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變換提取谷氨酸代謝對大鼠視網膜電圖b波的時頻域貢獻特征
發(fā)布時間:2017-07-06 16:00
本文關鍵詞:小波變換提取谷氨酸代謝對大鼠視網膜電圖b波的時頻域貢獻特征
【摘要】:目的通過建立Müller細胞內谷氨酰胺合成酶損傷模型,探討b波的時頻域特征,檢測谷氨酸代謝對b波時頻域的影響。方法大鼠(Rcs-rdy!-p!)右眼注射4μL不同濃度(7、70、140μg/μL)的谷氨酸合成酶抑制劑(DL-AAA),左眼注射等計量PBS作為對照組。采用RETI-scan系統(tǒng),環(huán)形角膜電極和不銹鋼針狀電極,記錄18只30 d齡大鼠系列暗適應視網膜電圖。導出數(shù)據后,在Matlab7.1環(huán)境下自編程序行小波分析。行配對樣本t檢驗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時域特征:隨著DLAAA濃度的增加,a、b波的幅值降低。在低濃度時雙眼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中、高濃度實驗組a、b波幅值較對照組均明顯降低(P0.05,P0.01),而b波的峰時未見明顯變化。高濃度時,b/a及T1/2d均出現(xiàn)明顯變化。頻域特征:在設定包絡閾值為0.8時,歸一化處理后發(fā)現(xiàn),低濃度時最小環(huán)比基本重合,而隨著藥物濃度的增加,實驗組最小環(huán)比則明顯增高(P0.05),且離散度增高,同時最高峰值的時間點后延(P0.05)。結論抑制谷氨酰胺合成酶后,視網膜內谷氨酸代謝出現(xiàn)異常,該變化對b波的貢獻在時域上體現(xiàn)為早期成分,在頻域上體現(xiàn)為慢相低頻成分,且對維持視網膜功能穩(wěn)定性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 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第三軍醫(yī)大學西南醫(yī)院全軍眼科中心視覺損傷與再生修復重慶市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谷氨酸代謝 谷氨酰胺合成酶 b波 小波分析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81200710)~~
【分類號】:R774.1
【正文快照】: 眼科中心,視覺損傷與再生修復重慶市重點實驗室2)視網膜電圖(electroretinogram,ERG)因其可以客觀、無創(chuàng)地評估視網膜內不同神經元的功能,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和基礎研究中[1]。ERG的b波是其主要成分,近來研究表明其起源于代謝型谷氨酸受體(m GluR6)介導的G蛋白偶聯(lián)通路,尤其是暗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6條
1 葉尚尚;孟巖;李艷;;兩種大鼠視網膜Müller細胞培養(yǎng)方法比較[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2 Wei-Tao Song;Xue-Yong Zhang;Si-Qi Xiong;Dan Wen;Jian Jiang;Xiao-Bo Xia;;Comparison of two methods used to culture and purify rat retinal M,
本文編號:52682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5268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