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酸氟替卡松鼻霧劑聯(lián)合皮下免疫治療變應性鼻炎
發(fā)布時間:2021-01-21 09:08
目的探討變應性鼻炎患者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霧劑聯(lián)合皮下免疫治療臨床效果及對患者炎癥細胞因子水平影響。方法選取曲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120例確診為變應性鼻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n=60)及對照組(n=60),對照組給予皮下特異性免疫治療,實驗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霧劑聯(lián)合皮下免疫治療,觀察并比較2組患者臨床效果、臨床癥狀評分、血清白介素-4 (IL-4)、白介素-12 (IL-12)、免疫球蛋白E (Ig E)、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鼻結膜炎生存質量量表(RQLQ)評分。結果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96.67%,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85.00%(P <0.05);實驗組患者各項臨床癥狀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 <0.05);實驗組患者IL-4、Ig E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實驗組患者IL-12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 <0.05);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67%,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6.67%(P<0.05);實驗組患者各項RQLQ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 <0.05)。結論丙酸氟替卡松鼻霧劑聯(lián)合皮下免疫治療變應性鼻炎...
【文章來源】: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 2020,41(08)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納入標準[8]
1.3 排除標準
1.4 方法
1.5 觀察指標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2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
2.2 2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2.3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2.4 2組患者IL-4、IL-12、Ig E水平比較
2.5 2組患者各項RQLQ評分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療變應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 趙艷,何荊培,趙喜桂,鄧萍萍.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20(03)
[2]季節(jié)性變應性鼻炎的減量與固定劑量治療的比較研究[J]. 李麗莎,關凱,王子熹,崔樂,徐迎陽.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20(01)
[3]舌下特異性免疫治療對變應性鼻炎患者的療效分析[J]. 楊娟,江洪,向奕琳,伍瑩.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20(01)
[4]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聯(lián)合氯雷他定治療中重度變應性鼻炎臨床療效[J]. 李耀榮. 天津藥學. 2019(05)
[5]變應性鼻炎患者鼻黏膜微小RNA的表達譜及其意義[J]. 馮娟,張秀利,陽玉萍,王燕,張華. 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9(10)
[6]上海某社區(qū)部分成年人變應性鼻炎防治現(xiàn)況和應對策略[J]. 馮潔,徐莉蘋,蘇瑾,易春濤. 上海醫(yī)藥. 2019(08)
[7]舌下免疫法治療變應性鼻炎的有效性及細胞因子對其療效的預測[J]. 孫子慧,高照慧,薛金梅,王雪松,宋夢婷.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9(04)
[8]孟魯司特聯(lián)合布地奈德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療效[J]. 宋云紅,崔學英. 系統(tǒng)醫(yī)學. 2019(05)
[9]丙酸氟替卡松鼻霧劑治療中度季節(jié)性變異性鼻炎的療效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王穎,李巍巍. 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 2019(02)
[10]塵螨變應原舌下免疫對變應性鼻炎Th2型免疫反應的影響[J]. 石海英,王學靜.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9(02)
本文編號:2990878
【文章來源】: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 2020,41(08)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納入標準[8]
1.3 排除標準
1.4 方法
1.5 觀察指標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2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
2.2 2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2.3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2.4 2組患者IL-4、IL-12、Ig E水平比較
2.5 2組患者各項RQLQ評分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療變應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 趙艷,何荊培,趙喜桂,鄧萍萍.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20(03)
[2]季節(jié)性變應性鼻炎的減量與固定劑量治療的比較研究[J]. 李麗莎,關凱,王子熹,崔樂,徐迎陽.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20(01)
[3]舌下特異性免疫治療對變應性鼻炎患者的療效分析[J]. 楊娟,江洪,向奕琳,伍瑩.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20(01)
[4]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聯(lián)合氯雷他定治療中重度變應性鼻炎臨床療效[J]. 李耀榮. 天津藥學. 2019(05)
[5]變應性鼻炎患者鼻黏膜微小RNA的表達譜及其意義[J]. 馮娟,張秀利,陽玉萍,王燕,張華. 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9(10)
[6]上海某社區(qū)部分成年人變應性鼻炎防治現(xiàn)況和應對策略[J]. 馮潔,徐莉蘋,蘇瑾,易春濤. 上海醫(yī)藥. 2019(08)
[7]舌下免疫法治療變應性鼻炎的有效性及細胞因子對其療效的預測[J]. 孫子慧,高照慧,薛金梅,王雪松,宋夢婷. 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 2019(04)
[8]孟魯司特聯(lián)合布地奈德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療效[J]. 宋云紅,崔學英. 系統(tǒng)醫(yī)學. 2019(05)
[9]丙酸氟替卡松鼻霧劑治療中度季節(jié)性變異性鼻炎的療效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王穎,李巍巍. 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 2019(02)
[10]塵螨變應原舌下免疫對變應性鼻炎Th2型免疫反應的影響[J]. 石海英,王學靜.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9(02)
本文編號:299087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299087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