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AMD患者脈絡膜厚度中的改變
本文關鍵詞:早期AMD患者脈絡膜厚度中的改變,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應用眼科頻域相干光斷層掃描深度增強成像技術(EDI)測量臨床上早期年齡相關性黃斑病變(AMD)患者脈絡膜厚度并與正常人群對比,探究早期AMD患者脈絡膜厚度是否有變化及其臨床意義。 方法:收集門診20例50歲(平均年齡70±9歲)以上臨床上確診為患有早期AMD的患眼及20例正常對照組(平均年齡68±8歲)眼進行常規(guī)眼科檢查,測量其脈絡膜厚度,測量方法為以黃斑中心凹為中心0.5mm為間距2.5mm范圍內上方、下方、鼻側和顳側的脈絡膜及視網膜厚度,脈絡膜厚度測量標準為由視網膜色素上皮層與Bruch膜界面至脈絡膜鞏膜界面的垂直距離。采用SPSS軟件成組t檢驗比較兩組間脈絡膜及視網膜厚度是否存在差異,并進一步分析年齡,性別,屈光度以及眼軸等相關因素與脈絡膜厚度的相關性,探討EDI技術用于早期診斷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并觀察疾病發(fā)展變化的價值和意義。 結果:早期AMD患者與正常人群相比其黃斑中心凹處視網膜厚度顯著降低(p0.05),而脈絡膜厚度亦較正常對照組低(p0.05),兩者間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早期AMD患者黃斑中心凹脈絡膜厚度平均值為197±60um,而視網膜厚度為188±27um;正常成年人黃斑中心凹脈絡膜平均厚度為269±46um,視網膜平均厚度為220±30um。同時年齡、屈光度和眼軸與脈絡膜厚度均有負相關性。 結論: 1.早期AMD患者與正常人群相比其黃斑中心凹處視網膜和脈絡膜平均厚度均不同程度下降。 2.運用EDI技術測量中老年視力下降的患者脈絡膜厚度以輔助診斷早期AMD并隨訪病程變化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早期AMD 脈絡膜厚度 視網膜厚度 EDI技術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74.5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7
- 目錄7-8
- 前言8-9
- 1. 研究對象及實驗器材9-10
- 1.1 研究對象9
- 1.1.1 入選標準9
- 1.1.2 排除標準9
- 1.2 檢查儀器9-10
- 2. 檢查方法10-11
- 2.1 臨床資料的采集10
- 2.2 OCT脈絡膜厚度及視網膜厚度測量10-11
- 3. 結果及數據分析11-20
- 3.1 脈絡膜厚度測量結果11-19
- 3.2 患者常規(guī)檢查相關影響因素分析19
- 3.3 脈絡膜及視網膜厚度改變19-20
- 4. 討論20-23
- 4.1 AMD介紹20
- 4.2 EDI技術介紹20-21
- 4.3 脈絡膜視網膜及脈絡膜鞏膜的分界標準及脈絡膜厚度測量方法21-23
- 5. 結論23-24
- 參考文獻24-27
- 綜述27-38
- 參考文獻34-38
- 致謝38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延奎;;光學相干層析醫(yī)學圖像處理及其應用[J];光學精密工程;2014年04期
2 席昊瀾;劉慶淮;;SD-OCT在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黃斑變性隨訪中的作用[J];國際眼科雜志;2014年05期
3 Erkan Unsal;Kadir Eltutar;Ozen Ayranci Osmanbasoglu;Sibel Zιrtιloglu;Osman Kιzιlay;Hulya Gungel;;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脈絡膜厚度評價(英文)[J];國際眼科雜志;2014年09期
4 陳莉莉;陳子林;李澤斌;;Cirrus HD OCT檢測近視眼黃斑中心凹下脈絡膜厚度的研究[J];國際眼科雜志;2014年09期
5 Aylin Karalezli;Fatma Corak Eroglu;Tulay Kivanc;Rusina Dogan;;Evaluation of choroidal thickness using 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a comparative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14年06期
6 翁銘;陳長征;易佐慧子;戚沆;余嵐;鄭紅梅;;慢性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半劑量光動力治療前后脈絡膜厚度的改變[J];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年04期
7 劉彥;陳建華;趙慧英;吳香麗;陳冬軍;王偉;任艷霞;司佳s,
本文編號:4621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462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