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體腔注射ranibizumab輔助微創(chuàng)玻璃體視網膜手術治療嚴重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觀察
發(fā)布時間:2017-03-24 13:03
本文關鍵詞:玻璃體腔注射ranibizumab輔助微創(chuàng)玻璃體視網膜手術治療嚴重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觀察,,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 觀察玻璃體腔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單克隆抗體ranibizumab (intravitreal ranibizumab, IVR)輔助微創(chuàng)玻璃體視網膜手術(vitreoretinal surgery, VRS)治療嚴重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hty, PDR)的術中臨床效果及術后隨訪情況。探討術前IVR對VRS的輔助意義以及術后恢復的效果,為輔助VRS治療嚴重PDR提供方法及臨床依據。方法 1、采用回顧性非隨機臨床對照研究方法。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天津市眼科醫(yī)院臨床確診為嚴重PDR的81例100只眼納入本研究。告知所有患者IVR治療目的及風險,由其自愿決定是否在VRS前行IVR治療。依據術前是否行IVR將患者分為IVR組和對照組。IVR組41例50只眼,對照組40例50只眼。IVR組于手術前3-4d行玻璃體腔注射10mg/ml的ranibizumab0.05ml(含ranibizumab0.5mg),然后行23G微創(chuàng)VRS。對照組直接行23G微創(chuàng)VRS。 2、對比分析兩組PDR患者術中觀察指標:手術時間、新生血管出血次數、術中出血程度(輕度和重度)次數、電凝使用次數、器械交換次數、醫(yī)源性視網膜裂孔發(fā)生率、視網膜切開率;對比分析兩組術后觀察指標:術后1周、1月、3月、6月復發(fā)玻璃體積血(vitreous haemorrhage, VH)情況,最小分辨角對數(logarithm of minimum angle of resolution, LogMAR)最佳矯正視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眼壓、黃斑中心凹視網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 CRT)、視網膜復位及手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 3、所有數據應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經正態(tài)性檢驗和方差齊性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P0.05(雙側)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分類資料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earson相關系數分析兩變量之間的相關性,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 1、IVR組和對照組術前基本情況 兩組患者術前性別、年齡、糖尿病病程,高血壓史、阿司匹林史、吸煙史、PDR分期、logMAR BCVA.眼壓、嚴重程度評分(complexityseore, CS)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IVR組和對照組術中統(tǒng)計結果 IVR組患者注藥后均未發(fā)生與藥物相關的局部及全身不良反應。IVR組、對照組平均手術時間分別為(87.43±29.34)、(100.86±17.21)min,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34,P0.05)。IVR組、對照組術中新生血管出血平均次數分別為(0.66±0.72)、(1.44±1.23)次,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13,P0.05)。IVR組輕、重度出血分別占54.5%、45.5%,而對照組輕、重度出血分別占37.8%、62.2%,兩組術中出血程度構成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2.70,P0.05)。IVR組、對照組術中電凝使用平均次數分別為(0.30±0.58)、(0.82±0.94)次,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33,P0.05)。IVR組和對照組平均器械交換次數分別為:15.28±5.35次、23.47±7.32次,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56,P0.05)。IVR組、對照組術中醫(yī)源性視網膜裂孔發(fā)生率分別為2%、16%,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40,P0.05)。IVR組和對照組術中行視網膜切開率分別為14%、3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57,P0.05)。 2、IVR組和對照組術后統(tǒng)計結果 術后1周,IVR組VH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4,P0.05),VH各級發(fā)生率分別為6.0%、4.0%、0.0%,對照組的為12.0%、10.0%、4.0%。術后1月,IVR組VH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98,P0.05),VH各級發(fā)生率分別為2.0%、0.0%、0.0%,對照組的為8.0%、6.0%、2.0%。術后3個月,IVR組和對照組術后VH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3.10, P0.05), IVR組未見VH,對照組的為4.0%、2.0%、0.0%。術后6個月,IVR組和對照組術后VH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1,P0.05)。 IVR組、對照組手術后平均logMAR BCVA分別為0.81±0.40、1.05±0.42,均較手術前提高。