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編碼探討
發(fā)布時間:2020-11-05 09:43
對于新發(fā)生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如何編碼才能較好的體現(xiàn)疾病的特殊性,目前還沒有詳細的指南,需要進一步探討。選擇U07.100作為主要編碼并用于統(tǒng)計;結合臨床分型特點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病例選用不同的U07.100擴展編碼表達:對核酸檢測陽性且有肺部感染的確診病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選擇U07.100x001作為主要編碼,對核酸檢測陰性且有肺部感染的臨床確診病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選擇U07.100x003作為主要編碼,無肺部情況的確診病例(輕型)選擇U07.100x002作為主要編碼;對于重型和危重型病例通過其他編碼進行區(qū)分:重型病例存在急性呼吸衰竭表象,增加J96.0編碼表達,危重型的亞型采用聯(lián)合編碼J80、R65.0、R65.1分別表達并發(fā)癥為ARDS、膿毒癥和膿毒癥休克的病例;對疑似病例增加Z03.800x001編碼聯(lián)合其他編碼表達。結合臨床情況提出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主要診斷或疑似診斷與并發(fā)癥診斷編碼聯(lián)合使用,更好的表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斷類別和臨床分型,有效反映臨床的嚴重程度,有利于流行病學統(tǒng)計和醫(yī)療資源消耗的測算。
【文章目錄】:
1 COVID-19的分型和編碼
1.1 WHO的分型
1.2 我國分型
1.3 我國ICD代碼
2 COVID-19感染編碼建議
2.1 確診病例編碼
2.2 疑似病例編碼
2.3 孕產(chǎn)婦、新生兒合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及疑似病例編碼
3 編碼U07.1及部分聯(lián)合編碼的應用
3.1 U07.1編碼的應用
3.2 Z03.8編碼的應用
3.3 Z11.5編碼的應用
3.4 R65.0與R65.1編碼的應用
【相似文獻】
本文編號:2871462
【文章目錄】:
1 COVID-19的分型和編碼
1.1 WHO的分型
1.2 我國分型
1.3 我國ICD代碼
2 COVID-19感染編碼建議
2.1 確診病例編碼
2.2 疑似病例編碼
2.3 孕產(chǎn)婦、新生兒合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及疑似病例編碼
3 編碼U07.1及部分聯(lián)合編碼的應用
3.1 U07.1編碼的應用
3.2 Z03.8編碼的應用
3.3 Z11.5編碼的應用
3.4 R65.0與R65.1編碼的應用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馮海婷;張晟;王芳;潘群英;費小芳;倪作為;倪玲美;鐘紫鳳;瞿婷婷;吳李鳴;許國強;裘云慶;黃河;梁廷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y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管理經(jīng)驗[J];中華危重癥醫(yī)學雜志(電子版);2020年01期
2 侯俊蘭;楊婷珍;姜勝;鞏曉穎;陳素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定點醫(yī)院發(fā)熱門診病人分診結果分析[J];長治醫(yī)學院學報;2020年02期
3 王博;;疫情下的保險選擇[J];金融博覽(財富);2020年Z1期
4 賈丹;何謙;趙淑珍;胡曉坤;曾忠儀;楊曉蓉;楊玲;郭媛;茍悅;胡曉蘭;吳瑋;何曉俐;;大型綜合醫(yī)院門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管理策略[J];中華護理雜志;2020年05期
5 李火把;洪靜芳;楊柳;曾琛琛;朱士娜;;安徽省養(yǎng)老機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現(xiàn)狀調查[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20年05期
6 劉貴華;趙善超;陳赟;彭靖;王濤;孫祥宙;;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階段男科診療工作的若干建議[J];中華男科學雜志;2020年03期
7 王娟;雷鋮;譚潔;張麗;劉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臨時整合病房組織與管理的SWOT分析及防控策略[J];西部中醫(yī)藥;2020年04期
8 高紅;何藝;周文慶;牟嵐;張曦;裴益;劉佩;;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的編碼探討[J];中國病案;2020年09期
本文編號:287146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iyuanguanlilunwen/28714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