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顯子組測序鑒定一個新的高度近視致病基因P4HA2
本文關鍵詞:外顯子組測序鑒定一個新的高度近視致病基因P4HA2
【摘要】:背景:近視(Myopia)是一種眼睛屈光不正的狀態(tài),主要的特征為平行光線在黃斑中心凹的前面聚焦造成的視力模糊。近視可伴隨有眼底萎縮變性、視網(wǎng)膜脫落、黃斑出血,嚴重時甚至可至失明,是嚴重影響患者視力健康乃至生存質(zhì)量的一種重要疾病,在致盲眼病中居第6位。 目前已在多個不同民族和地區(qū)完成高度近視的全基因組掃描和遺傳連鎖分析。已經(jīng)定位的位點包括:1p36,2q37.1,3q26,4q12等。報道的相關致病基因包括:SCO2, LEPREL1, ZNF644,SLC39A5等。 目的:鑒定高度近視的致病基因。 方法:本研究所招募的高度近視家系(HM-SR3-2)由中南大學醫(yī)學遺傳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采集,患者均來自株洲。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為近視6000(-6.00OD)以上。該高度近視家系患者由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眼科兩名主治以上?漆t(yī)生共同診斷。該家系呈現(xiàn)典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趨勢,患者表現(xiàn)為高度近視且進行性加重。高度近視185例散發(fā)病人均由湘雅二醫(yī)院眼科收集,符合納入標準。我們在HM家系中選取兩個患者和一個正常人,應用外顯子組測序的方法分析他們所有外顯子序列。然后我們運用Sanger測序法在此家系中分別驗證外顯子組測序的結果。運用Sanger測序法在散發(fā)病人中進行測序驗證。利用QPCR方法檢測病人淋巴細胞中mRNA表達。利用免疫印跡方法檢測病人淋巴細胞中蛋白水平變化。 結果:根據(jù)外顯子組測序結果,我們發(fā)現(xiàn)P4HA2基因c.871GA雜合突變在家系中與疾病共分離,且此突變位點未在209例正常人中發(fā)現(xiàn)。在185例散發(fā)患者中,發(fā)現(xiàn)P4HA2基因c.448AG, c.419AG, c.1349-1350delGT,c.1327AT雜合突變,且在300例正常人中未發(fā)現(xiàn)。QPCR結果提示,患者淋巴細胞中P4HA2mRNA表達量低于正常人,且在加入吐根堿之后達到正常人表達水平。Western blot的結果顯示,患者P4HA2蛋白表達量降低。 結論:該家系中患者均帶有P4HA2的c.871GA突變,該突變導致蛋白質(zhì)發(fā)現(xiàn)p.291EK的改變,209例正常人無此突變;散發(fā)病人中發(fā)現(xiàn)P4HA2基因c.448AG, c.419A, c.1349-1350delGT, c.1327AT雜合突變,且在300例正常人中未發(fā)現(xiàn);家系患者P4HA2mRNA發(fā)生提前降解,患者中由P4HA2編碼的蛋白4-脯氨酰羥化酶α亞基Ⅱ表達量降低;P4HA2基因可能是此高度近視家系的致病基因。
【關鍵詞】:高度近視 外顯子組測序 P4HA2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78.11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9
- 英文縮略詞表9-10
- 實驗儀器與耗材10-16
- 實驗用細胞與DNA模板16-17
- 前言17-21
- 第一章 實驗對象21-23
- 第二章 實驗方法23-33
- 2.1 外周血DNA提取23
- 2.2 外顯子組測序23-25
- 2.3 PCR引物設計25-27
- 2.4 PCR反應體系與條件27-28
- 2.5 淋巴細胞總RNA提取(使用Thermo GeneJET RNA Purification Kit)28
- 2.6 吐根堿(Emetine)處理淋巴細胞提取總RNA28-29
- 2.7 mRNA逆轉(zhuǎn)錄PCR29
- 2.8 實時熒光定量PCR29-31
- 2.9 免疫印跡31-33
- 第三章 結果33-41
- 3.1 高度近視家系HM-SR-3外顯子組測序及驗證33-36
- 3.2 P4HA2基因突變檢測36-37
- 3.3 突變蛋白預測37-38
- 3.4 患者淋巴細胞株P4HA2表達水平38-40
- 3.5 患者淋巴細胞株P4HB表達水平40-41
- 第四章 分析與討論41-44
- 第五章 結論44-45
- 參考文獻45-50
- 綜述50-68
- 參考文獻58-68
- 致謝68-69
- 個人簡歷6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正偉;趙曉航;;外顯子組測序技術在人類疾病研究中的應用[J];生命科學;2012年01期
2 柯海萍;杜振方;張咸寧;;全外顯子組捕獲測序技術在單基因遺傳病研究和診斷中的意義[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12年06期
3 王燕飛;賈婧潔;程靜;盧宇;張蕾;韓東一;袁慧軍;;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聾家系遺傳學特征及外顯子組測序分析[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4年04期
4 陳怡然;吳小華;;全外顯子組測序技術及其在腫瘤研究中的應用[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11年03期
5 閆瑾;潘琦;任紅;;全外顯子組測序分析中預處理方法和變異識別方法的比較[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年12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高雅;;基于全外顯子組測序的遺傳病基因檢測[A];第十二次全國醫(yī)學遺傳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4年
2 趙靜;王俊學;竇麗敏;陳瑞;李麗婷;王建設;;外顯子組測序技術診斷一例晚發(fā)型HSD3B7缺陷病[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3 閆乃紅;王云;向浩天;郭力恒;謝艾芮;蔡素萍;劉旭陽;;外顯子組測序在眼病分子遺傳學研究中的應用[A];第十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眼科學術會議暨第五屆海峽眼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遠達;我科學家揭開白猴白化之迷[N];新華每日電訊;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付蕾;全外顯子組測序探尋早發(fā)及家族性結直腸癌候選易感基因及突變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4年
2 劉彥山;單基因肥胖等單基因病的分子遺傳學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楊銳林;家族性隱睪外顯子組測序分析[D];汕頭大學;2011年
2 譚世明;采用外顯子組測序確定TSC22D2為多癌家系疾病易感基因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3 趙燕;用全外顯子組測序技術尋找一個類Olmsted綜合征家系的致病基因[D];浙江大學;2014年
4 周穎;應用外顯子組測序篩選一個IGE家系的致病基因[D];中南大學;2013年
5 李慶容;SENP1與MLL3在急性白血病中作用及機制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74221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742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