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P78在人喉鱗狀細胞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本文關鍵詞:GRP78在人喉鱗狀細胞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更多相關文章: 喉鱗狀細胞癌 葡萄糖調節(jié)蛋白78 免疫組織化學
【摘要】:目的 檢測葡萄糖調節(jié)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78,GRP78)在人喉鱗狀細胞癌(1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組織、同一患者的癌旁組織及正常喉黏膜組織中的表達,并分析其與患者性別、腫瘤分化程度、臨床分期及淋巴結轉移的關系。探討GRP78在人LSCC組織中的表達情況,分析GRP78在LSCC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及其意義。 材料和方法 1.本研究選用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咽喉頭頸外科行手術治療,具有完整病歷資料且病理診斷明確的90例LSCC患者的石蠟包埋腫瘤組織,同一患者的癌旁組織、正常粘膜組織。所有患者術前均未接受放、化療和其他抗腫瘤治療。 2.采用免疫組織化學鏈霉素抗生物素蛋白-過氧化物酶連結(SP)法,觀察GRP78在LSCC中的表達,并分析其與LSCC發(fā)生發(fā)展的關系。采用SPSS17.0對實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運用Kruscal-wallis秩和檢驗,比較人喉正常黏膜組織、癌旁組織及人喉鱗狀細胞癌組織中GRP78的表達水平的差異;應用wilcoxon秩和檢驗和Kruscal-wallis秩和檢驗,比較不同臨床病理參數LSCC患者GRP78水平的差異;檢驗水準a=0.05。Kruscal-wallis秩和檢驗后的兩兩比較采用Bonferroni檢驗,檢驗水準α=0.05/3。結果 1.GRP78在人喉正常黏膜組織、癌旁組織及人喉鱗狀細胞癌組織中的表達水平不同(H=143.476,P0.001),LSCC及癌旁組織患者GRP78平均表達水平高于正常喉粘膜組織。LSCC、癌旁組織及正常黏膜組織的GRP78陽性表達率分別為86.67%(78/90)、32.22%(29/90)、8.89%(8/90)。 2.不同性別人LSCC組織中GRP78蛋白表達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Z=0.634,P=0.526),而不同分化程度(H=56.995,P0.001)、臨床分期(Z=2.993,P=0.003)和有無淋巴結轉移(Z=4.137,,P0.001)的人LSCC組織中GRP78蛋白表達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腫瘤分化程度低、臨床分期晚以及有淋巴結轉移的人LSCC組織中GRP78蛋白表達水平高。結論 1.GRP78與LSCC的發(fā)生、發(fā)展、轉移密切相關,在此過程中可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可作為一種指示LSCC發(fā)生發(fā)展和衡量其惡性程度的有價值的分子標志物。 2.GRP78在LSCC組織中的高表達現象提示,運用基因手段抑制GRP78的表達可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從而為LSCC的基因治療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喉鱗狀細胞癌 葡萄糖調節(jié)蛋白78 免疫組織化學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739.65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9
- 中英文縮寫9-10
- 前言10-12
- 材料與方法12-16
- 1 實驗材料12-14
- 2 實驗步歘14
- 3 對照設立14
- 4 染色結果判定14-15
- 5 統(tǒng)計學分析15-16
- 結果16-18
- 討論18-25
- 結論25-26
- 參考文獻26-30
- 附圖30-31
- 綜述 GRP78與惡性腫瘤的研究進展31-53
- 參考文獻47-53
-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參加的學術會議53-54
- 致謝5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淑芝;陳海燕;張偉;劉達根;范爾鐘;李穎;;喉鱗狀細胞癌轉化生長因子β_1與熱休克蛋白70表達的相關性研究[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7年12期
2 王軍;杜佳;王愛平;田廣勇;;整合素連接激酶及抑癌基因PTEN在人喉鱗狀細胞癌中的表達[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7年11期
3 杜玉曉;楊成章;張小萌;張龍;;整合素β1和整合素連接激酶在喉鱗狀細胞癌中的表達及意義[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8年11期
4 張海琴;李薇;尚偉;;Ⅰ型和Ⅳ型膠原及纖維連接蛋白在喉鱗狀細胞癌中的表達及其與腫瘤的臨床關系[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9年24期
5 劉杰;潘松;周遠紅;喻志華;劉立思;;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Ⅰ受體和蛋白激酶C在喉鱗狀細胞癌中的表達及意義[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0年04期
6 李文妍;任曉勇;許珉;;手術治療喉鱗狀細胞癌的預后影響因素[J];現代腫瘤醫(yī)學;2010年05期
7 王建亭;張玉祥;;程序性細胞死亡因子4蛋白表達與喉鱗狀細胞癌相關性研究[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1年12期
8 張艷秋;李培華;李巍;張旭;劉穩(wěn);;喉鱗狀細胞癌中成纖維細胞的活性和Ⅰ型膠原的表達及意義[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年19期
9 王建亭;張玉祥;;程序性細胞死亡因子4在喉鱗狀細胞癌中的表達及其與腫瘤細胞增殖和凋亡的關系[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2年06期