IVR組術后平均logMAR BCVA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36,P0.05)。IVR組術后視力較術前提高43只眼(86.0%),視力不變6只眼(12.0%),視力下降1只眼(2.0%);對照組術后視力較術前提高32只眼(64.0%),視力不變13只眼(26.0%),視力下降1只眼(10.0%)。比較兩組視力改善情況,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86,P0.05)。 末次隨訪時,IVR組平均眼壓為(14.8±3.3)mmHg,與術前平均眼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97,P0.05)。對照組平均眼壓為(15.6±3.2) mmHg,與術前平均眼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08,P0.05)。IVR組和對照組術后平均眼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85,P0.05)。 IVR組、對照組手術后平均CRT分別為(295.7±80.5)、(343.6±84.7)μm,兩組平均CRT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56,P0.05)。IVR組、對照組手術后視網膜復位率分別為97.1%、94.3%,兩組視網膜復位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4,P0.05)。IVR組、對照組一過性高眼壓發(fā)生率分別為16.0%、34.0%,兩組間一過性高眼壓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07, P0.05)。IVR組、對照組視網膜前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也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3、0.51,P0.05)。結論 1、嚴重PDR術前3-4天行IVR短期內安全有效,可迅速誘導嚴重PDR新生血管回退。在患者知情自愿的原則下,不失為輔助23G微創(chuàng)VRS治療嚴重PDR的有效選擇。 2、IVR輔助23G微創(chuàng)VRS治療嚴重PDR能夠有效減少術中出血,降低VRS難度,節(jié)省手術時間,并且降低手術中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3、IVR輔助23G微創(chuàng)VRS治療嚴重PDR能夠有效降低術后早期VH發(fā)生率,降低術后一過性高眼壓發(fā)生率。 4、23G微創(chuàng)VRS治療嚴重PDR可有效提高視力,而IVR輔助23G微創(chuàng)VRS治療嚴重PDR能夠有效降低術后CRT,有助于視力進一步提高。 5、IVR組少部分嚴重PDR術后仍可見嚴重的糖尿病黃斑水腫(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其中PDR伴有視網膜靜脈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的術后效果仍然有限,視力難以恢復。故術前IVR的價值、后期治療是否需再次行IVR等問題仍需要進一步的臨床研究。
【關鍵詞】: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ranibizumab 玻璃體腔注射 玻璃體視網膜手術 單克隆抗體 微創(chuàng)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79.6
【目錄】: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3
- 縮略語/符號說明13-15
- 前言15-18
- 研究現狀、成果15-16
- 研究目的、方法16-18
- 對象和方法18-24
- 1 對象18-21
- 1.1 研究對象及一般資料18-19
-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19-20
- 1.3 眼科檢查及器械20-21
- 2 方法21-24
- 2.1 手術方式21-22
- 2.2 主要觀察指標22-23
- 2.3 統(tǒng)計學方法23-24
- 結果24-32
- 1 術前基本情況24
- 2 術中統(tǒng)計指標24-26
- 2.1 手術時間24-25
- 2.2 術中出血相關指標25-26
- 2.3 術中其它指標26
- 3 術后統(tǒng)計指標26-30
- 3.1 復發(fā)VH26-27
- 3.2 視力27-28
- 3.3 眼壓28-29
- 3.4 CRT29
- 3.5 視網膜復位情況29
- 3.6 術后并發(fā)癥29-30
- 3.7 FFA表現30
- 4 IVR術后并發(fā)癥及處理30
- 5 VRS術后并發(fā)癥及處理30-32
- 討論32-42
- 1 PDR的機制和ranibizumab32
- 2 IVR時機的選擇32-33
- 3 IVR的意義及安全性33-35
- 4 23G微創(chuàng)VRS的意義35
- 5 硅油的意義35-36
- 6 IVR對VRS術中的影響36-38
- 7 IVR對VRS術后的影響38-41
- 7.1 術后VH率38-39
- 7.2 術后CRT39
- 7.3 術后視力39-40
- 7.4 術后眼壓40-41
- 8 創(chuàng)新及爭議41-42
- 結論42-43
- 參考文獻43-49
-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49-50
- 附錄50-52
- 綜述52-67
- 綜述參考文獻60-67
- 致謝6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劉鶴南;李迅;濮偉;陸巖;陳曉隆;;手術前玻璃體腔注射bevacizumab對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玻璃體切除術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年09期
本文關鍵詞:玻璃體腔注射ranibizumab輔助微創(chuàng)玻璃體視網膜手術治療嚴重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觀察,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562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2656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