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高溫熱浪人群健康風險格局分析
本文關(guān)鍵詞: 高溫熱浪 健康風險 空間格局 廈門市 出處:《地球信息科學學報》2016年0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高溫熱浪已成為世界范圍內(nèi)夏季頻繁發(fā)生的極端氣象災害事件,威脅著人類健康。研究高溫熱浪人群健康風險的空間格局,可以識別災害高風險區(qū)域,有助于預防和應對高溫熱浪災害。本文以廈門市為例,在歷史氣象數(shù)據(jù)分析的基礎上,建立了高溫熱浪案例庫,分析了廈門高溫熱浪的基本特征。通過結(jié)合衛(wèi)星遙感影像和人口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選取2010年的一次高溫熱浪事件,進行人口因子和環(huán)境因子疊加分析,研究了廈門市高溫熱浪人群健康風險的空間格局,得出如下結(jié)論:(1)廈門市高溫熱浪強度較輕,頻率較高,偶爾會發(fā)生強等級高溫熱浪;(2)高溫熱浪人群健康的高風險區(qū)域集中在廈門本島內(nèi),沿東北-西南方向呈帶狀分布,較高等級的風險熱點主要位于湖里區(qū)江頭街道的北部與東南部和思明區(qū)夏港街道大部分區(qū)域;(3)高溫熱浪人群健康風險的空間格局與環(huán)境和人口的空間分布特征密不可分。本文對完善國內(nèi)高溫熱浪人群健康風險分析的科學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Abstract]:High temperature heat wave has become an extreme weather disaster event that occurs frequently in summer all over the world, threatening human health. Studying the spatial pattern of high temperature heat wave crowd health risk can identify the disaster high risk area. This paper takes Xiamen City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istorical and meteorological data, establishes the case base of high temperature heat wav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temperature heat wave in Xiamen are analyzed. By combining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demographic data, a high temperature heat wave event in 2010 is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superposition of population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is paper, the spatial pattern of health risk of high temperature heat wave population in Xiamen is studied. The conclusion is as follows: (1) the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of high temperature heat wave in Xiamen is relatively light and high. Occasionally strong grade high temperature heat waves occur.) the high risk areas for high temperature heat waves are concentrated in Xiamen Island and distributed in a zonal pattern along the northeast to southwest direction. The higher grade risk hot spots a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north and southeast of Jiangtou street in Huili district and in the most part of Xiagang street in Siming district.) the spatial pattern of health risk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 and popul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heat wave population are dense. This paper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erfecting the scientific system of health risk analysis for people with high temperature heat wave in China.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huán)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城市環(huán)境與健康重點實驗室;廈門市城市代謝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大學;
【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3J0506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371392) 廈門市科技計劃項目(3502Z20142020)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2BAC21B03)
