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損傷后人膝關節(jié)液促炎細胞因子動態(tài)趨勢
本文選題:運動損傷 + 膝關節(jié) ; 參考:《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7年01期
【摘要】:為觀察運動損傷對人體膝關節(jié)液中促炎細胞因子的影響,本研究選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貴州省骨科醫(yī)院收治的膝關節(jié)運動損傷患者180例作為觀察組,觀察組分別于運動損傷發(fā)生1周、2周、3周和4周后,穿刺取膝關節(jié)液,采用ELISA法檢測膝關節(jié)液中的IL-1、IL-6、IL-8和TNF-α等促炎細胞因子含量水平。選取同時期于該院進行體檢的健康個體180例作為對照。和正常組相比,觀察組運動損傷后1、2、3、4周IL-1、IL-6、IL-8和TNF-α含量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正常組IL-1、IL-6、IL-8和TNF-α水平隨著時間推移無顯著變化;而觀察組運動損傷發(fā)生后,隨著時間的推移,IL-1、IL-6、IL-8和TNF-α含量水平先急劇升高后緩慢降低。綜上所述,運動損傷造成膝關節(jié)液中的促炎細胞因子分泌量增加;隨著病情逐漸好轉,促炎細胞因子分泌量減少。本研究為運動損傷的臨床診斷、治療和預后指導提供參考。
[Abstract]:In order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xercise injury on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human knee joint fluid, 180 patients with knee joint motion injury admitted in Guizhou Orthopedic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1 week, 2 weeks, 3 weeks and 4 weeks of exercise injury, the knee joint fluid was obtained by puncture. The levels of IL-1-, IL-6-, IL-8 and TNF- 偽 were detected by ELISA method. 180 healthy individuals who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 the levels of IL-6, IL-8 and TNF- 偽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4 weeks after exercise injury. The levels of IL-8 and TNF- 偽 in the normal group showe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ith time, but the levels of IL-1 IL-6, IL-8 and TNF- 偽 increased sharply and then decreased slowly after exercise inju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 sum up, exercise injury caused an increase in the secre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the knee joint fluid; with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the condition, the secre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decreased. This study provides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sports injury.
【作者單位】: 貴州省骨科醫(yī)院;
【基金】:貴州省骨科醫(yī)院資助
【分類號】:R87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召運,林家潤,王兆麗,王廣峰,王文燕;足球運動損傷和發(fā)生機制的探索性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0年S1期
2 ;運動損傷有什么特點[J];安徽體育科技;2000年01期
3 劉亞男;高校體育短跑課教學中運動損傷產(chǎn)生的原因及其預防[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4 金宏寶;運動損傷的基本原因及預防的原則[J];連云港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5 劉飛振;青少年足球運動員運動損傷的研究[J];體育函授通訊;2000年02期
6 趙士元;丁素琴;;對運動損傷有關問題的心理學分析[J];合肥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7 荊春霞,王聲ng,吳赤蓬,池桂波,李林濤;某體育學院運動損傷的特點和原因分析[J];廣東衛(wèi)生防疫;2001年03期
8 王安利;預防運動損傷新視角①——身體訓練與運動損傷預防[J];田徑;2001年03期
9 陳昱,任秀琪;不同季節(jié)運動損傷的調(diào)查與分析[J];西安聯(lián)合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10 楊世技;;體育課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J];成才;200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爾;高淑杰;;國家青少年短道速滑隊運動損傷調(diào)查與分析[A];2002年第9屆全國運動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2 牛海軍;;400米障礙訓練中發(fā)生運動損傷的原因及預防[A];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年會體育科學分會場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3 姜曉珍;李鳳芝;特木其勒圖;;體育專業(yè)學生運動損傷規(guī)律探析[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運動會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4 鄒本旭;李雙軍;;山地戶外運動損傷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5 甘春龍;巴義名;;我國拳擊運動員運動損傷調(diào)查分析[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6 毛杰;段峰;燕小妮;張葆欣;強大平;;陜西等8省市女子足球隊2003-2004女足錦標賽期間運動損傷的分析研究[A];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年會體育科學分會場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7 張葆欣;毛杰;宋輝;席海龍;;五人制足球賽運動損傷調(diào)查及預防對策[A];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年會體育科學分會場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8 劉欣華;劉旭華;吳文侃;;對乒乓球運動員膝、踝關節(jié)運動損傷的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9 尹航;柏開祥;;關于籃排足三大球運動員運動損傷的分析[A];第十一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匯編(摘要)[C];2006年
10 徐培;詹森.格林斯達夫;安德魯.弗克斯;朱麗安.羅斯;;美國高水平運動員運動損傷康復經(jīng)歷的現(xiàn)象學研究[A];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吳佳s,
本文編號:177680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1776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