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對視網膜病變新生血管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對視網膜病變新生血管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高氧 早產兒視網膜病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抑制
【摘要】:目的:通過觀察早產兒視網膜病(ROP)模型鼠視網膜血管變化,來探討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對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7日齡的Wistar小鼠170只分別分為ROP組,正常對照組與治療組3組。通過與正常對照組的新生鼠視網膜血管的比較,觀察高氧對視網膜血管形態(tài)的影響。治療組小鼠以左眼為對照,按照不同劑量和注藥次數給ROP小鼠右眼注入PEDF。在17日齡時,進行視網膜血管形態(tài)學觀察以及血管內皮細胞核數計數。結果:1μg組左右眼細胞核數分別是(39.18±3.25,14.01±2.04)個;2μg組左右眼細胞核數分別是(48.41±6.03,11.37士1.41)個。兩組血管形態(tài)均有明顯改變,血管內皮細胞核數右眼均較左眼明顯減少(1μg組:t=6.53,P=0.001;2μg組:t=5.403,P=0.001)。以2μg為注射PEDF劑量,一次注藥無效,二次及三次注藥有效。結論:PEDF對高氧誘導的新生鼠視網膜病變模型具有抑制作用。
【關鍵詞】:高氧 早產兒視網膜病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抑制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774.1
【目錄】:
- 中英文縮略詞對照表5-7
- 摘要7-8
- ABSTRACT8-9
- 前言9-12
- 資料與方法12-14
- 1. 研究對象選擇12-14
- 1.1 實驗動物及分組12
- 1.2 方法12
- 1.3 觀察指標12-13
- 1.4 統(tǒng)計學方法13-14
- 結果14-16
- 討論16-34
- 小結34-35
- 致謝35-36
- 參考文獻36-42
- 綜述42-50
- 參考文獻48-50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位論文50-51
- 個人簡歷51-52
- 導師評閱表5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志華;蔣犁;喬立興;;血管內皮生長因子mRNA在高氧誘導新生鼠視網膜異常新生血管化模型中的表達[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7年04期
2 王彥林;肖小敏;丁琦;王雪梨;;治療劑量高壓氧對胎鼠及新生鼠視網膜血管的影響[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8年11期
3 馮霞;劉哲麗;;PEDF與視網膜新生血管[J];國際眼科雜志;2006年05期
4 樊小娟;張小玲;;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fā)病機制中VEGF與PEDF的研究進展[J];國際眼科雜志;2007年02期
5 趙勇;任兵;高曉唯;高云仙;李霞;李慧;郭繼華;;TNP470治療高氧誘導幼鼠視網膜病變的作用[J];國際眼科雜志;2007年04期
6 李斌;李艷會;徐玲娟;華開羅;;VEGF映射ROP新生血管的初步研究[J];國際眼科雜志;2008年11期
7 張晨明;陳曉鐘;李志敏;;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患者血清和玻璃體液PEDF水平的檢測[J];西南軍醫(yī);2006年02期
8 侯瑋瑋;蔣犁;喬立興;;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在酸中毒誘導的早產兒視網膜病大鼠動物模型中的表達[J];現代醫(yī)學;2009年01期
9 陳波,程文惠,何躍;氬激光光凝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在手術治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的應用[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5年03期
10 吳晉暉;高玉;柳林;;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視網膜VEGF和PEDF表達的動態(tài)變化[J];眼科新進展;2010年09期
,本文編號:68973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689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