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胰管十二指腸連接區(qū)小腫瘤CT診斷及鑒別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4-30 05:52
目的:討論CT診斷鑒別膽胰管十二指腸連接區(qū)小腫瘤的價值意義。方法:將2014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83例胰管十二指腸連接區(qū)小腫瘤,10例胰頭區(qū)炎癥作為觀察對照;颊呔蠧T掃描,與病理診斷結果比對,了解CT診斷鑒別價值意義。結果:83例胰管十二指腸連接區(qū)病變患者,75例為癌,誤診炎癥2例,診斷正確73例。10例胰頭區(qū)炎癥患者誤診為腫瘤6例。結論:CT診斷膽胰管十二指腸連接區(qū)小腫瘤的準確率高。
【文章來源】: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 2020,26(11)
【文章頁數】:2 頁
【文章目錄】: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1.2方法
1.3觀察指標
1.4統(tǒng)計學分析
2.結果
2.1診斷結果比較
2.2胰頭區(qū)炎癥診斷表現
2.3小連接區(qū)癌診斷表現
3.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多排螺旋CT三維融合圖像在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前評估中的應用[J]. 陳昉銘,吳文娟,張雷,張追陽,周永平,陸豐. 中華肝膽外科雜志. 2019 (04)
[2]膽總管結石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后并發(fā)十二指腸乳頭出血的危險因素分析[J]. 蔡治方,顧進,趙鵬. 中國內鏡雜志. 2018(07)
[3]CT圖像紋理分析鑒別乏血供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與胰腺導管腺癌[J]. 張永嫦,于浩鵬,李謀,黃子星,宋彬.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8(06)
[4]膽總管十二指腸瘺的診斷及治療的研究進展[J]. 劉軍,鄧明華,龔建平. 國際外科學雜志. 2018 (05)
[5]原發(fā)性十二指腸腫瘤的臨床研究進展[J]. 張睿,宋彬,金殷植,季福建.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7(04)
[6]十二指腸神經內分泌腫瘤和間質瘤的多排CT表現及對照研究[J]. 鄒海華,宋佳成,李燕,戴鑫,余靜,施海彬,徐青.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7(03)
[7]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胰瘺的高危因素及胰體部平掃CT值對其預測價值的分析[J]. 楊美文,鄧永,黃濤,張雷達.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 2017(11)
[8]胃及十二指腸神經內分泌腫瘤的CT表現[J]. 于樂林,尚海龍,劉冬,李振凱,沈海林.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7(01)
本文編號:3168965
【文章來源】: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 2020,26(11)
【文章頁數】:2 頁
【文章目錄】: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1.2方法
1.3觀察指標
1.4統(tǒng)計學分析
2.結果
2.1診斷結果比較
2.2胰頭區(qū)炎癥診斷表現
2.3小連接區(qū)癌診斷表現
3.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多排螺旋CT三維融合圖像在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前評估中的應用[J]. 陳昉銘,吳文娟,張雷,張追陽,周永平,陸豐. 中華肝膽外科雜志. 2019 (04)
[2]膽總管結石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后并發(fā)十二指腸乳頭出血的危險因素分析[J]. 蔡治方,顧進,趙鵬. 中國內鏡雜志. 2018(07)
[3]CT圖像紋理分析鑒別乏血供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與胰腺導管腺癌[J]. 張永嫦,于浩鵬,李謀,黃子星,宋彬.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8(06)
[4]膽總管十二指腸瘺的診斷及治療的研究進展[J]. 劉軍,鄧明華,龔建平. 國際外科學雜志. 2018 (05)
[5]原發(fā)性十二指腸腫瘤的臨床研究進展[J]. 張睿,宋彬,金殷植,季福建.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7(04)
[6]十二指腸神經內分泌腫瘤和間質瘤的多排CT表現及對照研究[J]. 鄒海華,宋佳成,李燕,戴鑫,余靜,施海彬,徐青.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7(03)
[7]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胰瘺的高危因素及胰體部平掃CT值對其預測價值的分析[J]. 楊美文,鄧永,黃濤,張雷達.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 2017(11)
[8]胃及十二指腸神經內分泌腫瘤的CT表現[J]. 于樂林,尚海龍,劉冬,李振凱,沈海林.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7(01)
本文編號:31689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31689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