【分類號】:R122.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紅龍;許吟隆;陶生才;潘婕;劉珂;吳美雙;;高溫熱浪脆弱性與適應性研究進展[J];科技導報;2010年19期
2 張井勇;吳凌云;;陸-氣耦合增加中國的高溫熱浪[J];科學通報;2011年23期
3 葉殿秀;尹繼福;陳正洪;鄭有飛;吳榮軍;;1961—2010年我國夏季高溫熱浪的時空變化特征[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13年01期
4 徐金芳;鄧振鏞;陳敏;;中國高溫熱浪危害特征的研究綜述[J];干旱氣象;2009年02期
5 肖嗣榮;張可慧;劉芳圓;穆仲義;;石家莊市高溫熱浪與“三大火爐”城市的對比研究[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0年05期
6 黃卓;陳輝;田華;;高溫熱浪指標研究[J];氣象;2011年03期
7 張可慧;李正濤;劉劍鋒;劉芳圓;白潔;;河北地區(qū)高溫熱浪時空特征及其對工業(yè)、交通的影響研究[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1年06期
8 ;中國的高溫熱浪與土壤濕度狀況息息相關(guān)[J];科技傳播;2012年01期
9 何杰;何月順;;識別連續(xù)高溫熱浪事件的研究[J];湖南農(nóng)機;2012年01期
10 陳敏;耿福海;馬雷鳴;周偉東;施紅;馬井會;;近138年上海地區(qū)高溫熱浪事件分析[J];高原氣象;2013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9條
1 張楠;王建鵬;;西安高溫熱浪特征及對人體健康影響淺析[A];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14氣候環(huán)境變化與人體健康[C];2011年
2 張立新;;高溫熱浪的影響及其成因探討[A];陜西省氣象學會2006年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3 丁燁毅;姚日升;胡波;黃鶴樓;;城市化進程對高溫熱浪的影響分析-以寧波為例[A];創(chuàng)新驅(qū)動發(fā)展 提高氣象災害防御能力——S16第二屆城市氣象論壇——災害·環(huán)境·影響·應對[C];2013年
4 周妍妍;張書余;劉昊辰;況正中;田穎;;2005-2008年南京市高溫熱浪對老年人死亡的影響分析[A];第31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11 第三屆城市氣象論壇—城市與環(huán)境氣象[C];2014年
5 陸琛莉;范曉紅;宋文英;張雪慧;;杭州灣北岸持續(xù)熱浪天氣特點及城市化發(fā)展影響[A];第八屆長三角氣象科技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年
6 張井勇;;陸—氣相互作用對我國夏季高溫熱浪的影響[A];創(chuàng)新驅(qū)動發(fā)展 提高氣象災害防御能力——S6短期氣候預測理論、方法與技術(shù)[C];2013年
7 覃鴻;黃菊梅;閆雍;馮慧;;1961~2013年洞庭湖區(qū)夏季高溫熱浪的時空分布特征[A];第31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4 極端氣候事件和災害風險管理[C];2014年
8 鄧振鏞;呂世華;文小航;黃濤;黃蕾諾;奚立宗;董安祥;徐金芳;;干旱與高溫熱浪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A];中國氣象學會2008年年會干旱與減災——第六屆干旱氣候變化與減災學術(shù)研討會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9 趙琳;王長科;李旭東;陳平;;海南省不同人群對高溫熱浪及其影響與適應的感知分析[A];第31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11 第三屆城市氣象論壇—城市與環(huán)境氣象[C];201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通訊員 杜堯東;廣東完成高溫熱浪健康風險區(qū)別[N];中國氣象報;2013年
2 孫鐵翔邋梁娟;今夏我省出現(xiàn)高溫熱浪概率較大[N];陜西科技報;2008年
3 記者 張軍;第二波高溫熱浪蒸烤京城[N];北京日報;2010年
4 記者 劉莉;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土壤濕度影響我國高溫熱浪[N];科技日報;2011年
5 記者 黃哲雯;最新研究表明 土壤濕度影響我國高溫熱浪[N];工人日報;2011年
6 記者段佳;土壤濕度影響我國高溫熱浪[N];大眾科技報;2011年
7 本報編寫組;國家“防災減災日”科普專欄之高溫熱浪[N];中國氣象報;2009年
8 記者 鄧志華 通訊員 彭瀟松;江西首次發(fā)布熱浪指數(shù)預報[N];中國氣象報;2009年
9 記者 張軍;7月高溫天數(shù)破10年紀錄[N];北京日報;2010年
10 戰(zhàn)艷;嚴重高溫熱浪天,今夏預計不會出現(xiàn)[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談建國;氣候變暖、城市熱島與高溫熱浪及其健康影響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義臣;氣候變化視角下城市高溫熱浪脆弱性評價研究[D];北京建筑大學;2015年
2 郎許鋒;高溫熱浪預測預警系統(tǒng)研究與實現(xiàn)[D];東華理工大學;2012年
3 吳凡;南京市高溫熱浪對天氣敏感性疾病的影響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3年
4 何杰;高溫熱浪診斷分析及應用[D];東華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55574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555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