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體育鍛煉過程中突然發(fā)生運動損傷的應急處置原則
本文選題:危險因素 + 運動損傷; 參考:《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年07期
【摘要】:目的探討在體育鍛煉中發(fā)生運動損傷的危險因素及應急處置原則。方法回顧分析甘肅省中醫(yī)院2008年9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因運動損傷而入院治療的老年患者的問卷調查資料,依據(jù)整群分層抽樣原則,對老年體育鍛煉時損傷危險因素予以Logistic非條件回歸分析,并歸納應急處置原則。結果回歸方程中可導致運動損傷出現(xiàn)的影響因素包括不同年齡、室外的硬化場地、安全知識水平、準備活動的時間在5~10 min、運動習慣、準備活動的時間在10 min以上。結論老年體育鍛煉發(fā)生運動損傷后,應結合損傷的具體情況,立即予以冷敷、制動及加壓包扎等臨時處理,并實施科學合理的運動醫(yī)學處置方法,不僅可有效緩解癥狀,而且能夠減少進一步損傷發(fā)生的概率,應在老年運動人員中推廣。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and emergency treatment of sports injury in physical exercise.Methods the questionnaire data of elderly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 for sports injury from September 2008 to June 2014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Cluster stratified sampling principl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The Logistic non-conditional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injury during physical exercise in the elderly and the principles of emergency treatment were summarized.Result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xercise injury in regression equation included different ages, outdoor hardening site, safety knowledge level, preparation time of 5 ~ 10 minutes, exercise habit and preparation time of more than 10 min.Conclusion after sports injury occurs in the elderly,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temporary treatment, such as cold compress, braking and compression dressing,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pecific condition of the injury, and to implement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ethods of sports medical treatment, which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symptoms.And can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further injury, should be promoted in the elderly sports personnel.
【作者單位】: 蘭州商學院;
【基金】:2012年度甘肅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No.12105TY)
【分類號】:R87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翟兵兵;;體育教學中運動損傷發(fā)生的原因、預防及應急處理[J];當代體育科技;2013年10期
2 易銘裕;;師范類體育專業(yè)大學生運動損傷情況調查與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年04期
3 李裕全;程艷;;運動和停止運動對健康老年男性功能性體適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年20期
4 魏燁;;老年人參與群體性休閑運動的動機、群體氣氛與運動效益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年2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朱振杰;;中學體育教學中運動損傷的預防與保護[J];教育教學論壇;2014年38期
2 樊衛(wèi)星;;河南省理工類高校不同群體學生運動損傷對比分析與研究[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5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榮磊;乳腺癌細胞釋放的EXO在機體腫瘤免疫反應中的初步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江帆;成都市體育專業(yè)運動損傷大學生的焦慮與抑郁現(xiàn)況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齊莉莉;;蕪湖城市老年人休閑活動和休閑體驗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2 梁修;胡青梅;王立利;韓明霞;王麗水;;農(nóng)村老年人從事運動休閑的動機、參與因素與休閑效益的探究——以巢湖市半湯力寺村老年學校為個案[J];巢湖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3 黃山,鄭彩虹;我院體育系學生運動損傷情況的調查分析[J];淮北煤師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3期
4 李志敢;;社會學因素對老年人體育生活方式影響的研究——以廣東為例[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5 賈杰亞;體育系學生運動損傷調查分析[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2期
6 鄭康生;;重視學生體育課運動損傷的預防[J];教學與管理;2006年30期
7 毛興海;體育系學生傷情狀況調查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1995年04期
8 段軍鋼;青海4所高校大學生體育運動損傷情況調查分析[J];青海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9 豐寶成;體育專業(yè)學生運動損傷的調查與分析[J];四川體育科學;2001年01期
10 劉國輝,張孟園,袁林;21世紀大學體育的創(chuàng)新教育[J];體育文史;2001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曉輝;運動損傷的預防及簡易處理方法[J];中國校醫(yī);2002年06期
2 劉代榮;運動損傷的基本原因分析[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6期
3 牛輝,郭琳琳;高校體育運動損傷致誤診原因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2年08期
4 ;運動損傷[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2年08期
5 王光炎,鄧正源;民族院校體育系學生運動損傷的研究[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3期
6 李海峰;對大學生足球運動損傷的調查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3期
7 陳孔玉;常見的運動損傷和預防[J];田徑;2003年11期
8 蘆忠文,李偉;體育系新生運動損傷調查與分析[J];新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2期
9 張宏偉;;對高校體育運動損傷原因及預防的探究[J];太原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S1期
10 王正良;;大學生籃球運動損傷的原因及防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4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爾;高淑杰;;國家青少年短道速滑隊運動損傷調查與分析[A];2002年第9屆全國運動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2年
2 牛海軍;;400米障礙訓練中發(fā)生運動損傷的原因及預防[A];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年會體育科學分會場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3 姜曉珍;李鳳芝;特木其勒圖;;體育專業(yè)學生運動損傷規(guī)律探析[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運動會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4 鄒本旭;李雙軍;;山地戶外運動損傷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5 甘春龍;巴義名;;我國拳擊運動員運動損傷調查分析[A];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6 毛杰;段峰;燕小妮;張葆欣;強大平;;陜西等8省市女子足球隊2003-2004女足錦標賽期間運動損傷的分析研究[A];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年會體育科學分會場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7 張葆欣;毛杰;宋輝;席海龍;;五人制足球賽運動損傷調查及預防對策[A];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年會體育科學分會場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8 劉欣華;劉旭華;吳文侃;;對乒乓球運動員膝、踝關節(jié)運動損傷的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9 尹航;柏開祥;;關于籃排足三大球運動員運動損傷的分析[A];第十一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匯編(摘要)[C];2006年
10 徐培;詹森.格林斯達夫;安德魯.弗克斯;朱麗安.羅斯;;美國高水平運動員運動損傷康復經(jīng)歷的現(xiàn)象學研究[A];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吳佳s,
本文編號:17409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1740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