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免標記電化學免疫傳感器用于微囊藻毒素-LR的靈敏檢測

發(fā)布時間:2018-11-04 18:24
【摘要】:采用納米金作為抗體的固定基質,同時以硫堇為電活性指示劑,構建了一種免標記的電化學免疫傳感器用于微囊藻毒素-LR(MC-LR)的靈敏檢測。將萘酚修飾到金電極表面,通過靜電作用將硫堇捕獲。加入納米金與硫堇的氨基結合,抗體將通過與納米金作用而固定到電極表面。通過MC-LR與其相應抗體的特異性結合作用阻礙硫堇的電子傳遞,實現(xiàn)MC-LR的電化學檢測。在最優(yōu)實驗條件下,MC-LR的質量濃度與電信號在5~100μg/L范圍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檢出限為0.71μg/L,可滿足飲用水檢測需求,能夠用于實際水樣中M C-LR的測定。
[Abstract]:A novel electrochemical immunosensor for the sensitive detection of microcystin-LR (MC-LR)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gold nanoparticles as the immobilized substrate and thionine as the indicator of electrical activity. Naphthol was modified on the surface of gold electrode, and sulfur pansy was captured by electrostatic action. The antibody will be immobilized on the electrode surface by the interac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s and thionine amino groups. The specific binding of MC-LR to the corresponding antibody hinders the electron transfer of thionine and realizes the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MC-LR. Under the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re is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MC-LR and the electrical signal in the range of 5 渭 g / L, the detection limit is 0.71 渭 g / L, which can meet the needs of drinking water detection and can be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 C-LR in real water samples.
【作者單位】: 福建醫(yī)科大學藥學院;福州大學化學學院食品安全與檢測重點實驗室分析測試中心;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1375017,21275029) 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人才項目(2013J06003);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5J01045) 福建省科技廳重點項目(2013Y0045) 福建省衛(wèi)生系統(tǒng)中青年骨干人才培養(yǎng)項目(2014-ZQN-ZD-26)資助
【分類號】:O657.1;R123.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徐夏葉;虞銳鵬;陶冠軍;王利平;張爽;陳海燕;宋啟軍;;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分析藍藻中微囊藻毒素的總量[J];分析試驗室;2013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趙起越;趙紅帥;劉保獻;駱f ;;水中9種微囊藻毒素的質譜分析[J];分析試驗室;2015年08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閆暉敏;測定水中藻類代謝產(chǎn)物的分散固相萃取樣品前處理技術研究[D];蘇州科技學院;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樊潔;肖邦定;鄧南圣;;微囊藻毒素的2-甲基-3-甲氧基-4-苯基丁酸檢測方法的研究[J];分析科學學報;2006年04期

2 虞銳鵬;陶冠軍;楊健;陳海燕;徐夏葉;;超高效液相色譜-四極桿-飛行時間質譜法快速測定水產(chǎn)品中微囊藻毒素和節(jié)球藻毒素[J];分析試驗室;2012年01期

3 陳晴;許克;居君彪;黃曉艷;;微囊藻毒素提取與分析方法研究進展[J];污染防治技術;2012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春梁;杜朋;孫越;王璐;柏雨辰;;石墨烯在金電極上固定方法的選擇及免疫傳感器的構建[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2期

2 鐘桐生,劉國東,黃杉生,沈國勵,俞汝勤;基于溶膠-凝膠技術可更新的安培分析免疫傳感器用于人血清中補體3的測定[J];分析科學學報;2002年01期

3 劉紅英;朱俊杰;;金納米簇信號放大的電化學免疫傳感器[J];分析化學;2013年05期

4 劉新露;袁若;柴雅琴;;基于透明質酸及硫堇層層自組裝的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免疫傳感器的研究[J];分析測試學報;2013年09期

5 王志良;李娟;秦勇;鄧林紅;孔泳;;用于高靈敏檢測人腸道病毒71型的納米金電化學免疫傳感器[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14年08期

6 趙錦航;牛小方;鄭麗;趙錦芝;葛艷珊;楊云慧;;基于HGB/PTh/AuNCs無標記癌胚抗原免疫傳感器的研究[J];化學研究與應用;2014年05期

7 李蔭,梁汝萍,邱建丁,譚學才,鄒小勇,蔡沛祥;雙層類脂膜電化學免疫傳感器的研究及應用進展[J];分析測試學報;2003年06期

8 干寧;劉飛;倪敏君;王峰;楊欣;;基于銅配合物和抗體共固定修飾電極的甲胎蛋白安培免疫傳感器[J];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9 彭圖治,祝方猛,楊麗菊,何巧紅,程瓊;測定甲胎蛋白的非標記電位型免疫傳感器[J];應用化學;1998年01期

10 鄭麗;趙錦航;牛小方;李能麗;楊云慧;;基于銀鈀鉑復合納米材料標記的癌胚抗原免疫傳感器的研制[J];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王子鳳;劉娜;榮勤豐;邢立文;馬占芳;;多孔鉑納米顆粒絡合金屬離子免疫探針同時檢測多腫瘤標志物[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26分會:膠體與界面[C];2014年

2 張新愛;申建忠;;碳納米管/納米金復合材料電化學免疫傳感器用于乳制品中大腸桿菌的檢測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04分會:納米生物傳感新方法[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肖飛;新型電化學免疫傳感器的制備及其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胡舜欽;新型生物分子固定技術用于構建電化學免疫傳感器的研究[D];湖南大學;2003年

3 李勁;植物內源激素等物質的電化學生物傳感技術研究[D];湖南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小蓉;基于碳納米管和酶標記的電化學免疫傳感器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2 曹婭玲;基于納米材料構建電致化學發(fā)光免疫傳感器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3 程銀鋒;基于金屬納米粒子和金屬氧化物納米粒子構建的電致化學發(fā)光免疫傳感器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4 劉碧榮;基于納米技術的免疫傳感器在生物標志物檢測中的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5 柏雨辰;基于普魯士藍納米粒子修飾炭糊電極的電位型免疫傳感器[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6 梁敏;基于無機納米材料構建夾心免疫傳感器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7 李青青;檢測克百威農(nóng)藥殘留的電流型免疫傳感器制備方法的研究[D];山東理工大學;2012年

8 冉小琪;基于納米材料構建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及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電化學免疫傳感器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王今朝;金表面上烷基硫醇自組膜的EIS表征及免疫傳感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10 廖妮;基于復合納米材料構建超靈敏電致化學發(fā)光免疫傳感器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31076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231076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cef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