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E患者黃斑部脈絡膜厚度的影響因素及其與中醫(yī)證候的關系
【學位單位】: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587.2;R774
【部分圖文】:
兩名測量者分別觀察及測量,應用系統(tǒng)軟件(Heidelberg Eye Explorer version1.7.0.0; Heidelberg Engineering),由兩名測量者分別獨立的運用軟件自帶的標尺先標記需要測量的位置,即黃斑中心凹下的脈絡膜厚度。為避免資料的重復性選取圖像更為清晰、圖像質量更高的一眼進行測量分析。檢查系統(tǒng)自動識別標記的ILM 和 BM 線(見圖 01)標記是否準確,采用 1:1 pixel 顯示圖像,標記需要測量的位置,若成像較為水平,則運用系統(tǒng)自帶“Thickness Graph”(厚度曲線圖)(見圖 02)測量黃斑水腫厚度(內界膜至 RPE 的垂直距離,內界膜與 RPE 分別用 ILM 及 BM 的紅線標識)(見圖 02)。測量工具,運用系統(tǒng)距離測量工具手動測量黃斑中心凹下脈絡膜厚度(視網(wǎng)膜色素上皮層與 Bruch 膜分界面至脈絡膜鞏膜分界面的垂直距離)(見圖 03)及黃斑水腫厚度,若脈絡膜與鞏膜分界清晰度欠佳時可選用 200%的圖像顯示方式、通過調整對比度、放大圖像以便清晰的鑒別各層組織,減少測量誤差。對測量的數(shù)據(jù)進行記錄保存,取兩名測量者測量的平均值。[5][6][7]
圖 2 黃斑水腫厚度曲線圖(黃斑水腫厚度即 ILM 與 BM 之間的垂直距離)圖 3 脈絡膜厚度測量圖(脈絡膜厚度即視網(wǎng)膜色素上皮外緣至鞏膜內表面的垂距離)FFA 檢查:0.5% 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美多麗)充分散大瞳孔后,應用 H+ OCT 進行 FFA 檢查,造影前首先拍攝彩色眼底照片,皮試陰性后,將 20%
14圖 3 脈絡膜厚度測量圖(脈絡膜厚度即視網(wǎng)膜色素上皮外緣至鞏膜內表面的垂直距離)FFA 檢查:0.5% 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美多麗)充分散大瞳孔后,應用 HRA+ OCT 進行 FFA 檢查,造影前首先拍攝彩色眼底照片,皮試陰性后,將 20%熒光素鈉注射液 3ml 由肘前靜脈注入,4-5 秒鐘注射完畢,同時啟動計時器,連續(xù)拍攝眼底圖像,共拍攝 9 個方位,順序為后極部、顳側、顳上方、正上方、鼻上方、鼻側、鼻下方、正下方、顳下方。將所有圖像存入計算機后分析。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穎;鐘沐睿;;伴有黃斑水腫的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患者脈絡膜的光學相干斷層掃描觀察[J];激光雜志;2014年02期
2 陳霞琳;汪迎;張凱;黃靜;;糖尿病性視網(wǎng)膜病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臨床眼科雜志;2013年04期
3 王芳;王春芳;閆建林;;45歲以上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的患病率調查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3年08期
4 金蘭;朱江;;中藥聯(lián)合多波長激光治療糖尿病性黃斑水腫的臨床觀察[J];國際眼科雜志;2008年06期
5 周建蘭;張友勝;;糖尿病性黃斑水腫的中西醫(yī)治療概況[J];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08年01期
6 詹育和;王學鋒;;中藥對糖尿病性黃斑水腫治療作用的觀察[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8年01期
7 杜海英;李麗;韋企平;俞興源;;糖尿病性黃斑水腫的發(fā)病機制及藥物治療[J];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07年05期
8 黃秋艷;;糖尿病黃斑水腫的臨床觀察[J];國際眼科雜志;2006年06期
9 孫文濤,張小玲,高嵩;糖尿病性視網(wǎng)膜病變發(fā)生發(fā)展的相關因素[J];國際眼科雜志;2005年04期
10 王鶯,蔡季平,唐建明;調節(jié)全身因素預防糖尿病性視網(wǎng)膜病變[J];國際眼科雜志;2005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朱劍鋒;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的流行病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2 劉罡;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中醫(yī)證候特征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87548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2875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