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六溴環(huán)十二烷(1,2,5,6,9,10-Hexabromocyclododecanes,HBCDs)是一種新型環(huán)境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廣泛存在于大氣,土壤,沉積物,水和各種有機質中。因其具有用量少,阻燃效果好,對材料物理性能影響小,熱穩(wěn)定性好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于聚苯乙烯泡沫、室內裝潢紡織品和電子產品等領域。HBCDs主要靶器官是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和生殖發(fā)育系統(tǒng),商品化HBCDs由3種非對映異構體(α、β、γ-HBCD)組成,國內外目前對HBCDs三種異構體的毒性研究很少,尤其是HBCDs三種異構體對神經細胞的毒性研究尚未見報道。目的:本研究擬通過體外實驗,探討六溴環(huán)十二烷(1,2,5,6,9,10-Hexabro mocyclododecanes,HBCDs)對小鼠神經母細胞瘤細胞N2a(mouse neuroblastoma N2a cells,N2a)增殖和氧化損傷的影響,進一步研究三個重要細胞核受體視黃醛類X受體α(Retinoid X Receptor,RXRα)、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活化受體(Pero 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PPARγ)、孕烷X受體(Pregnane X Recept or,PXR)的表達、定位及其相互作用以探討HBCDs毒作用的分子機制,揭示HBC Ds的神經毒性效應機制,也為HBCDs的一系列其它毒性作用的機制提供科學依據。方法:用不同濃度HBCDs的3種非對映異構體(?)α-Hexabromocyclododecane(α-HBCD),(?)β-Hexabromocyclododecane(β-HBCD),(?)γ-Hexabromocyclodo decane(γ-HBCD)處理N2a細胞,CCK-8法檢測HBCDs的3種非對映異構體對N2a細胞的細胞毒性作用;流式細胞術檢測HBCDs的3種異構體對N2a細胞的細胞周期影響;實時熒光定量(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免疫蛋白印跡(Western Blot,WB)法測定小鼠8-羥基鳥嘌呤DNA糖苷酶(mouse 8-oxog uanine DNA glycosylase,mOGG1)的mRNA和蛋白表達,微量酶標法測定N2a細胞中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漏出率,TBA法測定丙二醛(Mal ondialdehyde,MDA)含量,比色法測定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 se,GSH-PX)活性,DCFH-DA(2,7-dichlorofuorescin diacetate)探針化學熒光法測定ROS水平;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檢測3個細胞核受體RXRα、PPARγ、PXR及其下游靶基因細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亞型CYP3A11的mRNA及蛋白表達的變化;采用免疫共沉淀技術分析RXRα、PPARγ、PXR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結果:HBCDs的三種異構體中,α-HBCD,β-HBCD對小鼠神經母細胞瘤細胞N2a具有明顯的細胞毒性作用,其對N2a細胞的毒性大小分別為β-HBCDα-HBCDγ-HBCD,24h為毒作用興奮點,且α-HBCD,β-HBCD作用于N2a細胞的半數抑制濃度IC50分別為60.07μmol/L,10.52μmol/L,而γ-HBCD沒有明顯的細胞毒性。α-HBCD,β-HBCD可誘導N2a細胞發(fā)生氧化損傷,使細胞的LDH漏出率、MDA含量、m OGG1及ROS水平升高,GSH含量下降。α-HBCD,β-HBCD均能使細胞周期阻滯在G2/M期。染毒24 h后,RXRα、PPARγ、PXR及CYP3A11的mRNA及蛋白表達均呈現上升趨勢(P0.05)。免疫共沉淀結果顯示:α-HBCD,β-HBCD染毒前后,RXRα與PPARγ、PXR之間始終存在交互作用。結論:α-HBCD、β-HBCD對N2a細胞具有明顯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誘導N2a細胞氧化損傷,并對正常細胞周期產生影響,將細胞阻滯在G2/M期而抑制細胞增殖。α-HBCD、β-HBCD均可誘導細胞核受體RXRα、PPARγ和PXR的表達升高,PXR受體下游基因CYP3A11的表達也明顯升高。α-HBCD、β-HBCD作用前后,RXRα、PPARγ和PXR三個細胞核受體之間始終存在交互作用。說明RXRα、PPARγ和PX R三種細胞核受體可能介導了HBCD化合物的神經毒性效應,但是受體間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有待于未來進一步深入探討。
【學位授予單位】:廣州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1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晗;王宇光;高月;;孕烷X受體對細胞色素P450 CYP3A基因表達的調控在中藥配伍禁忌及中藥毒性早期預測中的應用[J];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2015年06期
2 鄭鈞元;何俐;胡圖強;;無機三氧化物聚合物對胎鼠顱骨細胞細胞周期及增殖影響研究[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5年02期
3 莊嘉瑯;曾行;鐘國平;金晶;茍曉麗;畢惠嫦;黃民;;基于報告基因檢測的PXR、FXR和LXRα激動劑高通量篩選模型的建立[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5年02期
4 譚振;陸少游;張建清;蔣友勝;周健;朱舟;劉紅河;李勝濃;林曉仕;;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聯(lián)用法檢測母乳中六溴環(huán)十二烷異構體[J];衛(wèi)生研究;2014年05期
5 張聰哲;吳海;李瑤;;雄激素受體(AR)靶miRNA轉錄過程中轉錄復合體的形成初探[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14年03期
6 吳限;祖國仁;高會;方小丹;王艷潔;姚子偉;張志峰;張春枝;那廣水;;黃海北部近岸多環(huán)境介質中六溴環(huán)十二烷的分布特征及生物富集[J];環(huán)境化學;2014年01期
7 丁文娟;洪莉;;氧化應激與膠原代謝疾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06期
8 ZHANG Xiu-li;LI Ya-chen;YIN Xue;LI Chun-li;;Effects of hexabromocyclododecanes on cytotoxicity and apotosis in primary cultures of astrocytes andcortical neuron[J];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2013年03期
9 羅孝俊;吳江平;陳社軍;麥碧嫻;;多溴聯(lián)苯醚、六溴環(huán)十二烷和得克隆的生物差異性富集及其機理研究進展[J];中國科學:化學;2013年03期
10 柴大軍;許昌聲;寧若冰;祝江;林金秀;;視黃醇類X受體激動劑通過抑制蛋白激酶C的激活抑制高糖誘導的人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細胞氧化應激反應[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2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建清;譚振;陸少游;李勝濃;蔣友勝;周健;;深圳市城區(qū)普通人群母乳中六溴環(huán)十二烷(HBCDs)負荷水平研究[A];第八屆全國分析毒理學大會暨中國毒理學會分析毒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敏潔;雞蛋中30種溴代阻燃劑殘留的檢測方法研究及北京地區(qū)污染水平調查[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4年
2 楊從巧;生產源區(qū)環(huán)境中六溴環(huán)十二烷及其對人群健康影響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
25308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530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