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聲思維法在護理本科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1-05 14:10
有聲思維(ThinkAloud,TA),又稱出聲思維或口語報告,就是將大腦所進行的思維活動語言化。學者們一致認為,有聲思維同反思日記、概念圖等一樣,既是有效的研究工具,也是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培養(yǎng)護生或護士批判性思維的有效途徑[1]。在國外,它被廣泛地應用于臨床和教學實踐研究,以培養(yǎng)和提高護士及護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2-5]。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外護理界通過大量研究證明了批判性思維在護理教育中的重大意義,并把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看作是護理教育最重要的職能[6-7]。而有聲思維能明確本科護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學習策略,有利于教育者和學生根據(jù)需要有針對性地訓練批判性思維能力,同時亦可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趣味性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8-10]。 目的:將有聲思維教學法運用到我校本科護生《老年護理學》病例討論課中,與傳統(tǒng)的病例分析教學方法相比較,以評價有聲思維病例分析課對提高本科護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有效性,探討其在護理教育中的教學效果及學生對該教學法的態(tài)度,明確本科護生在分析、推理問題過程中常用的學習策略,并探討不同能力層次學生在學習策略的運用上是否存在差異。 方法:采用類試驗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為我校護理學院48名三年級本科護生,將這48名護生隨機分入試驗組(n=24)和對照組(n=24),按照《老年護理學》教學大綱要求,期間準備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癥、抑郁癥、老年癡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腦血栓形成、高血壓、冠心病、骨質疏松癥等9個病例作為兩組病例討論課的教學內容。試驗組使用有聲思維教學法進行病例分析,收集有聲思維錄像資料進行學習策略分析,并通過自行設計的有聲思維學習活動調查問卷收集學生對有聲思維教學法的態(tài)度、評價及建議。對照組使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病例分析。在研究初期和末期使用CTDI-CV量表分別測量兩組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并通過學期末課程考試評價有聲思維病例討論課的教學效果。 結果:研究初期兩組CTDI-CV量表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末期兩組間批判性思維能力比較,除開放思想和認知成熟度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外,其余五個維度及總分差異顯著。試驗組研究初期與末期CTDI-CV量表自身比較結果顯示,除開放思想無差異外,其余各維度及總分分數(shù)對比均差異顯著。對照組研究初期與末期CTDI-CV量表自身比較結果顯示,除求知欲這一維度得分增長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外,其他各維度及總分前后比較均無差異。學期末課程考核成績對比結果顯示,試驗組無論是考核總分還是其中病例分析題型得分都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學期末課程考核成績對比結果顯示,試驗組無論是考核總分還是其中病例分析題型得分都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根據(jù)課程考核總成績將試驗組24名同學分為高分組(≥85分)與低分組(<85分),將兩組學生學習策略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結果顯示高分組學生對提前準備、計劃規(guī)劃、自我監(jiān)控、發(fā)現(xiàn)問題、重復、猜測、邏輯推理、自我鼓勵這8個學習策略的運用次數(shù)明顯多于低分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低分組學生猶豫策略的運用次數(shù)明顯多于高分組學生,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試驗組學生經(jīng)過3個月的有聲思維病例討論課的學習,對有聲思維的教學效果持肯定態(tài)度。 結論: 1.有聲思維病例分析教學法教學效果顯著。 2.有聲思維病例分析教學法能夠有效地提高本科護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臨床推理能力。 3.有聲思維病例分析教學法可以評估學生的學習策略差異,為教與學雙方提供改進的參考依據(jù)。
【學位單位】:第四軍醫(yī)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3
【中圖分類】:R47-4
【部分圖文】:
-19-圖 1 本研究技術路線圖2.2 研究條件2.2.1 教學團隊組成教學組由 6 名教員組成,包括本教研室教員 5 名和在讀碩士生 1 名。師資職稱結構為:副教授 2 人、講師 1 人、助教 3 人;學歷層次為博士 2 人、碩士 2 人,本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71746
【學位單位】:第四軍醫(yī)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3
【中圖分類】:R47-4
【部分圖文】:
-19-圖 1 本研究技術路線圖2.2 研究條件2.2.1 教學團隊組成教學組由 6 名教員組成,包括本教研室教員 5 名和在讀碩士生 1 名。師資職稱結構為:副教授 2 人、講師 1 人、助教 3 人;學歷層次為博士 2 人、碩士 2 人,本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沈麗;劉志娟;李林超;王春婷;宋彩霞;;不同學歷新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1年08期
2 蹇佳君;張文鵬;;口語報告法的分類及其在語言認知研究中的應用[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年02期
3 李澤楷,肖丹;美國高等護理教育的特點與借鑒[J];護士進修雜志;2003年03期
4 李秋萍;王惠峰;;國外護理教育中批判性思維教學策略實踐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06年09期
5 李賢,余嘉元;口語報告:探測復雜心理活動的方法[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6 陳保紅;批判性思維與護理教育[J];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1997年03期
7 李小妹,李津,施齊芳;中外護理教育的比較與思考[J];護理學雜志;2004年09期
8 閆瑞芹,沈寧,蔣艷;我國護理專業(yè)課程設置改革的進展及未來趨勢[J];護理學雜志;2005年01期
9 覃業(yè)寧;官江;;護理本科生教學中教學方法的研究[J];中外醫(yī)療;2010年13期
10 林平,呂冬梅;在高等護理教育中加強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的必要性[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本文編號:287174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87174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