10 戴文成;蔣斌;韓靚;;喉鱗狀細胞癌組織和血漿中肝細胞生長因子受體的表達[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倪鑫;高晗;韓德民;黃志剛;房居高;陳曉紅;陳學軍;;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在喉鱗狀細胞癌中的意義[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2 王冰;姬長友;關力謙;;血漿肝細胞生長因子在喉鱗狀細胞癌中的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C];2007年
3 任曉勇;李文妍;許珉;汪立;王建剛;;人β-防御素2在喉鱗狀細胞癌組織中表達的初步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C];2007年
4 許珉;李文妍;任曉勇;汪立;王建剛;;手術治療喉鱗狀細胞癌的預后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C];2007年
5 崔春蓮;;延邊地區(qū)女性喉鱗狀細胞癌發(fā)病趨勢的分析[A];吉林省醫(yī)學會第九次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6 章如新;劉國均;余少卿;溫武;;喉鱗狀細胞癌基因表達譜的研究[A];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耳鼻咽喉科學術會論文匯編[C];2004年
7 徐潔潔;;內皮細胞特異性分子1在喉鱗狀細胞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A];華東六省一市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暨2008年浙江省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8 Xiaolin Cao;Yaoshu Teng;Yong Li;Qiaoyun Li;;喉鱗狀細胞癌伴原發(fā)性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1例報道(英文)[A];2012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9 龔洪立;石毅;周梁;陶磊;吉建;陳惠雯;;幽門螺桿菌感染和喉鱗狀細胞癌的相關性研究[A];2010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青年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10 石毅;龔洪立;陶磊;曹文俊;周梁;;幽門螺桿菌感染和喉鱗狀細胞癌的相關性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臨床檢驗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全國臨床檢驗實驗室管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陳默;中山“協(xié)和”“喉癌全切術”喜獲成功[N];中山日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田雅婷 本報通訊員 李運紅 胡顏;長期抽煙喝酒小心喉癌[N];光明日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正江;喉鱗狀細胞癌綜合治療的臨床和實驗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0年
2 賀光;喉鱗狀細胞癌新的相關基因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2年
3 李琳;炎性微環(huán)境對喉鱗狀細胞癌促癌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4 吳平安;反義整合素連接激酶寡核苷酸對上皮—間充質轉型的調控及抑制喉癌轉移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5 姚鴻超;腫瘤壞死因子相關凋亡誘導配體誘導喉鱗狀細胞癌凋亡的實驗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7年
6 古慶家;喉鱗狀細胞癌患者組織及血液中線粒體DNA突變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7 崔香艷;粉防己堿對喉鱗狀細胞癌抑癌基因Brg1表達的影響及相關機制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8 張軍輝;OCT-4在喉鱗狀細胞癌中的表達及意義[D];鄭州大學;2010年
9 陳慧;BMI1基因在喉鱗狀細胞癌及腫瘤干細胞中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10 張華;微量元素、抗氧化酶與差異蛋白質組學在吸煙相關早期喉鱗狀細胞癌發(fā)病機制中的初步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詹國文;微小RNA-34a在喉鱗狀細胞癌的功能研究及臨床意義[D];寧波大學;2012年
2 李琳;金屬硫蛋白在喉鱗狀細胞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D];吉林大學;2005年
3 房高麗;白細胞介素18與人喉鱗狀細胞癌的相關性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4 王雅堂;白介素17在喉鱗狀細胞癌中的作用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李翠;擇區(qū)性頸淋巴結清掃術在喉鱗狀細胞癌中的應用[D];蚌埠醫(yī)學院;2013年
6 徐紅;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在喉鱗狀細胞癌中的表達及意義[D];中南大學;2008年
7 崔春蓮;延邊地區(qū)喉鱗狀細胞癌發(fā)病趨勢的分析[D];延邊大學;2008年
8 龔梁;中期因子在喉鱗狀細胞癌中的表達及其與血管生成的相關性探討[D];浙江大學;2008年
9 張中華;骨橋蛋白與尿激酶型纖溶酶原激活物在喉鱗狀細胞癌中的表達及意義[D];山東大學;2009年
10 張婷;運用組織芯片研究整合素連接激酶在喉鱗狀細胞癌中的表達及意義[D];中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80320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803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