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大鵬新區(qū)主要病媒生物監(jiān)測及白紋伊蚊、德國小蠊抗藥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31 23:15
【摘要】:研究背景鼠、蚊、蠅和蜚蠊是我國的主要病媒生物,嚴重干擾和危害人們的健康生活,如蚊蟲的叮咬吸血習性,鼠類挖洞穴居生活的習性,蠅和蜚蠊可污染大量食物。病媒生物也可以傳播多種疾病,如蠅和蜚蠊可機械性傳播傷寒和痢疾,蚊類可傳播登革熱和瘧疾,鼠類可傳播流行性出血熱和鼠疫,我國法定報告?zhèn)魅静≈屑s有三分之一屬于病媒生物性傳染病。白紋伊蚊作為登革熱主要傳播媒介,當有登革熱病例存在時,白紋伊蚊可能會引起登革熱的暴發(fā)流行。德國小蠊具有繁殖率高、適應能力強、傳播速度快等特點,是蜚蠊種群的優(yōu)勢種,為當前分布范圍最廣、治理最為困難的蜚蠊種類。長久以來,病媒生物的防制主要依賴于化學防治方法,由于長期頻繁的使用化學殺蟲劑,病媒生物逐漸對殺蟲劑產生抗藥性,而且抗藥性程度呈增高趨勢,已成為有效防制病媒生物的難題。大鵬新區(qū)作為深圳市新型旅游區(qū),每年都接待大量的游客,高密度的病媒生物會影響游客對旅游區(qū)的滿意度,還可能會給游客帶來相關疾病。為了科學、合理的防制大鵬新區(qū)病媒生物和病媒生物性疾病,掌握該區(qū)主要病媒生物基本狀況及白紋伊蚊、德國小蠊的抗藥性現狀顯得極為重要。研究目的1.了解深圳市大鵬新區(qū)主要病媒生物的種類、分布、密度和季節(jié)消長規(guī)律,掌握該區(qū)病媒生物的基本狀況,為病媒生物和病媒生物性疾病的防制提供科學的參考。2.了解深圳市大鵬新區(qū)白紋伊蚊和德國小蠊抗藥性狀況,指導化學殺蟲劑的合理使用,為有效防制病媒生物提供科學的參考。研究方法1.主要病媒生物監(jiān)測:參考《全國病媒生物監(jiān)測方案(試行)》、《病媒生物密度監(jiān)測方法》等方案,鼠類監(jiān)測采用鼠籠法;蚊類監(jiān)測采用誘蚊燈法、誘蚊誘卵器法和容器指數法;蠅類和蜚蠊監(jiān)測分別采用籠誘法和粘捕法。病媒生物的分類鑒定參考《中國重要醫(yī)學昆蟲分類與鑒別》。2.白紋伊蚊抗藥性檢測:生物測定用幼蟲浸漬法,對6種常用殺蟲劑進行抗藥性測定。3.德國小蠊抗藥性檢測:生物測定用藥膜接觸法,對7種常用殺蟲劑進行抗藥性測定。生化測定采用分光光度法,用乙酰膽堿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轉移酶(GSTs)、酸性磷酸酶(ACP)、堿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試劑盒檢測德國小蠊體內酶的活力,比較野外品系與敏感品系酶的活力,分析其與抗藥性的關系,探討德國小蠊抗藥性的監(jiān)測指標。研究結果1.本次調查在大鵬新區(qū)捕獲鼠形動物559只,以臭,
本文編號:2690609
本文編號:26906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6906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