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及下咽癌SPARC基因的異常甲基化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cysteine-rich acidic secretory protein (SPARC) gene in laryngeal and hypopharyngeal cancer cells and its promoter methylation status, and to explore the role of SPARC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laryngeal and hypopharyngeal carcinoma. Methods: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mRNA expression of SPARC gene in 5 head and neck tumor cell lines in 51 cases of hypopharyngeal carcinoma and 9 cases of adjacent normal epithelium. Methylation of SPARC gene was detected by methylation specific PCR (MSP), methylation site of SPARC gene promoter in tumor tissue and normal tissue was detected by (BISQ) sequencing. Methyltransferase inhibitor 5-aza-dC treated SPARC inactivated tumor cell lines and observed the recovery of SPARC gene expression.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PARC abnormal methylation was analyzed by statistical method.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SPARC gene was silenced in 5 head and neck tumor cell lines, and the expression of SPARC in CpG island methylated tumor tissue of SPARC gene promoter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non-methylated tumor tissue (P0.05). However, the expression of SPARC gene in tumor tissue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adjacent normal epithelial tissues. In 56.1% (23 / 41) of laryngeal carcinoma and 70.0% (7 / 10) of hypopharyngeal carcinoma, the promoter region of SPARC gene showed abnormal methylation, while that of adjacent paired normal epithelium was only 11.9% (1 / 9). There was abnormal methylation in CpG island of SPARC gene promoter in tumor cell line and tumor tissue. The frequency of methylation in laryngeal and hypopharyngeal carcinoma with lymphatic metastasi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without metastasis. Conclusion: the hypermethylation of SPARC gene in laryngeal and hypopharyngeal carcinoma can be used as a potential biomolecular marker for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laryngeal and hypopharyngeal carcinoma.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739.6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下咽癌的治療前分期-臨床發(fā)現(xiàn)、CT和MRI與組織病理結(jié)果的比較[J];國外醫(yī)學.耳鼻咽喉科學分冊;1999年01期
2 程澤星,練狀,魏毅玲;下咽癌切除喉氣管整復術(shù)[J];江蘇臨床醫(yī)學雜志;1999年05期
3 謝嬌,林英;1例巨大下咽癌病人的圍手術(shù)期護理[J];護理研究;2005年08期
4 王福臣,王超峰,馬占華;下咽癌頸部轉(zhuǎn)移誤診1例[J];中國腫瘤臨床;1997年12期
5 李學忠!濟南市250012,王天鐸!濟南市250012,欒信庸!濟南市250012,董頻!濟南市250012,潘新良!濟南市250012;下咽癌侵犯喉結(jié)構(gòu)的 CT 評價[J];腫瘤防治雜志;1999年03期
6 王天鐸;下咽癌的手術(shù)治療現(xiàn)狀[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0年06期
7 伍永芳;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術(shù)的護理[J];河南腫瘤學雜志;2004年05期
8 ;下咽癌的臨床研究[J];國外醫(yī)學.耳鼻咽喉科學分冊;2000年01期
9 陳萬軍,李梅,王天鐸,李思忠,陶陽,鄒淑娟;CDK4與下咽癌病變的相關(guān)性及其生物學行為的初步研究[J];山東大學基礎(chǔ)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10 劉兆華,鄭杰夫;下咽癌外科的喉切除及其并發(fā)癥[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1988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彭光華;胡寶華;董頻;;不伴氣管切開的下咽癌根治術(shù)1例報道[A];2007浙江省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2 張才云;鄭宏良;陳世彩;陳東輝;王偉;朱敏輝;王素敏;王凱;;下咽頸段食管癌切除后咽胃吻合一期重建的療效分析[A];2010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青年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3 王繼琛;高順禹;蔣學祥;唐光健;;CT對下咽癌及喉癌術(shù)前分期的作用[A];全國醫(yī)學影像技術(shù)學術(shù)會議(CMIT-2004)論文匯編[C];2004年
