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上皮性腫瘤的影像學研究進展
本文關鍵詞:胸腺上皮性腫瘤的影像學研究進展
更多相關文章: 上皮性腫瘤 胸腺癌 胸腺瘤 前縱隔腫瘤 影像學研究 組織學分型 影像學檢查 胸腺上皮細胞 胸腺增生 重癥肌無力
【摘要】:正胸腺上皮性腫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s,TETs)是前縱隔最常見的腫瘤~[1],源于胸腺上皮細胞,包括胸腺瘤和胸腺癌。目前,TETs的手術方式、WHO病理組織學分型和臨床Masaoka分期已成為公認的影響患者預后的獨立因素。但因其鏡下結構復雜多變,TETs的診斷和治療決策仍存在挑戰(zhàn)。TETs的診斷和術前評估主要依賴于常規(guī)CT影像學。目前隨著影像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的發(fā)
【作者單位】: 第四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放射科;
【基金】:陜西省社會發(fā)展科技攻關項目(2016SF-211) 第四軍醫(yī)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基金(2015JCYJ010)
【分類號】:R736.3;R730.44;R445.2
【正文快照】: 作者單位:710038陜西西安,第四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放射科胸腺上皮性腫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s,TETs)是前縱隔最常見的腫瘤[1],源于胸腺上皮細胞,包括胸腺瘤和胸腺癌。目前,TETs的手術方式、WHO病理組織學分型和臨床Masaoka分期已成為公認的影響患者預后的獨立因素。但因其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肖煥擎;楊潔;孫政;朱光輝;;溶血磷脂酸在胃惡性上皮性腫瘤患者中表達及意義[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8年01期
2 張婷婷;賀大林;;RNA結合蛋白IMP3在良性尿路上皮性腫瘤中的表達[J];現(xiàn)代泌尿外科雜志;2008年05期
3 秦萬長;上尿路上皮性腫瘤54例臨床分析[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1995年05期
4 瞿全新;卵巢非典型子宮內膜異位癥與惡性上皮性腫瘤的關系[J];國外醫(yī)學.婦產(chǎn)科學分冊;1998年03期
5 盛曉英,武秀菊;24例卵巢交界上皮性腫瘤的臨床及病理分析[J];天津醫(yī)科大學學報;1999年04期
6 王功偉;沈丹華;;免疫組化染色在腎上皮性腫瘤診斷中的應用[J];診斷病理學雜志;2014年02期
7 周鵬,吳正升,何新苗;膽囊上皮性腫瘤108例臨床與病理觀察[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5年05期
8 岳艷玲;;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卵巢良性上皮性腫瘤的效果比較[J];南華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年02期
9 單寶媛;曹保利;;腹腔鏡和開腹手術治療巨大卵巢良性上皮性腫瘤的對比[J];中國內鏡雜志;2011年09期
10 廖勝日;黃小玲;;腹腔鏡手術治療卵巢良性上皮性腫瘤53例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年1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劉全;周韌;;胸腺上皮性腫瘤的分子病理學的研究進展及其臨床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日程及論文匯編[C];2010年
2 鄭慧;劉海丹;胡多沙;任維;唐敏;劉艷鳳;張燕平;曹亞;;人上皮腫瘤細胞中Ig alpha基因組結構及其表達調控[A];全國腫瘤流行病學和腫瘤病因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江朝娜;申洪;;胃管狀上皮性腫瘤細胞三維結構的體視學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4 饒秋;劉曉紅;周婧;馬恒輝;周航波;章如松;周曉軍;;Wnt-5a在腎臟上皮性腫瘤中的表達及其臨床病理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日程及論文匯編[C];2010年
5 李繼梅;唐睿珠;王秦秦;姜平;郝萍;孫麗亞;張立新;李春海;王紅麗;;RT-PCR檢測乳癌腋清掃淋巴結MUC1、GST-πmRNA的表達及其臨床價值[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選志 朱煊;泌尿系統(tǒng)腫瘤尿路上皮性腫瘤[N];家庭醫(yī)生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鄭慧;上皮性腫瘤細胞表達Ig alpha重鏈及其生物學功能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2 馬遇慶;胸腺上皮性腫瘤臨床病理分析及相關基因遺傳學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李娟清;83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腫瘤的臨床和病理分析[D];浙江大學;2003年
2 趙衛(wèi)紅;Stat3信號通路在卵巢惡性上皮性腫瘤中的組成性激活及臨床意義[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3 范春;新的腫瘤侵襲轉移標志物Egf17在人類正常組織和常見上皮性腫瘤中的表達譜[D];中南大學;2009年
4 鄭璐;CD40突變體的克隆及其在B細胞性惡性腫瘤和上皮性腫瘤中的選擇性表達[D];蘇州大學;2005年
5 饒秋;腎臟上皮性腫瘤的臨床病理學研究[D];南京大學;2007年
6 彭芳;ING4在結直腸上皮性腫瘤中的表達差異[D];南昌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28759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1287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