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主動脈弓分支變異: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07 04:47
目的:利用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探討國人主動脈弓分支解剖變異。材料與方法:回顧性分析經MSCTA頭頸部檢查的病人834例,兩名放射科醫(yī)師借助軸位圖像,MIP、VR等三維后處理方式共同閱片,判斷主動脈弓解剖及變異分類。結果:所有834例患者中正常型即A型725例,占86.9%。變異型為109例,占13.1%。變異者共涉及到十個類型:B型,占6.2%;類似B型,占1.8%;C型,占3.2%;D型,占0.24%;G型,占0.36%;H型,占0.48%;CG型,占0.12%;類似O型,占0.24%;類似J型,占0.12%;K型,占0.36%。結論:主動脈弓血管解剖變異較為復雜,利用MSCT獲得的CT血管成像可以有效、清晰地顯示活體主動脈弓血管變異的三維解剖學特征,相對于傳統(tǒng)尸體解剖及血.管造影(DSA), MSCTA能無創(chuàng)傷和多角度顯示頸部動脈解剖變異。
【文章來源】:青島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3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縮略詞說明
引言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材料
1.2 檢查方法
1.2.1 所用設備
1.2.2 對比劑及掃描參數
1.2.3 掃描范圍
1.3 影像學評價
第二章 結果
2.1 結果
2.2 結果附表
第三章 討論
3.1 主動脈弓的胚胎發(fā)育
3.2 主功脈弓分支變異類型
參考文獻
附圖
綜述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和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320排CT研究冠脈粥樣硬化非鈣化斑塊與管腔狹窄(與SCA比較)[J]. 郭軼虹,譚理連,熊龍根,周智美,李樹欣.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1(05)
[2]下肢雙能CTA去骨去鈣化功能臨床應用價值的研究[J]. 郝永,宋云龍,彌龍,劉俠,王東,李相生,孟利民,方紅,祝紅線.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1(05)
[3]主動脈弓分支變異螺旋CT三維成像解剖學研究[J]. 李琦,吳景全,黃興濤. 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 2008(01)
[4]中國人主動脈弓的分支類型[J]. 張為龍. 解剖學報. 1965(01)
[5]國人主動脈弓分支類型的初步觀察[J]. 譚允西,馬學義. 青島醫(yī)學院學報. 1963(01)
[6]中國人主動脈弓分支的類型[J]. 周家寶,魏培森,俞壽民. 浙醫(yī)學報. 1960(02)
本文編號:3021678
【文章來源】:青島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3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縮略詞說明
引言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材料
1.2 檢查方法
1.2.1 所用設備
1.2.2 對比劑及掃描參數
1.2.3 掃描范圍
1.3 影像學評價
第二章 結果
2.1 結果
2.2 結果附表
第三章 討論
3.1 主動脈弓的胚胎發(fā)育
3.2 主功脈弓分支變異類型
參考文獻
附圖
綜述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和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320排CT研究冠脈粥樣硬化非鈣化斑塊與管腔狹窄(與SCA比較)[J]. 郭軼虹,譚理連,熊龍根,周智美,李樹欣.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1(05)
[2]下肢雙能CTA去骨去鈣化功能臨床應用價值的研究[J]. 郝永,宋云龍,彌龍,劉俠,王東,李相生,孟利民,方紅,祝紅線.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1(05)
[3]主動脈弓分支變異螺旋CT三維成像解剖學研究[J]. 李琦,吳景全,黃興濤. 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 2008(01)
[4]中國人主動脈弓的分支類型[J]. 張為龍. 解剖學報. 1965(01)
[5]國人主動脈弓分支類型的初步觀察[J]. 譚允西,馬學義. 青島醫(yī)學院學報. 1963(01)
[6]中國人主動脈弓分支的類型[J]. 周家寶,魏培森,俞壽民. 浙醫(yī)學報. 1960(02)
本文編號:302167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302167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