4 漢京彥;王萍平;徐磊;張秀娟;;下咽癌的圍手術(shù)期護理[A];全國五官科護理學術(shù)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5 朱艷芬;胡桂芬;;下咽癌根治術(shù)后出院健康教育[A];全國五官科護理學術(shù)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6 郭星;潘子民;楊懷安;姜學鈞;李瑞武;;胸大肌肌皮瓣、胸三角皮瓣在下咽癌及晚期喉癌一期修補中的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上)[C];2007年
7 董頻;李曉艷;屠理強;孟晴虹;王桑;謝晉;姜彥;;晚期下咽癌、喉復發(fā)癌術(shù)后頸部缺損整復組織的選擇[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下)[C];2007年
8 符徵;黃才壽;趙直彬;林杰;魏欣;粘家斌;王剛;陳漢東;邱勛永;;用游離左前臂皮瓣修復二例下咽缺損[A];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學會耳鼻喉科專業(yè)委員會第九次全國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9 王紅力;李永明;;頸闊肌皮瓣在下咽癌手術(shù)修復中的應用[A];2006年浙江省耳鼻咽喉科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10 郭良;;下咽癌及頸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療進展[A];浙江省抗癌協(xié)會頭頸腫瘤外科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學術(shù)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郭見洌;SPARCLE帶來繽紛色彩[N];計算機世界;2001年
2 電腦商報記者 劉一冰;富士通將重振SPARC服務(wù)器市場[N];電腦商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宋家雨;SPARC持續(xù)發(fā)力 國產(chǎn)備份奮起直追[N];網(wǎng)絡(luò)世界;2009年
4 本報記者 李獻;走進二維的64位計算[N];計算機世界;2002年
5 ;SPARC IIIi性價比演義第二回 軟件高效應用廣 背靠大樹好乘涼[N];中國電子報;2004年
6 ;最快的SPARC 最快的Solaris[N];計算機世界;2004年
7 郭瑩;Sun SPARC Enterprise T5440服務(wù)器[N];中國計算機報;2008年
8 ;SPARC Ⅲi——低端Unix服務(wù)器的中堅[N];計算機世界;2004年
9 ;SPARC IIIi性價比演義第一回 以一當十何其難分兵多路巧用心[N];中國電子報;2004年
10 永永;頸部腫塊小心下咽癌[N];農(nóng)村醫(yī)藥報(漢);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海燕;RNA干擾抑制SPARC表達對惡性膠質(zhì)瘤生長和輻射敏感性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2 毛正發(fā);SPARC在胰腺癌中的作用及其增加化療敏感性的機制[D];復旦大學;2011年
3 王俊喜;CENP-H及Ki67的表達在下咽癌術(shù)后復發(fā)作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4 呂正華;uPA及uPAR在下咽癌中的表達及喉氣管瓣在晚期下咽癌修復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5 張秀強;喉癌、下咽癌的血清蛋白質(zhì)組學研究及多層螺旋CT在喉癌、下咽癌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06年
6 梁輝;下咽癌FADU細胞系中CD133陽性細胞的基礎(chǔ)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7 劉欣;去傳入海馬差異表達基因的篩選和SPARC表達[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2005年
8 吳昊;FHIT基因與下咽癌的相關(guān)性研究及胸大肌肌皮瓣在耳鼻咽喉-頭頸腫瘤外科缺損修復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05年
9 李瑩;RANTES與SPARC基因在角膜移植排斥反應中的表達[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0年
10 程磊;喉及下咽鱗狀上皮細胞癌生物標志物的篩選及血清診斷預測模型的建立[D];復旦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倩;喉癌及下咽癌SPARC基因的異常甲基化[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陳興龍;83例下咽癌臨床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李佳麗;下咽癌的外科治療[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羅盤;SPARC的造血調(diào)控作用[D];中南大學;2010年
5 王春;SPARC對增生性瘢痕成纖維細胞Ⅰ型膠原蛋白mRNA表達的影響[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0年
6 鄧丹林;基于SPARC平臺的GCC編譯器的分析與移植[D];華北電力大學;2012年
7 李琦;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EGF)及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2(MMP-2)與下咽癌轉(zhuǎn)移的相關(guān)性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yī)大學;2003年
8 徐旭紅;SPARC在膀胱癌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D];中南大學;2010年
9 姚連生;PCNA、p27、p53、p16蛋白及其基因表達與下咽癌臨床及預后相關(guān)性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2年
10 劉超華;SPARC在病理性瘢痕中表達及意義的初步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14984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2149840.html