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注射納米羥基磷灰石水溶膠對小鼠無氧運動能力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3-03 12:03
1.研究目的通過動物體內(nèi)實驗,觀察靜脈注射納米羥基磷灰石水溶膠對于小鼠無氧運動能力的影響,并探討靜脈注射納米羥基磷灰石水溶膠影響小鼠無氧運動能力的作用機制,為納米羥基磷灰石作為一種新型酸性緩沖劑及其在競技體育中的應(yīng)用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chǔ)和實驗依據(jù)。2.對象和方法實驗對象為昆明小鼠42只(購自湖北省動物科學(xué)研究中心),雌性,12周齡,體重29~33克。將所有實驗對象隨機分為4組:納米羥基磷灰石注射組(H組),12只KM小鼠;碳酸氫鈉注射組(N組),10只KM小鼠;蒸餾水注射組(D組),10只KM小鼠;空白對照組(C組),10只KM小鼠。前期進行適應(yīng)性游泳訓(xùn)練。各組小鼠在注射相應(yīng)藥物之后,負重自身體重的10%進行高負重無氧游泳力竭實驗,記錄力竭時間,并測量力竭后即刻血乳酸、力竭后即刻骨骼肌和心肌肌乳酸、力竭后即刻骨骼肌和心肌肌糖原。所有數(shù)據(jù)經(jīng)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xué)處理。3.實驗結(jié)果3.1通過靜脈注射納米羥基磷灰石溶膠及靜脈注射等劑量的5%碳酸氫鈉溶液的小鼠與蒸餾水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小鼠相比,均能顯著延長小鼠的無氧游泳力竭時間,但是通過靜脈注射納米羥基磷灰石溶膠的效果要強于靜脈注...
【文章來源】:武漢體育學(xué)院湖北省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相關(guān)研究綜述
2.1 納米及納米技術(shù)概述
2.1.1 納米的定義
2.1.2 納米技術(shù)
2.1.3 納米材料的特殊性
2.1.4 納米藥效學(xué)及藥物動力學(xué)
2.2 羥基磷灰石概述
2.2.1 羥基磷灰石的結(jié)構(gòu)與特性
2.2.2 羥基磷灰石的理化特性
2.3 納米羥基磷灰石
2.3.1 納米羥基磷灰石在生物醫(yī)學(xué)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
2.3.2 納米羥基磷灰石的生物安全
2.3.3 納米羥基磷灰石的制備方法
2.3.4 納米羥基磷灰石注射劑量的選擇
2.4 酸性緩沖劑研究概況
2.4.1 使用酸性緩沖劑的理論基礎(chǔ)
2.4.2 補充酸性緩沖劑的基本原理
2.4.3 常見的酸性緩沖劑
第三章 選題依據(jù)
第四章 實驗對象與方法
4.1 實驗材料
4.1.1 實驗動物
4.1.2 實驗藥品
4.1.3 實驗動物的飼養(yǎng)
4.2 實驗方法
4.2.1 實驗動物的飼養(yǎng)與分組
4.2.2 適應(yīng)性游泳訓(xùn)練
4.2.3 小鼠無氧游泳力竭實驗
4.3 實驗指標及測試方法
4.3.1 血乳酸
4.3.2 肌乳酸的測定
4.3.3 肌糖原的測定
4.4 實驗用儀器與試劑
4.4.1 實驗儀器與用品
4.4.2 實驗試劑
4.5 統(tǒng)計方法
第五章 實驗結(jié)果
5.1 無氧游泳力竭時間
5.2 無氧力竭運動后即刻血乳酸值
5.3 無氧力竭運動后即刻骨骼肌肌乳酸含量
5.4 無氧力竭運動后即刻心肌肌乳酸含量
5.5 無氧力竭運動后即刻骨骼肌肌糖原含量
5.6 無氧力竭運動后即刻心肌肌糖原含量
第六章 分析與討論
6.1 納米羥基磷灰石的抗酸機制
6.2 各組小鼠力竭后血乳酸變化
6.3 各組小鼠力竭后骨骼肌和心肌肌乳酸變化
6.4 各組小鼠力竭后骨骼肌和心肌肌糖原變化
6.5 各組小鼠無氧游泳力竭時間比較
第七章 結(jié)論
致謝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061231
【文章來源】:武漢體育學(xué)院湖北省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相關(guān)研究綜述
2.1 納米及納米技術(shù)概述
2.1.1 納米的定義
2.1.2 納米技術(shù)
2.1.3 納米材料的特殊性
2.1.4 納米藥效學(xué)及藥物動力學(xué)
2.2 羥基磷灰石概述
2.2.1 羥基磷灰石的結(jié)構(gòu)與特性
2.2.2 羥基磷灰石的理化特性
2.3 納米羥基磷灰石
2.3.1 納米羥基磷灰石在生物醫(yī)學(xué)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
2.3.2 納米羥基磷灰石的生物安全
2.3.3 納米羥基磷灰石的制備方法
2.3.4 納米羥基磷灰石注射劑量的選擇
2.4 酸性緩沖劑研究概況
2.4.1 使用酸性緩沖劑的理論基礎(chǔ)
2.4.2 補充酸性緩沖劑的基本原理
2.4.3 常見的酸性緩沖劑
第三章 選題依據(jù)
第四章 實驗對象與方法
4.1 實驗材料
4.1.1 實驗動物
4.1.2 實驗藥品
4.1.3 實驗動物的飼養(yǎng)
4.2 實驗方法
4.2.1 實驗動物的飼養(yǎng)與分組
4.2.2 適應(yīng)性游泳訓(xùn)練
4.2.3 小鼠無氧游泳力竭實驗
4.3 實驗指標及測試方法
4.3.1 血乳酸
4.3.2 肌乳酸的測定
4.3.3 肌糖原的測定
4.4 實驗用儀器與試劑
4.4.1 實驗儀器與用品
4.4.2 實驗試劑
4.5 統(tǒng)計方法
第五章 實驗結(jié)果
5.1 無氧游泳力竭時間
5.2 無氧力竭運動后即刻血乳酸值
5.3 無氧力竭運動后即刻骨骼肌肌乳酸含量
5.4 無氧力竭運動后即刻心肌肌乳酸含量
5.5 無氧力竭運動后即刻骨骼肌肌糖原含量
5.6 無氧力竭運動后即刻心肌肌糖原含量
第六章 分析與討論
6.1 納米羥基磷灰石的抗酸機制
6.2 各組小鼠力竭后血乳酸變化
6.3 各組小鼠力竭后骨骼肌和心肌肌乳酸變化
6.4 各組小鼠力竭后骨骼肌和心肌肌糖原變化
6.5 各組小鼠無氧游泳力竭時間比較
第七章 結(jié)論
致謝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0612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30612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