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和鉛對HepG2細胞毒性和氧化損傷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砷和鉛對HepG2細胞毒性和氧化損傷的研究
【摘要】:為研究砷(Arsenic,As)和鉛(Lead,Pb)單獨以及聯(lián)合作用對人肝癌細胞(Human liver carcinoma cells,HepG2)毒性作用和細胞氧化損傷的機制,采用不同質量濃度的As(2.65、3.15、3.65、4.15和4.65μg/mL)和Pb(160、190、220、250和280μg/mL)以及質量濃度比為1∶55的As+Pb分別或聯(lián)合處理HepG2細胞24、48和72h,使用MTT法檢測細胞活力;細胞培養(yǎng)24h后測定細胞活性氧(ROS)、乳酸脫氫酶(LDH)、丙二醛(MDA)和還原性谷胱甘肽(GSH)的相對含量。MTT結果表明:As、Pb和As+Pb的24、48和72h半數(shù)抑制濃度(IC50),As分別為4.20、4.03和3.74μg/mL;Pb分別為228.01、205.46和203.40μg/mL;As+Pb分別為3.10、3.17和3.18μg/mL。3組處理分別作用HepG2細胞24、48和72h表現(xiàn)出顯著的生長抑制(P0.05),且細胞毒性與時間和濃度呈依賴性。當As、Pb單獨作用和As+Pb聯(lián)合作用HepG2細胞誘導ROS、LDH和MDA水平顯著升高(P0.05),GSH的含量顯著降低(P0.05)。綜上所述:As+Pb聯(lián)合作用與單獨作用表現(xiàn)出較強的細胞毒性,毒性大小順序依次為:As+PbAsPb,且As+Pb聯(lián)合作用表現(xiàn)為拮抗效應;钚匝跻约凹毎趸瘧さ漠a物可能是誘導重金屬對細胞毒性的重要原因。
【作者單位】: 安徽農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yī)研究所/農業(yè)部奶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農業(yè)部奶及奶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yī)研究所/動物營養(yǎng)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砷 鉛 人肝癌細胞 細胞毒性 氧化損傷
【基金】:公益性行業(yè)(農業(yè))科研專項項目(201403071) 生鮮乳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項(GJFP2015009)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科技創(chuàng)新工程(ASTIP-IAS12)
【分類號】:R114
【正文快照】: 近些年,重金屬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問題。自然工業(yè)以及農業(yè)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重金屬廣泛存在于水、土壤、空氣和植物中,并經過攝入而殘留在人和動物的各個組織器官中[1]。由于食物中殘留的重金屬會嚴重影響人體健康,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2762—2012)[2]提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珠英,房紅瑩,顧冠彬,萬海燕;醫(yī)療產品體外細胞毒性的試驗研究[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4年03期
2 ;細胞毒性T細胞的作用原理[J];中華內科雜志;1995年03期
3 楊寧,,繆繼式,尹蘭珍,查寶興,劉漢義;人LAK細胞的細胞化學活性與其細胞毒性關系的探討[J];南京鐵道醫(yī)學院學報;1995年03期
4 孫皎,薛淼,今井弘一,中村正明;牙科金屬材料的組成對細胞毒性影響的研究[J];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報;1997年02期
5 鄧建軍,董發(fā)勤,吳逢春,蒲小允,John Huang,趙世泉;纖粒礦物粉塵體外細胞毒性研究[J];巖石礦物學雜志;2000年03期
6 廖雍玲,董吉良,肖友立,何永華,鄒倫伶,張貽瑞,周旭;公路粉塵體外細胞毒性的實驗研究[J];職業(yè)與健康;2002年04期
7 王琳,賈琴,范能全;評價細胞毒性方法的探討[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8 劉莎;孫桂菊;;伏馬菌素細胞毒性的研究進展[J];環(huán)境與職業(yè)醫(yī)學;2007年02期
9 吳維佳;劉姜瑾;楊陟華;潘秀頡;胡旺順;齊紹武;鐘科軍;朱茂祥;;煙用香精香料的細胞毒性研究[J];湖南農業(yè)科學;2010年09期
10 黃清泉;吳公平;王蓉蓉;;國產雷帕霉素藥物洗脫支架體外細胞毒性研究[J];藥物分析雜志;2010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潔;林育純;陳慧峰;李文;李曉杰;張樹江;林麗娜;胡耀明;郝元濤;陳雯;凌文華;林忠寧;;鎘對PP2A-B56γ高表達的人肝L02細胞中基因轉錄和細胞毒性的影響[A];全國生化/工業(yè)與衛(wèi)生毒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奚晶;欒洋;任進;;兩種體外檢測細胞毒性方法的結果比較[A];中國毒理學會第三屆中青年學者科技論壇暨2011年全國前列腺藥理毒理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鹿曉晶;王惠芳;高川;李麗琴;;二苯氯胂的細胞毒性及其對細胞DNA的損傷作用[A];中國毒理學會第四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蔡蓓;楊雅婷;黃芒莉;;天然膠乳橡膠避孕套細胞毒性研究[A];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第十屆年會21分會場論文匯編[C];2008年
