃描顯示放射性濃聚者行3組參數(shù)序列的骨斷層掃描,比較3組采集參數(shù)序列的骨斷層圖像質量評級差別。結果:J...
【文章來源】:中國醫(yī)學裝備. 2020,17(10)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三組序列的CNR2.3三組參數(shù)序列圖像的RRA
64ZHONGGUOYIXUEZHUANGBEI學術論著2.4三組參數(shù)序列的病例圖像質量比較40例骨斷層掃描的主觀圖像評級結果中3°5s、3°10s和4°10s的3組序列的評級平均值分別為3.675、3.975和4.07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6.137,P<0.05),3°10s和4°10s圖像評級高于3°5s序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683,Z=-3.578;P<0.05)。3討論歐洲核醫(yī)學協(xié)會(EuropeanAssociationofNuclearMedicine,EANM)骨顯像實踐指南[11]推薦使用3°的步進角度,10~30s的每幀圖像采集時間,128×128的采集矩陣條件進行骨斷層掃描。美國核醫(yī)學和分子成像學會(SocietyofNuclearMedicineandMolecularImaging,SNMMI)骨顯像程序標準4.0[12]推薦使用3°-6°的步進角度,10~40s的每幀圖像采集時間,64×64或更大的采集矩陣條件進行掃描。本研究比較不同掃描參數(shù)序列對骨斷層圖像質量和定量分析的影響,探索分析在臨床條件下掃描時間最優(yōu)的骨斷層圖像參數(shù)序列。本研究的Jaszczak模體實驗結果顯示,CV值隨每幀圖像采集時間的增加而減小,隨步進角度的增大而增加。在主觀圖像評級方面,隨著每幀圖像采集時間的增加而提高,隨步進角度的增大而降低,與以往研究報導相仿。SPECT斷層圖像采集的步進角度越小,每幀圖像采集的時間越長,圖像的噪聲越小,空間分辨率越接近最佳值[13]。但采集的步進角度孝每幀圖像采集的時間長則會增加每個病例的采集總時長,降低了臨床檢查效率,同時也增加了圖像的軟件處理時間和占用更多的計算機存儲空間。目前,骨斷層掃描圖5三組序列的RRA采集條件的優(yōu)化方案尚報道不多,如何在滿足臨床圖像質量要求的前提下,優(yōu)化斷層掃描是臨床工作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臨床骨斷層圖像采集中,3°5s和
本文編號:3346815
【文章來源】:中國醫(yī)學裝備. 2020,17(10)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三組序列的CNR2.3三組參數(shù)序列圖像的RRA
64ZHONGGUOYIXUEZHUANGBEI學術論著2.4三組參數(shù)序列的病例圖像質量比較40例骨斷層掃描的主觀圖像評級結果中3°5s、3°10s和4°10s的3組序列的評級平均值分別為3.675、3.975和4.07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16.137,P<0.05),3°10s和4°10s圖像評級高于3°5s序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2.683,Z=-3.578;P<0.05)。3討論歐洲核醫(yī)學協(xié)會(EuropeanAssociationofNuclearMedicine,EANM)骨顯像實踐指南[11]推薦使用3°的步進角度,10~30s的每幀圖像采集時間,128×128的采集矩陣條件進行骨斷層掃描。美國核醫(yī)學和分子成像學會(SocietyofNuclearMedicineandMolecularImaging,SNMMI)骨顯像程序標準4.0[12]推薦使用3°-6°的步進角度,10~40s的每幀圖像采集時間,64×64或更大的采集矩陣條件進行掃描。本研究比較不同掃描參數(shù)序列對骨斷層圖像質量和定量分析的影響,探索分析在臨床條件下掃描時間最優(yōu)的骨斷層圖像參數(shù)序列。本研究的Jaszczak模體實驗結果顯示,CV值隨每幀圖像采集時間的增加而減小,隨步進角度的增大而增加。在主觀圖像評級方面,隨著每幀圖像采集時間的增加而提高,隨步進角度的增大而降低,與以往研究報導相仿。SPECT斷層圖像采集的步進角度越小,每幀圖像采集的時間越長,圖像的噪聲越小,空間分辨率越接近最佳值[13]。但采集的步進角度孝每幀圖像采集的時間長則會增加每個病例的采集總時長,降低了臨床檢查效率,同時也增加了圖像的軟件處理時間和占用更多的計算機存儲空間。目前,骨斷層掃描圖5三組序列的RRA采集條件的優(yōu)化方案尚報道不多,如何在滿足臨床圖像質量要求的前提下,優(yōu)化斷層掃描是臨床工作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臨床骨斷層圖像采集中,3°5s和
本文編號:33468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334681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