5 羅潔;林育純;陳慧峰;李文;李曉杰;張樹江;林麗娜;胡耀明;陳雯;林忠寧;;鎘對PP2A-B56γ高表達的人肝L02細胞中基因轉錄和細胞毒性的影響[A];廣東省環(huán)境誘變劑學會、廣東省預防醫(yī)學會衛(wèi)生毒理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會議資料匯編[C];2010年
6 高萍;程琳;賈文英;史弘道;;丙烯酰胺單體的細胞毒性研究[A];醫(yī)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膠(奧美定)論文匯編(第二輯)[C];2002年
7 賈文英;程琳;史弘道;;丙烯酰胺與醫(yī)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膠細胞毒性研究(摘要)[A];醫(yī)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膠(奧美定)論文匯編(第二輯)[C];2002年
8 李楠;李培勇;;碳量子點的細胞內分布以及細胞毒性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核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9 張藝;顏天;周名江;;離子通道類毒素的細胞毒性和檢測方法的研究[A];中國毒理學會第二屆全國中青年學者科技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7年
10 王薇;熊微;萬江陵;徐輝碧;楊祥良;;聚乙二醇修飾降低聚酰胺-胺樹狀大分子細胞毒性的機理研究(英文)[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三)[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關歆;對注射器用活塞細胞毒性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建議[N];中國醫(yī)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王曉慧;Cirbp在鉛誘導的細胞毒性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機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5年
2 薛強;阿霉素載藥小分子水凝膠的制備及體外抗腫瘤活性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馬賽;兩種常用季銨鹽型抗菌單體抗菌性能、細胞毒性的比較研究及其細胞毒性機理初探[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2年
4 王雯;納米顆粒的細胞毒性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5 劉志偉;銅的腸道上皮細胞毒性和對大鼠的亞急性毒性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6 趙銳;轉錄因子NF-E2相關因子在砷誘導的人類HaCaT細胞抗氧化反應和細胞毒性中作用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7 姜海濤;鈷納米顆粒對外周血T淋巴細胞生物學效應及其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8 于光艷;甲醛聯(lián)合苯對幼鼠骨髓細胞毒性及其相關機制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曉鳳;致病桿菌中SrfABC類毒素生物活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2 楊桂蘭;羥丙基透明質酸的制備及性質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3 劉騰飛;黃連和小檗堿對三種體外培養(yǎng)細胞毒性的初步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14年
4 鄧建軍;工業(yè)常用礦物粉塵表面理化特性對肺泡巨噬細胞細胞毒性的實驗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5 杜清清;溴苯腈對SH-SY5Y細胞毒性及NF-κB、MAPKs通路的影響[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6 劉謙;改性蒙脫土細胞毒性、凋亡研究與改性磷酸鈣轉染載體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雪;表面氧化鎳鈦形狀記憶合金的細胞毒性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王倩倩;發(fā)形霞水母觸手提取物細胞毒性[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0年
9 曹艷;尼古丁對牙周膜成纖維細胞(PDLFs)的細胞毒性和作用機制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10 漆婷;納米Ni-Zn鐵氧體材料的制備及其生物效應[D];電子科技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02306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ufangyixuelunwen/1023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